青山碧水映蓝天——回眸“十三五”之生态环境篇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2-08 语音:播放

  生态价值工程实践全国瞩目;

  实施永久性退垸还湖和水系连通工程,筑牢人民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底座;

  铁腕拆除长江干线非法码头108个,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368家;

  ……

  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鄂州“十三五”生态治理工作亮出的一张张绿色“王牌”。

  天蓝水碧,民之所盼;环境优良,民之所愿。

  “十三五”期间,鄂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发挥好山好水好区位的优势,全域统筹生态保护,特别是推进长江大保护,重点建设梁子湖湖泊治理国家示范区,建立健全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碧水、青山净土的美好画卷在吴都大地徐徐展开。

  全域治理

  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湖北省湖容第一、面积第二的大型淡水湖泊——梁子湖治理,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

  1月19日,在梁子湖湿地公园内,一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和野鸭在水面上嬉戏,构成一道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态风景线。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负责人张和平说,梁子湖水域生态越来越好,迁徙而来的鸟儿也越来越多。

  1月12日,一次越冬水鸟调查在梁子湖湿地及洋澜湖湿地设置的7个调查区域开展,观测到来我市越冬水鸟达83957只。

  如今的梁子湖碧波荡漾,候鸟纷飞。而以前,这里水质曾一度下降,水生植被覆盖率减少到12.41%。如此鲜明的变化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多措并举创新推动全域综合治水。

  2016年,我市从全域视野审视大梁子湖水域保护治理,开始实施鸭儿湖水系连通工程。该工程连通牛山湖、梧桐湖、红莲湖、五四湖,直至四海湖、薛家沟,最后经樊口二站排水入江,开辟梁子湖第二入江通道。

  同年7月,曹家湖、前海湖、七星湖、青天湖等14处圩垸永久性还湖,面积增加8.71万亩。其间,在爆破人工堤的震耳巨响中,阔别37年的牛山湖重回梁子湖怀抱,使梁子湖面积增加100余平方公里。

  2019年,我市提出在梁子湖鄂州水域创建湖泊生态保护国家级示范,制定未来3年治理路线图,力争到今年基本实现水质优良、生态系统稳定、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总体目标。

  作为梁子湖与长江间的唯一自然通道——长港河,是我市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纽带,寄托着鄂州的希望。

  登顶西山远眺,便可见长港河蜿蜒萦回。陈敬坤生活的渔业村正处于长港河入江口,他说:“曾经我们都在这里挑水喝,可后来到河里游泳的人都很少。”

  “随着河湖长制的贯彻落实,如今,整条河流已逐步恢复到Ⅲ类标准,在一些区域和时段能达到Ⅱ类标准。”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叶斌说。

  2017年5月23日,市委、市政府印发《鄂州市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实施方案》,年底,市区镇村四级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各级河湖长开始履职巡查,河湖长制逐步提上日程,走上鄂州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舞台。

  据我市“十三五”水利工作总结所示,全市153条河流、52个列入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36座水库均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落实河湖长600余名,成立6支民间河湖长队伍、共723人;5个示范河湖、17家示范单位、30名示范人物入选省级示范名单。自开展河湖巡查以来,已督导河湖“清四乱”问题55个,整改问题41个,1030条小微水体全部落实“一长两员”。

  在鄂州“三叶碧荷”形状的版图上,大大小小百余个湖泊星罗棋布。作为城中湖,洋澜湖无疑是特别的一个。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洋澜湖受污水排放影响,水质处于劣V类。

  2018年,我市再次启动洋澜湖综合治理工程,老城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从源头堵污控污;启动10多个截污控污项目,严控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流入湖泊,洋澜湖流域实现污水全收集,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

  同时,开建“三山湖—洋澜湖生态补水工程”,每年定期引水两三次,让湖水常年处于“活”的状态。

  如今,漫步在洋澜湖栈道上,可见岸边菖蒲四季常青,黑藻、狐尾藻等植物铺满湖底,时有鱼儿穿梭其中。

  做好水生态文章,我市从江河湖泊全方位展现出铁腕治污的决胜决心。

  “十三五”以来,我市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质比例为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6.43%,长江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质比例为100%,劣V类水体比例0%。

  综合施策

  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年11月15日,记者推开陈旧的大铁门,走进位于白浒镇村的兴程机械厂。厂房的东边,是已停产的铸造车间,高高的屋顶早已被熏得黢黑。“因长江沿线‘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村里的铸造厂大部分都被关停取缔了。”兴程机械厂负责人赵勇说。

  从2016年“西山保卫战”,到2017年“十小企业”整治,再到2018年“清零行动”,我市连续3年重拳治理“散乱污”企业,坚决打好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

  截至2019年2月,曾经的“楚天铸造第一村”白浒镇村被关停取缔24家小铸造厂。

  铸造厂关停取缔,村民们拍手称快。白浒镇村长期进行铸造业生产,沿江滩涂堆放了近10万立方米固体废物垃圾,靠江一片土地,村民们避之不及。“江岸整治复绿后,没了污染,环境宜人,大家不时相约到江边转转,吹吹江风。”村民邹定松说。

  伫立江岸,远望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四周满目皆翠,柳树、水杉在江滩上竞相生长。如今的江岸,触目即绿、移步即景,俨然成为一道生态长廊。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市368家“散乱污”企业清零,铁腕拆除长江干线非法码头108个,腾退自然岸线11.5公里;实施长江岸线复绿工程,植树12万余株,种植草皮草籽近5万多平方米,已拆除码头(砂站)基本复绿或恢复江滩自然坡岸生态。

  一年四季,蓝天白云,赏心悦目,对于一个因钢而兴的城市,这样的画面不禁让人感觉反差巨大。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市空气优良天数提高到87.4%,PM2.5下降47.7%。

  追根溯源,近几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环保工作对发展转型升级的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完成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特别是排放限值改造,深入推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VOC综合治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严防严控土壤环境污染,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力的生态环境支撑。

  大力推进工业工程减排,实现全市钢铁烧结(球团)全脱硫、水泥熟料全脱硝、火电机组全脱硫脱硝,具备改造条件的鄂州电厂二期机组达到超低排放。2017年,率先在全省实施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基础上,将特别排放限值执行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重点行业和锅炉,倒逼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提档升级。

  自2018年起,鄂钢公司制定3年环保提升规划,计划投入45.9亿元建设与城市相融共生的“城市绿色钢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成熟的工艺、最新型的装备,实施煤场料场封闭、烧结机头烟气脱硫脱硝和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焦化酚氰废水改造、大转炉三次除尘等一系列环保提升项目。

  此外,全市36家化工企业中,有14家纳入省级关改搬转任务清单。其中,葛店开发区计划投入40亿元,彻底完成人口密集区医药化工企业的关改搬转,并新建3188亩大健康产业园,重塑“中国药谷”品牌。

  先行先试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梁子湖区东沟镇,曾因珍珠养殖而闻名全国。珍珠养殖曾是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如今,东沟镇已难觅珍珠踪影。2016年11月,东沟镇全面退出珍珠养殖,退出面积达7000多亩。

  “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湖里,周围河道都变成了臭水沟。一到夏天,污臭扑鼻,蚊蝇横飞,窗户都不敢开。”74岁的李全福回忆起往年生活环境唏嘘不已。

  为保一湖清水,从2013年起,梁子湖区全域500平方公里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每年减少近4000万元税收。“保护长江生态,必须舍弃有污染的GDP。”梁子湖区委书记夏帆说,“但这不吃亏,还有得赚。”

  2016年3月,我市率先在全域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盘点绿水青山家底并打上“价格标签”,生态补偿、生态审计等改革创新随之步入制度化、常态化。在建立“生态账本”基础上,全市创新建立各区之间责权一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因溢出生态服务价值,全区每年平均获7000万元以上补偿。”夏帆算了一笔账。

  以生态补偿资金为基础,我市设立了2000万元生态发展基金,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产业。

  然而,获得生态补偿的一方也并不轻松,因为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把着关。

  生态,不再是笔糊涂账。离任时要审计,任期内也要审计;审计结果纳入干部档案实行终身追责……

  “这是一张‘天网’,能让问题更直观地显露出来。”市审计局负责人介绍,审计结果被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我市还先后制定并颁布湖泊保护条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

  既有硬性约束,又有正向激励,我市正逐渐形成全域齐抓生态的格局。

  随着改革日益深入,市委、市政府愈发意识到:有了好生态,还得让社会资金和市场主体看到生态产品的价值,并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投入。

  梁子湖区以自然资源评估价值为贷款额度依据,从金融机构申请生态项目贷款10亿元,用于优化产业结构;

  2018年2月,市水务集团在国内首次以水库灌溉权作为融资标的物,获质押贷款2000万元;

  2018年8月,我市实现首笔林权收益权转让,成功融资150万元;

  2018年11月,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价值工程……

  一系列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在鄂州渐次开展。

  截至目前,生态价值工程经验得到中央领导批示,系统化生态价值体系探索创新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之一,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19年9月,全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现场会在鄂州成功召开,我市获省政府专项奖励5000万元。

  回首“十三五”,我市生态颜值更加靓丽。展望“十四五”,江湖连通、草木葱茏的新空港,承载着鄂州绿色发展的新梦想。在阔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征程中,我市步履愈加坚定、思路愈加清晰,气势恢宏的绿色发展画卷将铺展得更加广阔、更加灵动。

  全媒体记者 吕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