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引领 多元融合——看江城社区治理的“精”与“细”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7-05 语音:播放

  编者按:

  社区治则城市安。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建设有温度的城市,从建设有温度的社区开始。

  近年来,凤凰街道江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一核引领、多元融合”机制,在“精”与“细”上下功夫,构筑“新熟人社会”,通过与包保单位、下沉党员、物业公司、居民等“牵手共舞”,扩大社区治理“朋友圈”,用群众思维解决问题,以服务凝聚民心,绘出社区治理“同心圆”。

  领“微清单”解民忧

  认领项目:解决裕江花园等住户不动产登记问题;认领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情况:正在积极协调中;

  认领项目:便民服务“指尖”上的便民终端;认领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完成情况:计划7月上旬进行……

  在江城社区一楼会议室,一幅美好家园共同缔造活动共建项目“作战图”,共建单位认领的工作、开展进度、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近年来,江城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探索建立“一核多元”基层治理体系。“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吸纳多方力量,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让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凤凰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威说。

  如今,居民遇到急事、烦事、难事,第一反应就是找社区。

  江城社区通过“敲门行动”做实网格化管理,回应居民诉求。

  该社区将辖区内的10个小区划分为11个网格,组建6个网格党支部,社区和红色物业党员群众共同组成“敲门组”,通过分类敲门、上门服务,让群众的急事、烦事、难事化解在网格。

  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社区以网格为基本作战单元,将下沉干部、志愿者全部编入11个网格,组成红色志愿服务小分队,运用“敲门法”,开展创建工作宣传。

  东城小区内,1栋和5栋有10多家的沿街店面。然而,所有餐馆的排烟道接入了居民楼的污水管道,长期的油污堆积堵塞了下水道,居民与业主矛盾日渐增多。

  网格员谈艳兰和下沉党员互相配合,一家家上门做工作,让业主安装高空排放油烟管道,把油烟“关进”净化器。经过多次上门,终于换来业主们思想的转变。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业主彭先生率先安装了一套油烟净化装置,通过净化,油烟变成了蒸气。

  在此居住多年的柯兰兰激动不已:“现在终于不怕油烟熏,可以开窗透气了。”

  帮民难、解民忧、纾民困,党员干部下沉,在密切联系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责任担当,有效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只有真正做到核心引领、协同共治,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和新熟人社会,才能实现社区的全周期服务,运用群众思维解决群众问题,让社区成为居民的幸福家园。”王威说。

  烟火气中的幸福

  一个温暖、有烟火气的厨房,一顿好的饭菜,凝聚的是人气,促进的是邻里之间的互动和感情。

  在恒通小区2栋与3栋之间,有一间与众不同的共享厨房。近20平方米的厨房里,流淌着欢声笑语。

  6月19日,江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购买了一批食材,在这间厨房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陪辖区内的6位孤寡老人过别样的父亲节。

  “只要带上食材,在这里都可下厨,煮面条下饺子煮腊八粥都很方便。”共享厨房的主人是楼栋长江光美,她也是恒通记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去年,她和先生将废弃的车库改装成了厨房,免费提供给有需求的居民使用。

  居民徐先生家买了辆新车,他拿出500元与大家一起庆祝,买饺子皮、买肉、买佐料,恒通记的志愿者们忙得不亦乐乎,共享出锅碗瓢盆,汇聚在共享厨房。

  “共享厨房的出发点很好,约上朋友一起下厨,不仅可以锻炼厨艺,还可以培养与朋友间的感情,既付出了劳动也收获了快乐。”居民刘亦然说,儿子8月满5岁,生日宴就来这里办。

  共享厨房以食传情,用有趣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小区事务中,在展示厨艺、品尝美食的同时,与熟悉或新认识的朋友唠唠生活琐事,邻里间增加了人情味,也让社区文化更有了滋味。

  “幸福食堂”,让老人就近享受幸福“食”光,让他们在这里品出另一种“幸福滋味”。

  刷卡、刷脸,取菜,大堂里,老人们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有序测体温、刷脸及点菜。只需花费总价格6折的费用,老人们就能吃上美味早餐,有20多个品种可选择。

  江城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余人,他们中有不少子女不在身边,还有部分子女无时间照顾,一些老年人成了空巢老人和困难老人。

  今年2月,凤凰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福寿居餐饮有限公司合作,开办老年人“幸福食堂”。按照街道补贴20%,企业让利20%的模式,推动政府和市场、社会三方力量在良性互动中分担责任。

  “幸福食堂”根据当季特色制定菜品,每天有15至20个不同的菜品可供老人选择。办一张就餐卡,凤凰街道的老年居民就可以享受菜品六折优惠。低廉的价格、丰富的菜品,一经推出就大受老年居民欢迎。一般来讲,老人只需花8元就可吃饱吃好。

  “目前,有8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登记,平均每天有200多人在这里吃饭。”“幸福食堂”负责人涂又寿说,“入群”的老年人还在不断增加。

  “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眼下都是幸福!”老人们吃完饭,乐呵呵聊着天。

  把关爱送到老人的心坎上,用实际行动打通为老人服务的“最后一米”。“幸福食堂”品出幸福滋味。

  特色墙绘留住记忆

  在通用小区,一栋栋楼房外墙上,一幅幅以“职工学习生产”“民主协商议事”等为主题的彩绘插画,生动亮眼。

  这些墙绘,出自原通用机械厂职工杨浪萍之手。

  通用小区,是原鄂城通用机械厂的职工生活区,曾是鄂州环境比较好的住宅小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该小区管理逐步社会化,物业管理难题接踵而至,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日益突出。

  2018年,我市启动“40工程”,对通用小区等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改造后的通用小区“脱胎换骨”,展露新颜。

  今年,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契机,江城社区聘请杨浪萍设计墙体彩绘,打造通用小区“工厂文化墙”。

  “我希望用手中的画笔,记录老厂和工人的模样。”杨浪萍设计的内容,既有工人入党宣誓时的情景,也有工人生产生活的片段,场景细节刻画栩栩如生。

  杨浪萍设计的墙绘,得到老同事们的好评。她历时20天多天,将“职工学习生产”“学雷锋活动”“民主协商议事”等多个具有“通用精神”的历史画面跃然纸上。

  “为使墙绘内容最大程度还原通用的人文风貌,社区实地走访了多方需求确定主题,并翻阅历史资料,设计稿修改了5次才最终定稿,专业绘画团队根据底稿再绘制上墙的。”提到这组墙绘,杨浪萍一脸自豪。

  一道道“会说话”的墙绘,激活“老记忆”历史再现,为小区增添了许多情致,让街头巷尾焕发新的生命力。

  “用小变化、小改善提升居民获得感,这是城市软实力的生动注脚。”杨浪萍说,好的彩绘墙能振奋居民的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

  “墙绘是城市‘微更新’的实现方式之一。”江城社区党委书记李仁姣说,通过群众参与,让“微更新”更贴心、更充实,有助于延续历史文脉,提高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墙绘通过对原有空间进行艺术要素的叠加,能提升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质,增强空间的活力和动感。“微更新”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方法,将有效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全媒体记者 戴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