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州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011217651/2022-01362 文      号: 鄂州政发〔2022〕5号
发布机构 : 鄂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年05月06日
信息分类 : 鄂州政发 有效性: 有效

各区人民政府,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鄂州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鄂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30日
 
  鄂州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湖北省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鄂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1.应急体系框架初步形成。2019年2月,整合原市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市政府办公室应急管理、市公安局消防管理、市民政局救灾管理以及原分设在相关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森林防火和应急救援的相关职责,成立市应急管理局,列入市政府组成部门,各区、街道(乡镇)应急部门也同步调整。调整了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设立了24个专项应急委员会指导不同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基层乡村建立应急网格员、信息员队伍,初步搭建了应急管理纵横基本框架。
  2.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完成市级总体应急预案、26个专项应急预案、37个部门预案的修编,各区、街道、企业基本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程建筑及客运企业已完成应急预案全覆盖;针对地表水污染、轨道交通事故、航空救援等新课题补充了新兴事务领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了世界军运会、西山庙会等大型集会庆典和临时性文体活动的预案制定、审批与报备工作;完善巩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3.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面压实监管责任。建立了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个必须”的责任全覆盖体系。全力推进依法治理。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时段组织全市性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实现市直管企业、行业管理企业和重点企业执法全覆盖,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深化专项治理。持续开展冶金建材、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粉尘涉爆和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全市17座问题尾矿库完成闭库;在全省率先实现“两客一危”车辆4G动态视频监控;挂牌督办30处市级重大隐患、41家重大火灾隐患均完成整改销号销案。“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1起,死亡53人,直接经济损失2250万元,平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35,与“十二五”末相比稳步下降;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等重点领域未发生死亡事故。
  4.防灾减灾救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1.3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3696人、倒塌房屋212间、损坏房屋597间,直接经济损失36468.79万元,各项指标与“十二五”末相比明显好转。组织因灾倒损房重建224户601间,维修房屋208户504间,救助受灾群众16.15万人次,累计发放救灾资金3373.46万元。森林防火方面,与“十二五”期间相比,森林火灾起数下降 71.7%,火场总面积下降82.6%,受害面积下降89.3%,人员伤亡数下降81.5%,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81‰,低于国家下达的0.9‰的指标,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防汛抗旱方面,中心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主要湖泊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已治理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易涝区排涝标准满足10~20年一遇,城市防洪、重点河段、湖泊和长江干堤防御能力进一步夯实,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建立了“四位一体”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全市17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两表一牌”公示,在泽林中心城区、陈盛矿区等8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建立41个专业监测点,对重大地质灾害实施调查评价、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投入4700余万元完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重点调查评价项目3项、综合治理工程项目28项,治理效果良好,无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地震灾害监测防御方面,本市行政区边线30千米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地震速报时间小于10分钟;建成西山公园、桔园公园等5个中心级应急避难场所。充分利用“国际减灾日”和“国家防灾减灾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321场次,组织防灾减灾演练356场次。深入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21个社区获得国家级称号,31个社区获得省级称号,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普遍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对全灾种、构建大应急的格局,需要在应急体系的全要素实施统一指挥、按责履职、协同行动、资源共享。“十三五”后期机构改革虽然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设定方面进行了划转归并,但仍存在着上下机构设置不对应、指挥体制不顺畅、联动机制不健全等实际问题。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职责不清晰、脱管漏管现象,制约了应急管理职能的发挥。基层应急组织不够健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专业素养等均不能满足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存在应急投入不足、应急人才紧缺、防范措施不扎实等问题,基层全面履责面临新的挑战。
  2.应急救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新的历史方位应急救援承担着应对全灾种的新型任务。当前救援模式向满足全灾种救援需求的转型还不够充分,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不精、协同效果不好;救援队伍布局不优、数量不足、战斗力不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及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救援力量不足,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救援力量尚未形成;救灾物资储备场所、种类、数量难以满足救灾需要;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基地、应急救援装备及资金投入不足。
  3.应急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应急管理现代  化、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应急管理的重要目标。应急管理科技手段运用程度普遍不高,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监管手段缺乏,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监测预警大数据中心尚未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布局不合理、监测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各部门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手段和能力有待提升。
  (三)面临的挑战
  1.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十三五”期间,我市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依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总起数呈现反复,工矿商贸领域死亡人数有增加趋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懂安全、会管理的企业负责人相对不足,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安全投入等不能保证安全生产需求。高危行业占比较大,安全监管点多、面广、线长,任务繁重,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医药化工等高危行业事故几率较大。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不强,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伴随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发生事故的风险较大。
  2.自然灾害威胁时刻存在。我市自然灾害主要以暴雨、洪涝、雷电、大风、干旱为主,呈现旱涝并存、多灾种交织叠加的基本特征。河网密度大、分布广,降雨年内年际分布不均,各流域出口汛期受长江高水位顶托,易形成洪涝灾害;城区和主要乡镇滨江、依湖、沿港而建,农业、渔业生产活动空间多分布于河湖地带,防洪战线长,防洪工程基础设施底子薄、起步晚,防汛压力大,洪涝灾害多发;林区地面易燃植被较多,腐植层较厚,流动人员进出频繁,高温干旱天气森林防火难度大;在全球气候变化前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几率增大,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地质灾害防冶难度加大。
  3.非传统领域安全压力增加。随着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各种居民住宅及公共服务设施、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等大量建设,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城市内涝、火灾、交通事故、拥挤踩踏、燃气泄漏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突出;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各种灾害事故成因增加且相互耦合叠加,非典型性、复合型事故几率增加,形成复杂多样的灾害链、事故链,综合性风险及衍生风险越来越严重,对全市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化建设、临空经济区建设、地下空间和管廊建设等使应急救援面临新挑战。
  (四)面临的机遇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首位。《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鄂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应急管理工作专门作出部署,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全市应急管理领导体制、指挥体系、协同机制日趋健全,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工作效率、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全灾种、大应急”的格局逐步形成,应急管理逐步实现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将会更加突出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风险,更加突出综合减灾、统筹应急资源,更加突出应急救援、筑牢人民防线,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应急管理效能和制度的优越性将会进一步彰显。
  3.科技创新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卫星遥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深度集成应用,对于形成高度智能、自我进化、共享众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新生态,实现应急管理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人性化服务等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经济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为应急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武鄂同城、城乡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生领域、城市管理、城市大建设、产业大发展以及建设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对风险防控、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加快推进国家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加强航空资源整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加快武鄂同城、城乡融合,推动鄂州高质量发展为契机,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统筹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遏制较大灾害事故,着力构建与鄂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和强大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注重关口前移,加大灾前预防投入,强化风险源头管控、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坚持依法治理。完善应急管理领域法规制度,依法履行应急管理职责,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
  坚持科技创新。充分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构建与智慧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应急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社会共治。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应急管理工作始终,更加注重群防群治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弘扬应急文化,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素养,打造应急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市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项灾害事故主要指标持续稳定下降,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民对安全环境的满意度和对安全需要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到2035年,建立与现代化强市相适应的应急管理治理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2.分类目标
  ——安全生产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3%;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5%。
  ——防灾减灾类。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1.4以内;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控制在0.8%以内;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控制在12000人以下;灾害事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100%;全市整体具备抗御6.0级地震能力。
  ——救援能力类。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率达100%,应急救援基本装备配备达标率为100%;自然灾害发生后12 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率达100%;救灾物资储备达到保障1-2万人基本生活所需。
  ——管理能力类。领导体制、指挥体制、协同机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合理,应急管理部门基础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建成市、区两级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覆盖面达100%;区级应急管理能力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100%;街道(乡镇)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

专栏1  “十四五”核心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预期值

指标性质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15%

约束性

2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33%

约束性

3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5%

约束性

4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1.4

预期性

5

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12000

预期性

6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0.8%

预期性

注:第1、3、4项指标预期值为与2019年相比下降值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1.健全应急领导指挥体系。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系统党的领导,成立(调整)市、区两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强化对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定期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按照“上下基本对应”的原则,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等指挥体制机制,明晰各级指挥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加强综合指挥协调,强化现场指挥,推动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全市应急指挥体系,确保上下联动、权责一致、指挥顺畅。全面推进市、区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平台建设,市、区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率达100%。统筹公安、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2.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完善“三委三部”和应急委各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的运行机制和议事规则,明确常态应急管理与非常态应急响应的处置主体和工作机制。强化“三委三部”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厘清应急与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职责分工,完善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定期交流和协同会商研判机制,建立对专职消防力量、森林防火力量、矿山救援力量、安全生产救援力量的统一调配工作机制。加强区域协同。围绕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推进武鄂黄黄联动发展机遇,加强与武汉、黄冈、黄石等毗邻区域合作,建立联合指挥、灾情信息、救灾物资、应急通信保障、救援力量等方面的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区域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加强军地协同。完善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应急协调机制,明确需求对接、队伍使用程序方法,提升军地联合应急救援水平。健全应急部门统筹、指导、监督、考评、奖惩机制,优化整合目标考核事项,积极推进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
  3.健全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健全完善法规制度。健全完善行业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涉灾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制度。建立常态化应急管理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广泛开展“八五”普法活动,加大典型案例普法宣传,提升公众法律意识。严格依法行政决策。分类管理一般行政决策和重大行政决策,完善法定程序和配套制度,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严格安全生产执法。积极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整合相关监管执法职责,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配备执法装备、服装、标志和车辆。厘清不同层级执法管辖权限,明确监管执法职责。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健全完善风险分级分类差异化执法机制,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推动“互联网+执法”模式,实现线上执法、远程执法。严格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追责衔接机制。深化应急管理领域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联合惩戒措施。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按照湖北省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修订全市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加强相关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构建覆盖全区域、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结合鄂州实际,制定重要目标物、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应急预案。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预案演练和评估,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夯实应急基层能力。健全基层组织。推动全市各乡镇(街道)在相关内设机构加挂应急办牌子,明确工作职责,增加人员编制,加强工作经费和交通保障。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应急服务站(点)。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应急队伍和力量为基础,组建乡镇(街道)综合性救援队伍,负责辖区内灾害事故的情况搜集、灾情上报、先期处置救援、现场警戒等工作。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体制,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基层治理。积极推进基层应急能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区级层面开展以组织指挥一体化、监测评估常态化、信息报告网络化、救援处置科学化、能力保障专业化、宣传教育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规范化建设,到2025年底,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100%。在乡镇(街道)层面开展以“一个指挥平台、一支救援队伍、一个物资储备点”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底,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推进村(社区)开展以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救援队伍、有应急广播、有信息员、有经费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五有”标准化建设。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基层网格员、森林防火巡护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等多员合一,落实业务培训、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开展广播电视服务与智慧村(社区)的融合场景创新应用,推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向村(社区)延伸。推进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创建20个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
  5.加强农村安全治理。护航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进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民居抗震加固和搬迁避让工程。加强农村自建房施工改造、老旧房屋拆除、农村道路交通、溺水、用电、消防、取暖等重点领域,以及学校、敬老院、车站、商场、乡村旅游片区、休闲农业“打卡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针对独居、空巢、留守老人及“五保户”、留守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宣传普及交通、用火、用电、用气、防溺水等安全常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风险辨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6.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属地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负起主责,分管领导要负起直接责任和具体责任。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等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内容。压实行业责任。安委会成员单位、各专委会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明察暗访力度,综合运用约谈、曝光、追责等方式手段传导压力,推动行业部门依法监管。压实法人责任。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加强安全考核,落实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企业负责人定期述职、谈话提醒和警示约谈的“双向监督”机制,推动各项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健全灾害事故直报制度,严肃追究瞒报、谎报、漏报、迟报责任。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开展事故调查,加强对未遂事故和非亡人事故的调查分析,严防小风险酿成大事故。
  7.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严格安全准入条件,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优化高危行业领域建设项目安全联合审批工作机制,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完善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快形成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的城市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布局。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制定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实施生产安全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准入评估审查。加强生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风险点、重大危险源评估诊断分级,建立生产安全数据库和隐患分布“一张图”,对风险隐患实行差异化管控。督促企业、单位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科学评定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和公告警示安全风险,实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强化安全风险智能监测。扩大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工贸等领域重点监管企业感知数据采集试点建设范围,基本实现高危企业感知数据和分级预警数据接入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重要环节、重要部位的实时监控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十四五”末,在役化工企业安全设计诊断复核率达到100%。针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同类隐患反复出现等问题开展隐患溯源。
  8.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尾矿库、综合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加快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关改搬转,维护校园安全、旅游安全。

专栏2 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

行业领域

治理重点

危险

化学品

严格安全准入条件,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实行联合审批机制;以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易燃易爆场所、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安全仪表系统自动化改造等为重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鼓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升级活动,不断夯实企业安全基础。

非煤

矿山

深化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非煤矿山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达100%,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达60%以上,三等以上尾矿库企业达标率达100%。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五化”矿山建设和机械化小型地下矿山的建设。

综合

交通

建立综合交通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和责任清单。指导督促企业建立风隐患排查、评估、治理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重点车辆动态监管责任,深入推进“两客一危一货一校”、“百吨王”车辆治理,严查“三超一疲劳”、无牌无证以及货车“大吨小标”、违法载人等行为。强化对“四类重点船舶”和重点水域安全监管,开展船舶港口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严厉打击各类冒险航行作业行为。开展铁路沿线环境、寄递渠道安全整治。

建筑

施工

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临时用电等风险隐患防范和现场管控,全面排查利用原有建筑物改建改用为酒店、饭店、学校、体育馆、以及老旧小区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隐患,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安全隐患行为,督导各地整治安全隐患。

消防

开展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消防专项检查和安全治理,优化消防安全环境。

  9.全面加强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防洪排涝功能。加强隧道、下穿道、桥梁、易积水路段等交通重点部位、供电供气供水等民生安全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堆场、滑坡体、城市临近周边地质灾害监测监控,加强地震风险排查及防治,加强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面沉降防治。开展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专项治理。强力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乡村火灾防控、重点行业管理五项“攻坚治理”,强化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地下商业建筑、宾馆饭店、沿街商铺等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严防火灾事故发生。对楼宇、地下空间、高风险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大客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处置机制。
  (三)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0.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实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针对六大类 21 种自然灾害及其承灾体特点,以区为单位开展灾害综合风险调查、重点隐患排查,摸清全市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分类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开展灾害情景构建,加强对致灾风险、安全隐患级别、承灾体脆弱性、灾害链特征等分析评估,提升评估的精准性和防控能力。
  11.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不断完善分类监测预警和综合监测预警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和逐级报送机制。优化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加强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灾害早期监测预警工作,推进全市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逐步建立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风险监测网络。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研判会商,健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强化临灾预警发布能力和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快速精准发布能力。到2025年底,特定区域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覆盖率达100%。
  12.加强自然灾害综合治理。推进城市建筑物抗震加固,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完善交通、水利、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设防标准,提高重大工程和设施抗毁能力。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防洪排涝治理、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长江干堤除险加固、行蓄洪区整治、增容通江泵站等防洪减灾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雨情、水情预测预报水平,强化水利工程科学调度,提高水旱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加强森林火灾应急能力建设,推进以水灭火管网、防火应急道路网、林火阻隔系统等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监测巡护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建设新一代森林火灾预防信息网络。统筹开展避险集中安置、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推进建设一批应急避难场所。

专栏3  自然灾害防治重点

灾害类型

防治重点

洪涝及

干旱灾害

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水旱灾害综合监测感知网络和预报预警系统,提升暴雨、山洪等灾害综合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防汛监督检查和大中型重要工程风险监控。编制水旱灾害风险清单,绘制水旱灾害风险区划图,实现风险分级“一张图”管控。

地震和

地质灾害

建成市级地震和地质灾害监测与应急处置系统。做好全市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加大城市地面塌陷治理力度。开展建筑设施抗震设防能力联合排查。加大专业地质灾害应急监测设备配备。开展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培训。

森林火

灾防治

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查明重点区域重大火险隐患和抗灾能力。建立健全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动应急管理部门与林业管理部门火情监测手段的互通互联和无缝衔接,构建跨部门实时共享的立体式监测网络。

  (四)加强救援力量建设,提升救援救助能力
  13.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推动市消防救援支队由应对单一灾种向多灾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转型发展,发展政府专职消防员和志愿消防员,优化力量布局和队伍编成,配备先进适用装备,建设消防站15座,建成市域机动和拳头力量。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大型企业等社会力量,以危险化学品(城市安全)、地质灾害(矿山)、防汛抗旱(工程抢险)、森林防灭火、航空救援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专业救援队伍,统一指挥平台、联动响应、队伍标识、训练备勤。2025年底,建设9支市级专业救援队伍;区、乡镇(街道)分别建立不少于50人和20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矿山、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企业按标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发展社会救援力量。重点培育1支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承担水上救援、山岳救援、工程抢险、医疗救护、心理援助等任务。建立军地协调机制,统筹运用驻军、武警和民兵救援力量。建立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共训共练、合作救援机制,提升协同应急救援水平和救援队伍战斗力。
  14.提升自然灾害救助能力。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救助制度体系,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统筹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等工作,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后12 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率达100%。将困难群众急难救助纳入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期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和紧急救助程序。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信息化建设,完善救助资源库,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事中事后监管和资金监管。
  15.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鄂州花湖机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试点建设,依托花湖机场,建设鄂州市航空应急救援中心。按照全省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整体布局,推动建设航空保障站和一批应急救援直升飞机临时起降点。建立航空应急救援空域使用报备机制,畅通飞行保障。创新航空应急救援模式,整合资源、科学布局,将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作为消防救援力量的新增长点,在临空经济区建设航空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开展空中转运、抢险救灾、伤员运送、登机下机、空中侦察、力量投送、绳索空降等科目训练。建立健全航空应急救援运行体制机制,提升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快速机动、全域救援能力。
  (五)加强物资储备管理,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16.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资源普查,摸清各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物资储备情况,分门类建立重点企业和重点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信息库。健全应急物资分级采购机制,规范应急物资常态化采购的流程、标准和条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紧急采购制度和紧急采购“绿色通道”。实行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重点加强生活保障类、抢险救援类应急物资储备。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适当提高协议储备比例。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采取新建、改扩建、租赁和代储等方式和自主建设、依托建设、融合共建等形式,在全市建设或认证一批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形成以市级储备为核心、区级储备为依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储备为补充的网格化布局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各级应急物资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各级应急物资保障预算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覆盖率达100%。制定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等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提高应急物资社会储备能力。

专栏4 生活保障类应急物资储备重点

应急物资

类型

基础版品种(区级)

达标版品种(市级)

饮食供应

主副粮食(大米、面粉);饮用水(桶装水、瓶装水)等

母婴、高血压等特殊人群食品;方便面、饼干、压缩饼干;巧克力等

饮食加工

饮水设备(热水器、净水设备);储水装置(水壶、水桶)等

炊具(食品加工车、烹调加热设备);供水车

临时住宿

住宿帐篷;睡袋、折叠床等

活动板房;功能帐篷;折叠桌椅;取暖设备(烤火炉、暖风机、电取暖器)等

保暖衣物

衣服(棉衣、羽绒服);被褥(毛巾被、棉被、毛毯)等

鞋子(棉鞋、拖鞋、凉鞋等)、雨具(雨衣、雨裤、雨靴、雨鞋等)

卫生保障

口罩(防尘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等);个人卫生用品(毛巾、洗发水、浴液、香皂、牙膏、牙刷等)等

洗洁用品(消毒液、洗手液、杀菌剂等);消杀设备(喷雾器、杀菌灯、消毒器);卫生厕所(移动、固定等)

能源与安全

灯具照明设备(蜡烛、节能灯、月球灯、照明灯、手电筒);发电机组(不同功率发电机、发电机组等)

充电设备(充电宝、充电器、电池等);电线电缆(电线、电缆等)

紧急医疗救护

急救箱(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外伤药、纱布等)

伤员转运设备(轮椅、担架、颈托、躯肢体固定托架等)

专栏5 抢险救援类应急物资储备重点

突发事件类型

基础版品种(区级)

达标版品种(市级)

防汛

抗旱

帆布、苫布、彩条布、防水卷材、防渗布料、防水材料、防洪挡水板、编织袋、麻袋、复膜编织袋、快速膨胀堵漏袋、钢丝网兜、铅丝网兜、排水管件、救生圈、救生衣、漂浮绳、水泵、储水罐、运水车等

防管涌土工滤垫、围井围板、防洪子堤、水下通信设备、水下探测设备、水下切割工具、救助船、打捞装备、救生艇(筏)、深水泵、排水管材、潜水服、水下照明灯、水下呼吸设备、洗井机、打井机、找水仪器等

森林

火灾

风力灭火机、灭火拖把、油锯、灭火水枪、便携水带、点火器、割灌机、砍刀、消防铲、清火组合工具、消防头盔、阻燃口罩、阻燃救援服装、防扎鞋、防烟眼镜、手持对讲机、红外热像仪等

通讯指挥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设备、消防车等、望远镜、电子气象仪等

地震

灾害

接收机、切割工具、扩张工具、破碎工具、千斤顶、绞盘、液压和气动顶撑等

搜救雷达、短临前兆监测设备、现场地震预警设备、求救信号发送机、余震监测设备等

地质

灾害

卫星定位测量仪、泥石流泥位仪、泥石流警报传感器、裂缝报警器、裂缝伸缩仪等

工程钻机、装载机、打桩机、压拔桩机、地声传感器、滑坡监测雷达等

危险化学品事故

灭火防护服、防静电服装、防化手套、防化靴、安全腰带、防爆服、消防员降温背心、消防呼救器、消防腰斧、多功能刀具、搜救标记、缓降器、逃生面罩、救援三脚架、救生软梯、救生绳、液压破拆工具、无齿锯、无火花工具、移动拦截工具、移动存储设施、污水袋、吸附袋、活性炭、堵漏袋、下水道阻流袋、洗消帐篷、堵漏密封胶等

无线复合气体探测仪、移动供气源、气动起重气垫、洗消喷淋器、洗消液均混罐、移动式高压洗消泵、金属堵漏套管、管道密封套、堵漏枪、抽吸泵、排污泵、机动链锯、手动破拆工具组、有毒物质密封桶、洗消材料与设备(中和剂、絮凝剂、氧化还原剂)、化学防护服装(一级、二级)过滤式防毒面具、电子酸碱测试仪、水质分析仪等

天然气

事故

防护靴、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火焰(水力喷砂、环形机械等)切割装置、水泵、移动水、掩体设备、通风排烟设备、井口点火装置、空气呼吸器充气机、消防水炮、通风排烟设备、发电机、照明设备、复合气体检测仪、防爆对讲机、堵漏带(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等)等

瓶、消防车(三相射流、干粉、举高类、涡喷等)、远距离供水系统、排烟车、测距仪、望远镜、红外线遥感测温仪、无人机、应急通信指挥车、应急救援保障模块/车、器材运输车、运兵车、吊装设备、浮艇泵、移动电源拖车、洗消设备等

矿山事故

呼吸器工具、自救器、战斗服、胶靴、安全帽、手套、氧气呼吸器、氧气瓶、救生索、通风检测仪、瓦斯及其他气体检测仪(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矿用风筒、自救器等

便携式自动苏生器、氧气充填泵、水质分析仪、地质探测仪、化学品检测仪、爆炸物检测仪、重金属监测仪、井下快速密闭设备、粉尘检测仪等

  17.强化应急物资管理。应用省级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入库、存储、出库、运输、分发和回收等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应急物资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充分运用大型物流运输企业构建覆盖全市多层级的应急物资中转配送网络。建立健全调运和征用等应急运输补偿机制,加强应急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制定落实应急救援车辆收费公路免费通行等相关政策规定,强化运输保障。加快探索跨部门、跨区域、军地间的应急物资联动投送模式,建立非常状态下救援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协同保障机制。探索捐赠救援物资直接配送至急需地点的工作机制,减少入库、清点、分配、再装车等中间环节。
  (六)加强人才科技支撑,提升智慧应急能力
  18.提升应急履职能力。有计划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培训,把应急知识学习融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决策和指挥能力。强化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培养,开展应急管理系统干部大学习、大培训、大演练,区级以上应急管理系统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80学时,乡镇(街道)每人每年不少于60学时,2025年底区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占比不低于60%。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落实应急管理部门津贴补贴、医疗救治、心理咨询、健康疗养、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优待优抚政策和应急救援专项补贴,提升应急管理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19.加强应急人才培养。加强应急管理智库建设,建立市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完善人才引进、交流工作机制,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十四五”期间完成“三项岗位”人员培训2万人次。依托重点企业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安全生产技能实习实训基地。
  20.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应急通信网络体系建设。加快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供“统一高效、全面融合、全程贯通、随遇接入、按需服务”的通信保障。加强感知网络体系建设。通过物联感知、卫星遥感感知、航空感知、视频感知、全民感知等感知途径,依托应急通信网络、公共通信网络,构建全市全域覆盖的感知数据采集体系,实现对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地区和高危行业领域全方位、立体化、无盲区动态监测。加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成集值班值守、信息接报、综合信息汇总、辅助决策、协同会商、指挥调度、信息发布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用应急指挥场所,满足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要,为提升全市应急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安全运维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体化网络安全体系和新一代智能运维体系,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防控。加强省级综合应用平台的基础应用。全面推进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决策分析辅助、应急指挥救援、政务管理等业务系统的综合应用,实现业务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流程规范化、决策智能化,有力支撑常态、非常态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应急管理。
  21.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支持应急装备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逐步提高新技术、新装备在安全生产监管、监测预报预警、综合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保障等方面的运用。按照“实战导向、分级建设、统一指挥”的原则,建设应急通信保障队,依据标准规范和实际救援通信保障工作需求,配备先进实用的通信保障装备,重点提升灾害一线和现场指挥部通信保障。强化市、区两级抢险救援常规及专用装备建设。按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试行)》,配齐个体防护、执法保障、测量侦检、行业监管等执法装备。按照省级负责大型共用装备、市县级负责辖区内常规及专用抢险救援装备的原则,到2025年底,实现区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装备达标率达80%以上。
  22.支持应急产业发展。制定应急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培育计划,制订政府购买应急服务具体措施,支持国产应急产品推广应用。推动制定引导家庭购置应急产品和服务鼓励政策。支持各种形式的应急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广交流活动,促进先进应急成果应用。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应急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政府采购等方式,促进公共安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培育和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和应急产业,不断提高综合应急保障能力。
  (七)加强共建共治共享,提高社会动员能力
  23.加强应急文化建设。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培育安全风险与应急准备意识,形成长期导向的应急核心价值观。加强大中小学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安全生产月”等公共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安全风险意识和知识技能。扎实推进安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定期开展农村居民点和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疏散避险演练,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深入推进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实现行政村应急知识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政策宣传和灾害风险预警常态化。支持市、区或依托企业建设应急安全文化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体验基地(场馆)。

专栏6  安全宣传“五进”重点

五进

安全宣传重点

进企业

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鼓励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建共享安全教育体验场馆。广泛开展“查找身边的隐患”活动,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鼓励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新闻媒体走进企业开展舆论监督。

进农村

将安全宣传纳入美丽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完善农村安全宣传“四有”工作机制。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创建。在农村公共场所、乡村旅游片区、休闲农业“打卡地”等人群聚集地合理设置安全宣传橱窗,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安全教育科普站(室、所、点)。

进社区

将安全宣传纳入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区创建的评定工作,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推动安全体验场所建设,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等。

进学校

将安全教育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普及生活、交通、消防等安全知识,组织师生开展安全应急疏散演练。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

进家庭

将家庭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组织发放《湖北省公众应急知识手册》等安全读本,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普及家庭安全常识。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家庭免费安装烟感报警装置、发放应急安全包和灭火器。

  24.完善市场参与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不良信用记录、诚信“黑名单”等制度,对诚实守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失信企业实施重点监管监察,推动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综合应用。在高危行业领域强制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督促保险公司为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开展巨灾保险试点,结合地方特点完善巨灾保险方案和产品。培育发展应急服务体系,将应急管理支撑服务、应急专业技术服务、社会化应急救援服务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提供应急服务,支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服务机构发展,促进应急服务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25.加强社会动员。建立和完善社会共治共享应急制度,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支持引导社会力量规范有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发挥社会力量在人力、技术、资金、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现场救援、款物捐赠、物资发放、医疗救助、心理抚慰、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服务、安全培训、科技支撑等工作。
  26.构建社会化监管体系。落实基层广大职工和群众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初步建成人人参与安全监管的社会化监管体系。完善安全生产领域举报与处置工作机制,公开举报电话,鼓励公民报告、举报安全生产领域事故隐患或违章违法行为。在媒体公布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查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积极推动应急管理网格与既有网格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绩效、信息平台等方面的对接融合,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资源整合、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网格化服务体系。
  四、重点工程
  (一)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工程
  加快建设鄂州市航空应急救援中心。依托花湖机场、国家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推动建设应急救援航空保障站,配备航空器存放、指挥调度、地勤保障等设施设备,负责全市航空应急救援的指挥调度、训练演练、救援保障等工作;在全市主要水库、湖泊、人口稠密区、交通要道沿线、三甲医院、重点学校操场等场所,有序推动建设一批应急救援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加快建设鄂州市航空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推动配备有救援特点的机型以及配套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加强航空力量与消防救援队伍融合发展,提升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快速机动、全域救援能力。
  推进建设一批专业性应急救援基地。依托消防、大型企业、矿山企业等应急救援力量,在危险化学品、矿山开采等应急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专业救援基地。
  (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推进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主要建设基本生活保障类和专业抢险救援类库房、辅助用房、管理用房、附属用房,实现防汛抗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等抢险救援类物资和生活保障类应急物资的集中存储。推动有条件的区建设专业性应急物资储备库和装备库。
  全力支持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建设。主要建设“三中心一平台”。依托建设华中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高端应急救援装备集配中心、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和捐赠物资管理平台,实现应急物资和救援装备的集中存储、统一调配、快速集散、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等功能,形成覆盖全省乃至华中区域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能力。
  (三)智慧应急建设工程
  应急通信保障网络建设。通过建设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5G通信网、无线窄带通信网、电子政务网、局域网、安全运维系统,构建空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接入消防救援、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气象、交通、公安等单位存量通信网络资源,实现“全面融合、全程贯通、随遇接入、按需服务”,为全市应急管理提供统一高效的通信保障。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应急指挥大厅、值班室、会商室、新闻发布厅等功能区及运维保障室、网络机房配套基础设施,科学配备所需的显示终端、视频会议系统、音响扩声系统等必要的硬件设施,满足日常管理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需要,实现应急指挥、远程监控、视频会议、数据处理分析与管理等主要功能,提供全日制不间断应急值守、监控、处置、信息预警发布、综合应急指挥会商和调度等应急保障。
  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风险综合监测、风险智能评估、风险精准预警和风险趋势分析等功能;采集汇聚包括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工贸等行业高危企业的感知数据。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遥感监测分析、全要素态势感知、综合风险评估、灾害态势智能分析和灾害预警等功能;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地震、防汛抗旱、气象、森林火险火情等自然灾害感知数据采集。
  (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基于应急管理一张图,全面调查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风险要素,重点开展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并定期更新。编制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修订主要灾种风险评估和区划,编制市、区两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编制精细化全市水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不同尺度的气象灾害危险性分布和风险评估分布图。强化普查结果应用,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尽快推动普查数据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实践。
  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地质灾害治理。以抗滑桩、排水、挡土墙、削坡整形、格构护坡、防护网等治理措施为主要内容,推进本市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实施。重点推进治理葛店镇白浒镇村浩达机械厂南侧滑坡、沙窝乡保团村千秀谷滑坡、花湖镇八庙村八庙小学东侧滑坡、泽林镇银山村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滑坡、西山街办沿江大道洲尾港航南侧滑坡、凤凰街道鄂州职业大学凤凰路南侧滑坡等工程项目的实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加强地质灾害高发区域监测站点建设,提升地质灾害预警能力。防汛抗旱能力建设。加强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设施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和其他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大汛、救大灾”能力。推进花马湖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保障临空经济区和花湖机场防洪安全;推进梁子湖湖泊治理国家示范区工程、洋澜湖湖泊清淤疏浚工程、南迹湖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三山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提升流域防洪排涝能力;推进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和提质升级工程,提升长江干堤防御长江洪水能力。森林火灾应急能力建设。重点在国有沼山林场、麻羊垴林场、白雉山林场、东佛林场推进生物防火隔离带、森林防火应急通道、以水灭火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在全市新建、改造或设置一批应急避难场所,增加避难场所数量,就近就便安置受灾群众。重点在市区建成樊口公园、洋澜湖湿地公园两个中心级应急避难场所;各区(开发区)至少各建成1个中心级应急避难场所;乡镇(新区)至少建成1个固定级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供电、供水、消防、卫生防疫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六)应急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
  装备达标示范建设。根据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基本标准,开展应急救援装备三年达标建设,有效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水平。
  通信保障装备建设。配备信息采集、信息传输、现场指挥及配套保障类等装备,建设应急通信保障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各级灾害事故现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建成移动为主、固定为辅的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打通现场与各级指挥部门语音通信链路。加强无线电频率管理,满足应急状态下海量数据、高宽带视频传输和无线应急通信等业务需要。支持基层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和应急机构配备小型便携应急通信终端、应急通信包和应急管理智慧终端。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把发展应急管理事业作为本地区本行业的重要战略任务来谋划,要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切实推进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落实。
  (二)加强经费保障
  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完善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健全重大工程项目空间保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把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库,要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保障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落地实施。
  (三)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作为对各地、各部门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公布进展评估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