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两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一组是: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6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5万人、高技能人才3.2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550人、农村实用人才1400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833人。
另一组是:全市共获得专利授权1285件,较2016年增长3倍;高价值发明专利234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73件,居全省第三;技术合同成交额28亿元,较2016年增长180%;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1家,产业增加值达到223.3亿元……
城以才立,业因才兴。人才聚集赋能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初,我们之所以选择把公司落户鄂州,就是看中了鄂州良好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武汉工程大学教师陈常连是我市“333”高层次人才项目团队代表,他对公司从洽谈到落户再到建成投产仅用了1年时间的“鄂州速度”记忆犹新、赞叹不已。除市、区两级领导经常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切实帮忙解决实际困难外,市委、市政府出台《“333”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鄂州市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以及建立“全套式”的留才机制,准确把握创业者的“症结”,对症下药,帮助人才“扶上马再送一程”。陈常连说,“这套‘组合拳’打动了我们创业者的心,为我们扎根鄂州,全身心投入工作提供了优厚条件和优良环境。”
“鄂州有着健全而完善的多元化用人机制,鄂州的人才良性竞争催生出虹吸效应,鄂州的人才服务环境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来自北京大学的罗耀博士是湖北省引进生代表,组织通过“以事择人、以岗定人”精心为其定制了培养方案,从华容区政府党组到庙岭镇党委,从台创园指挥部到招商引资专班,他在主导村“两委”换届上政治历练、在处理农民工讨薪上实践锻炼、在辉煌大道和棚户区工程建设上专业训练。“这种不断从‘热锅上的蚂蚁’的焦虑感到‘收获丰收果实’的成就感使我欲罢不能。我时常感到,唯有在鄂州,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
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在葛店开发区创业中心工作的陈晨看来,人才到一个单位后,组织的信任和领导的关心对人才的去留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市首批“121”人才池中的一员,5年前,刚来鄂州时,陌生的环境曾让她有些茫然。组织第一时间与她谈心,为她排忧解难,并让经验丰富的同事手把手“传帮带”,让其安心工作。她说:“为人才搭建平台,尤其是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真正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这让我看到了无限希望,进一步坚定了扎根鄂州、奉献鄂州的想法。”
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鄂州的发展造就了万千人才,人才的汇聚建设了大美鄂州。
湖北葛店人福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阳洋是“千名引硕工程”代表,已经扎根葛店开发区十二载。从湖北葛店人福药业的产品注册主管,成长为新公司的领头人,鄂州的真心惜才、爱才,更加坚定了她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展下去的想法。“在鄂州对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公司10年间引进近30名重点本科及硕博人才,特别是对公司创立初期高层次人才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为公司的人才稳定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张阳洋说,目前,人福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已形成由7名博士带队、几十名“985”、“211”名校本硕人才构成的专业技术研发及管理团队。这些年轻人基本都是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公司,很多已在葛店开发区成家立业,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选择成为“新鄂州人”。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前,我市正大力实施科技强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以“新鄂州人”计划为引领,以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聚才、用才,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随着我市不断传递出广开进贤之路的强烈信号,必将加速形成“天下英才聚鄂州”的生动局面。
记者 李文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