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鄂州政发〔2022〕8 号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7-01 语音:播放

各区人民政府,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鄂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鄂州市人民政府

  2022 年 5 月 26 日

 

  鄂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鄂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提升鄂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鄂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鄂州科技创新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五链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常态化推进市校企合作,加快建设鄂州科学城,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全市建成创新平台65个,其中省级创新平台22个,包括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专业型研究所5个,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0个;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3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人员超过4000人,累计引进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1000余人,其中引进省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名、创新创业团队12个,“333”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2个。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引进教授团队64个、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54人,培养博士、硕士学历的科研人员700多人。

  (二)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全市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奖近20项。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二五”末的1.47件增长到5.73件,全省排名第3位。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跨过了“0-1”的研发关键期,进入到“1-10”或“10-100”的产业化阶段。湖北锐世数字医学影像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数字PET-CT设备获得国家药监总局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华工科技研发制造的我国首套大型激光切焊一体机出口印度,成功打破欧洲设备垄断。湖北万度光能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可印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超过20%,荣获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与研发的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制备成套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液获批肿瘤免疫与肿瘤基因治疗I类生物新药,通过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立项。

  (三)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十二五”末53家增长到13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114.6亿元增长到166.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由15.71%增长到16.52%。拥有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葛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金刚石刀具、金属成型装备、工程塑胶、科技创意等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葛店大健康产业园、光电信息产业示范园、临空区产业孵化基地等重大科技园区加速布局建设。

  (四)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出台《中共鄂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鄂州市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鄂州市“333”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鄂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鄂州市激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R&D)由“十二五”末的6.42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14.78亿元,增长130%。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累计支出达到1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超过20%,达到16.25亿元。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累计入孵科技型企业600余家。设立规模6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引进总规模30亿元的中经盛世创新投资基金、2.5亿元的军融创投基金。采取“股权+债权+基金+担保”等方式,先后投资引进了湖北锐世PET/CT、万度光能、中部医疗等涉及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23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五)全域创新发展格局初具雏形

  随着鄂州花湖机场的落地以及省级临空经济区的获批,我市全域创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鄂城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4.6%。华容区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枫树纺织科技园、三江港综合码头、现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梁子湖区生态科学城建设全面加速,依托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和沼山长基线原子干涉科学观测设施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区。葛店开发区作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沿高新大道延伸至鄂州的首站,立足于为光谷提供配套服务,承接光谷向东溢出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重点发展“光芯屏端网”、先进制造、电商物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临空经济区依托湖北国际物流枢纽重点发展智慧物流、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

  “十三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总量和研发投入强度偏低、高端创新要素相对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技人才队伍不够强大、对外科技合作能力有待加强。总体来看,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长期以来我市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以及以重工业等传统产业占主导的产业格局密切相关,科教智力等创新资源先天匮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等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如何吸引聚合高端创新资源,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全面引领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是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十四五”时期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是鄂州确定城市性质的关键期,是推动产业再造的窗口期,是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胜阶段,科技创新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加速重构,创新成为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开放式创新、跨界融合创新成为重要的创新手段,区域创新体系更加系统化、平台化、更具开放性,深刻改变着科研范式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从内在要求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融合交汇,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发出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的“动员令”。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科技强省作出重要部署,要求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支撑力。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成“两区一枢纽”,要求努力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鄂州。

  从鄂州发展看,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为加快武鄂同城化进程提供了契机,我市积累多年的潜在优势进一步彰显。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使我市具备了中部出海口功能,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托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通过要素资源差异化配置和新型基础设施引领性布局,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十四五”时期,鄂州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鄂州“武鄂同城、城乡融合”的定位要求,着力构建“一核两极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好区位”资源优势,积极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和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在新发展格局中走出一条具有鄂州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认真落实市八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融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全市“武鄂同城、城乡融合”的发展定位以及“一核两极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为建成“两区一枢纽”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构建全域创新布局,建设特色鲜明创新型城市;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新高地;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以建设科技强市、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区、武鄂科技同兴、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创新型城市等重大任务为抓手,着力构建“一城两区多点支撑”的全域创新布局,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城市、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示范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实践中展示鄂州担当、体现鄂州作为、贡献鄂州力量。

  (二)基本原则

  自主创新,开放协同。充分整合运用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坚持武鄂科技同兴,引进武汉技术、成果、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建立广泛的创新共同体,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市场主体,人才核心。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促进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整体推进,重点跨越。坚持系统观念,全域推进科技创新,全链融合统筹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级,加快构建“一城两区多点支撑”的全域创新布局。紧扣我市发展战略定位,围绕事关全局的关键核心领域和发展需求,突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跨越发展。

  引领发展,优化生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切实提高科技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的支撑能力。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定位,推进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营造热带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科技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企业主体不断壮大,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日趋完善,科技创新成为支撑引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建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初具规模,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大健康三条创新产业带初步形成。全市创新体系构建取得重要进展,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争创国家级高新区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6%以上,累计投入突破11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突破150亿元。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总数翻两番。

  创新引领作用大幅增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高新技术与新兴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布局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5家,争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或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

  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在科研项目组织、科研经费管理、科技评价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监督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改革成果。

  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本级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到3%,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全社会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10家以上,实现5个区全覆盖。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专栏1 鄂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目标 

指标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 

2025 

现状值 

目标值 

创新能力 

1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亿元) 

14.78 

年均增速16% 

2 

本级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1.48 

3 

3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5.73 

10 

4 

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16.25 

35 

引领发展 

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33 

300 

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166.1 

年均增速15% 

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52 

20 

8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200 

500 

创新体系 

9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个) 

0 

1 

10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个) 

0 

2 

11 

省级创新平台(个) 

22 

52 

12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重(% 

23 

100 

创新创业环境 

13 

国家级高新区 

0 

1 

14 

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0 

1 

15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个) 

0 

2 

16 

省级科技创业载体(个) 

5 

10 

17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 

9.5 

16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构建全域创新布局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武汉城市圈、光谷科创大走廊等省级战略规划,组织实施“全域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推进“一核两极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一城两区多点支撑”的全域创新布局,一城:率先建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城市。两区:建设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示范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多点支撑:支持三个行政区建成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1.率先建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城市

  对接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战略部署,优化创新布局,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加强创新协作,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建成省级创新型城市,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坚持创新引领,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打造1-2个战略科技力量,汇聚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2.打造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示范区

  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战略,围绕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着力推进武鄂科技同兴,率先形成同心发展的意识,主动对接、主动配合、主动融入,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鄂州,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鄂州,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鄂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产业同链,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核心区建设,持续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对接国家存储器、华星光电等重大项目,谋求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层次合作。推进园区同创,助力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动对接武汉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共建园区、飞地园区、一区多园、园外园等合作方式。全力配合东湖科学城建设,依托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等园区,全面承接武汉科教、人才、产业等资源外溢东扩。推进资源同享,推动鄂州机场片区、三江港片区、葛店片区纳入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加强与武汉市人才、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创新协同,打造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示范区、创新资源承接区。

  3.高标准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区

  以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两大增长极建设为重点,按照“整体统筹、区域聚焦、协同联动”的原则,利用鄂州“一横一纵”两条天然廊道的地形,以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和鄂州机场临空组团为重点,构建“一横一纵”两条创新发展带,形成“两带两组团”的空间布局。

  (1)打造沿江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带

  自西向东沿长江打造“葛店开发区—华容区—鄂城区—临空经济区”沿江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带。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慧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湖北省沿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打造生态科技创新发展带

  自北向南打造“葛店开发区—红莲湖科技城—梧桐湖生态科学城”生态科技创新发展带。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禀赋和毗邻武汉的地缘优势,布局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武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承接武汉溢出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城融合创新。

  (3)发展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

  加快科技创新资源向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集聚,支持葛店开发区建成武鄂同城化发展“桥头堡”、光谷科创大走廊重要创新策源地,承接东湖科学城的科技创新资源外溢,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推动葛店开发区、红莲湖科技城、梧桐湖生态科学城、葛店南部生态科学岛等特色园区建设,打造新型显示配套生产基地、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将葛店南部生态岛作为东湖科学城远期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战略科技平台和产业创新项目。

  (4)发展鄂州机场临空组团

  依托鄂州花湖机场航空物流的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全力构建高端临空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临空经济区的高端资源配置力和全球影响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政策支持、强化要素投入等方面加强保障,创新临空经济区开发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和监管法制化。努力把临空经济区打造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建设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布局智慧物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智能临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全面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多点支撑

  (1)加强创新型城市(县区)建设

  围绕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目标要求,根据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着力提升各区科技创新水平。支持鄂城区加快滨江科技新区、花湖开发区等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滨江科技新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冲刺县域经济全省十强、全国百强,打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支持华容区建设现代化滨江临港产业生态新城,建成红莲湖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打造武鄂同城化发展“加速器”。支持梁子湖区加快建设梧桐湖生态科学城,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打造武汉城市圈“后花园”。争取“十四五”时期,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全部建成省级创新型县(市、区),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区)1家,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打下基础。

  (2)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促进鄂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向,把握“高”和“新”的定位,加强葛店高新区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通过一区多园、南北共建、飞地经济、异地孵化等方式,创建省级高新区。谋划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整合花湖开发区、滨江科技新区,申报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3)加强科技园区建设

  提升全市各类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培育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推进不同产业类别、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科技园区的跨界联合,布局建设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5家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或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家。鼓励与武汉市、东湖高新共建科技园区,发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探索共建园区生产总值核算、财政收入分成制度。布局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集聚、技术含量高精、示范辐射显著的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争创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二)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布局,加强科技企业培育,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构建支撑转型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1.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培育

  聚焦我市创新发展重大需求,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培育工程”,着力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重点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创业孵化三大类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机构),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科技创新载体体系,着力增强科技资源要素整合力、关键核心技术控制力和产业创新发展带动力。争取“十四五”时期,布局建设1—2个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0家、省级科技创业载体10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00家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1)布局重大科技基础平台

  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相关领域高校院所和重点骨干企业在鄂州布局建设实验室,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实验室在鄂州开设分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长效的投入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提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效益水平,为科技跨越发展夯实物质技术基础。

专栏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沼山长基线原子干涉科学观测设施。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2 km隧道、1个地下实验厅、1个实验竖井,研制科学实验大型设备23套,新建科研用房5000平方米(其中科学实验用房3500平方米,生活配套用房1500平方米)。解决环境振动噪声隔离、长基线原子(激光)干涉、高精度重力差分测量、地球自转精密测量、长基线空间形变精密测量等关键技术问题,建成国际领先水平的沼山长基线原子干涉科学观测设施,为基本物理规律检验、引力磁效应、地球应变场等科学前沿研究提供支撑。发展高精度重力、转动、长度及频率测量技术,研制量子精密测量仪器,满足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需求。 

  (2)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领军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湖北国际物流枢纽,布局国家级智慧物流创新平台,围绕无人配送、大数据与区块链、绿色包装等技术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中心,开展战略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推进智能物流技术与产业应用的结合,促进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为新型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专栏3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智慧物流技术创新中心。依托鄂州花湖机场,整合顺丰公司、武汉大学、北斗导航院等资源,争创国家级智慧物流创新平台。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四大平台,打造交通物流技术五大制高点,全面建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具有聚智、协同、孵化、辐射、共享、合作功能的国家级智慧物流创新平台,实施国家智能化物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主导智能化物流技术标准制修订,引领智慧物流领域产业集聚,打造国家智慧物流领域技术创新的新名片和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3)培育科技创业载体

  推行“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集群式发展。提高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品质,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双创示范基地等,全面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具备产业细分领域垂直整合能力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围绕产业链补链强链需求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培育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中试熟化、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培训、投融资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创新服务的专业化、集成化、市场化机构,构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力争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1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科技创业载体实现五个区全覆盖。

专栏4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梧桐湖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地30000平方米,以生态、健康、绿色为理念,以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品化、市场化和规模化为目标,按照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的运营方式,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业企业和创新人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为在孵企业提供包括政策优惠、财政扶持、风险投资、人才培育、国内外交流、信息技术设备支持等全方位的扶持。 

湖北科技企业加速器。占地面积1910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建设以光电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孵化园区,形成一体化运营能力,集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4)壮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结合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不同需求,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取得一批引领性的原创成果,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研发支撑和技术保障,力争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0家,在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实现突破。

专栏5 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1.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沼山地下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实验设施打造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本物理规律检验、基本物理常数测量、引力磁效应等科学前沿研究提供平台。引导和组织市内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组建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支持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 

2.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在集成电路、新材料、智能制造、大健康等领域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中心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聚集与培养等方面的重要组织作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辐射带动行业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发展。 

3.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围绕骨科、肿瘤、消化道疾病等重点病种,以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前沿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有效转化为目标,整合鄂州市中心医院、鄂州市中医院、鄂州市妇幼保健院、鄂州市儿童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武东院区等临床医疗资源,创建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研究。 

4.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量子信息、中医药、生命科学、新能源、智慧物流、特色种业等特色优势领域,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湖北省鄂州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支持鄂州职业大学组建湖北省智慧空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鄂城区集聚企业、科研院所资源组建湖北省鄂州特色种业技术研究院、青天湖产业技术研究院。引导中科院精密测量创新园组建湖北省量子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 

5.省级专业型研究所(公司)。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型研究所(公司),推进湖北万度光能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湖北省可印刷介观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所、湖北中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湖北省生物活性材料器械技术研究所、湖北马斯特谱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湖北省智能边缘计算专业型研究所、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湖北省碳化硅膜开发与应用专业型研究所等。 

6.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紧邻武汉科教资源富集地的优势,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推进湖北葛店人福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湖北省高端药用辅料创制校企联合创新中心、湖北开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湖北省智能修复再制造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湖北省轨道交通数控装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恒颖超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湖北省视频图像与高清投影工程技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泛亚(武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湖北省食品用香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整体效能。

  (1)聚焦创新主体培育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工程”,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军型科技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发展壮大鄂州科技企业队伍。全面提升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建立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库,扶持、培育、壮大更多本土创新型龙头企业、头部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推动人才、成果、资本等向企业集聚。争取“十四五”时期末,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家。

  (2)聚焦创新能力提升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发挥领军型科技企业在区域行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组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打造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引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技术的科技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精心培育一批成长性好、产业链延伸性好的创新型、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争取“十四五”时期,培育1-2家科技领军企业,在创新发展上发挥示范作用;做大做强10家龙头科技企业,支持领军企业、龙头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精准支持50家左右科技企业扩规提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聚焦产学研协同创新

  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民生产业和现代农业,探索企业主导、校企协作、军民融合、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重点开展应用开发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一体的系统性创新活动,打造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信息融通,促进金融资本与企业、技术精准对接,加速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鼓励成立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联盟或协同创新组织,吸引和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率,深化产学研、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推动基于产业链的链合创新,促进配套产业健康发展。支持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逐步建立起院士专家与设站企业协作的长效服务机制。

  3.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科技人才集聚工程”,以各类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为载体,围绕推进“新鄂州人”计划,在通用航空、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生物制药、生命健康等城市急需加快发展的领域,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人才集聚制度和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和服务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提升全市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加强人才工作规律性研究,找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探索“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鄂州模式。争取“十四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总数翻两番,引进培育国家、省级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0个,选派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300人。

  4.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围绕产业链建设创业孵化平台,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建设开源硬件平台、开放实验室、加工车间、产品设计和创意平台,打造创客产品路演与展销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鼓励企业利用库存房源发展创业等跨界地产,推动老旧商业设施、仓储设施、闲置楼宇转为创业孵化基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政府与市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各类群体和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服务。引导孵化器服务溢出,推进特色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向全市覆盖。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创业培训体系,建立“创业学院”,重点开发新领域、新业态的创业培训课程,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服务。

  5.推进区域创新合作交流

  依托国际航空都市区,在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领域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鼓励企业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及海外企业在鄂州设立研发中心。支持高端制造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合作、购买知识产权以及技术入股等形式对外开展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加组团出海,在优势产业产能、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项目研究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在鄂州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开展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大走廊范围内的武汉、黄石、黄冈、咸宁等地的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

  (三)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科技赋能工程”,围绕打造1个千亿级、5个五百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突破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保安全、补短板、强能力的创新供给,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创新链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互相融合、精准对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科技支撑。争取“十四五”时期,引导企事业单位实施研发项目1000项,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20项,省级科技项目60项,市级科技项目150项。

  1.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光电子信息

  围绕打造“光芯屏端网”千亿级产业集群,对接武汉科教优势资源和东湖高新区重大项目,依托领军企业、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智能终端等“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对接国家存储器、华星光电等重大项目,推动武鄂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进集成电路核心装备发展,加快光刻蚀刻、离子注入、抛光、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关键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支持新型单光子探测芯片设计及应用发展。

专栏6 光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方向 

1.新型显示。基板材料、液晶材料、光学膜、掩膜版、靶材等核心材料及电子显示产品,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电激光显示(OLED)、Mini/Micro LED芯片、偏光片、柔性显示、量子点显示、小间距微小发光二极管、可折叠面板、新型背光源及模组。 

2.智能终端。重点发展可穿戴智能终端产品、北斗应用终端产品以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终端产品,着力培育聚集芯片、器件、整机、软件的智能终端产业创新链。 

3.集成电路。对接东湖开发区国家存储器基地等重大项目,配套发展芯片封装测试,培育发展集成电路硅片、衬底、光罩、掩膜、靶材、高纯气体等产业链,支持发展光电探测芯片产业。 

  (2)高端装备产业

  围绕打造高端装备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在激光加工、自动化控制、光电一体化、数控系统等领域突破一批重点技术,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以及自动化成套装备、智能专用装备、先进重型装备、智能电力装备等产品,推进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产业化。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智能装备应用,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智能环保装备、智能物流装备,加快智能物流装备在仓储、港口、机场、货站等作业场所的应用。

专栏7 高端装备产业 

发展方向 

1.数控装备。高性能激光加工机械、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型机床、多轴联动智能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伺服电机等。 

2.轨道交通装备。重点突破轨道交通核心系统、嵌入式芯片,加快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研发,发展轨道交通高端施工机械,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国产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3.智能装备。智能产线及单元、特种装备产品、高效隧道施工机车及工程钻具、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废水处理技术装备、工业有机气体净化设备,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处理等成套设备、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导引车、堆垛机、分拣机。 

  (3)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围绕打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医用原料药、药用辅料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积极引进出口型疫苗企业落户鄂州;发展基因与抗体工程药物研发及生产,将鄂州打造成为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国际基因工程和抗体工程药物产业基地;促进血液制品研发与生产,建设先进的创新型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围绕高端医疗装备、重大新药创制,小品种短缺药研发,打造本土企业和品牌产品。做大做强一批制药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推进生物制药、天然组份药、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新型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生物产业集群发展。开展天然组分药物工程技术研发,大力发展绿色生产,降低生产耗能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鼓励企业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促进天然组分药物研究成果在鄂州落地和产业化。

专栏8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发展方向 

1.生物制药。多发性、慢性疾病的创新药物、临床紧缺药品及小品种药品、与人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罕见病用药,被进口垄断的高端药用辅料,对临床用量大、专利保护期到期的国外名药的仿制药。 

2.高端医疗器械PET/CT、超声和内窥镜等影像设备、医疗显示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智能康复辅助设备、脑神经和脑认知设备、仿生人工骨、微创脊柱修复材料、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特种止血材料等高端医用生物材料、血液制品检测设备、生物基因检测设备、超声诊断仪器、激光治疗仪、基因扩增仪、无创伤或微创手术器械。 

3.天然组份药物及保健品。娑罗果、铁皮石斛等名优品种二次开发、中药片剂、胶囊和针剂、纳豆激酶、鱼氨基酸、胡柚多糖、健康代糖等保健产品。 

  (4)新材料产业

  围绕打造新材料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强从基础材料到关键材料、从零部件加工到塑胶机械、行业上下游企业联结聚集的产业链建设,围绕资源、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实力,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增质提效,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院校作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新材料产业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电气装备、轨道线路、风力发电、汽车工业等领域用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程化应用,大力发展绝缘性、阻燃性好、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制备和工程化应用,积极推进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桥梁等应用。引导上游配套产品精细化和高端化发展,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

专栏9 新材料产业 

发展方向 

1.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塑料制品板、管、型材,面向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的先进高分子材料。 

2.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人造金刚石材料及刀头和锯片、先进能量转换材料、功能性涂料。 

3..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芯片用超高纯材料、半导体紫外发光和探测材料、有机硅产品等。 

  (5)新能源产业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大力推广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利用先进技术。以优化能源结构为目标,坚持新能源的高效生产和装备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光伏装备等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推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加快培育新能源发电市场,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推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依托骨干企业形成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开展低成本批量化制造技术研究,大力建设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技术等产业链,支持建设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制造和智慧工厂。

专栏10 新能源产业 

发展方向 

1.太阳能电池。加快发展钙钛矿可印刷介观太阳能电池技术;规划500亩光伏组件产业园;在上游产业纳米光伏材料、钙钛矿材料、FTO导电玻璃、碳电极材料、封装材料、接线盒、相关设备等领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2.新能源电池。锂电正极材料、新能源电池及其配套产品、电芯、模组、动力电池、电池管理、智能控制以及锂电池前驱体材料、正极材料。 

  (6)高技术服务业

  依托鄂州花湖机场优势,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电商企业落户,建立存货分拨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建立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监管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对接武汉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综保区,依托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湖北)鄂州园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葛店中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平台载体,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依托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研究院、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光谷联合科技城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载体的引领作用,建立工业设计、模具设计、紫外LED/探测器等产业服务联盟。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等科技咨询服务业,积极培育研发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外包等新业态。

专栏11 高技术服务业 

发展方向 

1.电子商务。以医药制品、果蔬水产、肉乳制品等为主的冷链物流,以精密制造、大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为着力点的电子商务应用,全过程供应链物流、智慧物流平台。 

2.科技服务。检验检测公共服务、智能物流运输服务、临空医疗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物流金融、金融后台服务、金融服务外包、第三方支付。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绿色农业

  围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科技助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为目标,加强绿色、优质、高效、安全农业技术研发,发展推广种业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建设现代种业新城。大力发展精品水产、精细果蔬、精致花卉,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中心、集散中心。以打造“武昌鱼”“梁子湖”等品牌为重点,开展长江流域特色鱼类人工高效繁育与驯化等技术研究,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名特优水产品种,研发推广粮油作物实用、精准、高效分子育种新技术,培育优质猪新品种(系),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专栏12 绿色农业 

发展方向 

1.优质粮食作物新品种推广 

2.粮油作物实用、精准、高效分子育种新技术 

3.种猪精准饲养和智能高效养殖技术 

4.鱼类新品种推广 

  (2)智慧农业

  聚焦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实施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智慧农业发展需要依托的智能传感、作物生长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的应用。重点组织实施5个智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开发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系统,打造2-3个智慧农业品牌。

专栏13 智慧农业 

发展方向 

1.智能控制设备、农机自主作业设备、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农业装备 

2.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大数据和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技术 

3.农业环境、农资采购和农产品流通等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 

4.农业管理数字化和现代化、移动端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3)生物农业

  聚焦生物育种,以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为先导,实施“生物育种强基”计划。以质量安全、生态改善、现代农业发展等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绿色种植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态高效种养、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田环境污染修复、农业生物制品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批有较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团队,通过技术集成支撑产业技术升级,培植一批规模大、效益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生物农业龙头企业。

专栏14 生物农业 

发展方向 

1.细胞工程、基因组编辑、生物诱变等生物育种技术 

2.微生物菌种、发酵工艺、生物源农药工业化生产等关键共性技术 

3.植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动物疫苗等农业生物制品 

4.冷冻冷藏、杀菌包装、粮食存储、物流损耗控制等关键技术 

5.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6.湖库、河流和小型流域水体污染治理修复技术 

7.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预测预警技术、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技术、重度污染农用地土壤治理修复技术 

  3.加快发展民生领域

  (1)人口健康与疾病防治

  以“健康中国”建设为指引,重点围绕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的预防和诊疗,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的融合创新,聚焦医疗、健康、医养融合等重点领域,推进“健康鄂州”落实,支持鄂州市中心医院等重点医院突破重大疾病防治、公共卫生防疫等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增进民生福祉的提供科技需求。

专栏15 人口健康与疾病防治 

  

  

  

  

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 

  

  

  

1.诊疗技术。推广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癌症早筛、液体活检、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诊疗技术。发挥鄂州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加快新技术和传统中医诊疗技术的融合升级。加快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技术创新,支持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显示技术、机器人技术、医学生物材料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支持开发全方位互联网医疗终端设备及数字医疗系统,支持开发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数字诊疗产品。 

2.健康技术。大力支持中医药养生产品、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保健康复产品的研发。推动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融合创新,支持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推动个性化的智慧预防、康复、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服务。推进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技术发展,支持开发信息化、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支持开发智能腕带、智能药盒、智能血糖仪等智能便捷健康设备。支持天然甜味剂的研发以及家庭健康代糖产品的开发。 

3.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应急重点开展重大和新发突发再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测、监测预警、流行规律、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临床救治,以及相关疫苗、防控产品、中西医临床防治等技术创新,建立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预警监测体系。 

  (2)节能环保

  坚持服务“生态立市”,鼓励开展长江生态大保护关键技术攻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聚焦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三大领域,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研发形成一批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加大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推动鄂州节能环保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打造鄂州节能环保绿色产业链,为鄂州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专栏16 节能环保 

发展方向 

1.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围绕复杂共伴生黑色矿产资源、共伴生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需求,研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技术。开展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废渣、矿山尾矿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开展机床、冶金、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开发。推动农业废弃物、畜禽养殖废物、林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 

2.污染治理技术。加强梁子湖、花马湖等城市湖泊的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大力推动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支持鄂州生物医药产业、钢铁产业的工业污染治理技术创新与示范。 

3.节能技术。围绕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围绕节能照明、节能建材、节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攻关,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开展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综合研究与示范。 

  (3)智慧交通与物流

  依托鄂州花湖机场,结合“空、水、公、铁”的交流物流优势,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流通体系,在智慧交通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大量使用数据模型、数据挖掘、通信传输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交通管理、物流运输等交通相关领域的智能化、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采用“互联网+物流+商贸+金融”模式,加快推进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技术创新,重点推进鄂州建设全球物流供应链中心,引领鄂州智慧物流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专栏17 智慧交通与物流 

发展方向 

1.交通出行智能化技术。支持研发高速、有向的电子标签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可靠识别技术;研发突破支撑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智能技术和设备。 

2.交通管理智能化技术。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开展公路养护决策、路网运行监测、应急调度指挥等核心技术开发及系统应用;开展智能化公路管理试点,开发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支持互联网+停车模式创新,研发一体化的停车服务平台。 

3.先进仓储技术。开展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可视化、移动信息服务、导航集成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开展二维码、集成传感等物联网感知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示范;支持研发仓内机器人,重点突破机器人影像识别拣选、高密度存储机械臂拣选、语音拣选等技术,开展仓内机器人多模式应用研发;支持研发智能化立体仓库,提升仓储、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 

4.智能配送技术。开展物流机器人技术开发,支持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支持研发低碳环保配送技术和集装单元化技术;开展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技术研发。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探索开展无人机配送技术应用示范。 

  (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模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工程”,加快构建完善市场需求导向、产业服务导向、成果应用导向和融合集成导向的研发机制、转化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提升技术市场要素配置能力,实现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争取“十四五”时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技术交易额累计超过150亿。

  1.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服务能力建设,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推进体系,大力引进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中国科学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在鄂州设立分中心,推动形成科技成果服务鄂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职能,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精准对接服务机制,构建科技成果深度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强化科技成果信息的有效供给和共享,发挥各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作用,为科技成果在鄂州转化提供服务。与湖北技术交易所等综合性技术交易平台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推进科技成果鄂州行活动,推动成果资源向鄂州集聚。加快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市场主体和技术中介高端人才。支持各类园区、企业、研发机构等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服务,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基地。强化技术交易、技术评估、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等服务功能,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技中介机构及科研组织的深度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落户鄂州。争取“十四五”时期,征求收集企业重大技术需求200项,推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00项,建设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5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实现五个区全覆盖。

  2.深入推进市校战略合作

  实施“走校进所提升工程”,加大市校合作的工作力度,出台市校共建合作方案,按照“一所高校、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个牵头单位对接实施、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走访对接在汉高校院所,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共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产业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试基地等相关工作。推进市校合作项目提能提效,支持华科大工研院探索建设市校共建科创综合体,全面提升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园区建设、人才培养等各项能力。加快推进中科量子工研院建设。支持湖北锐世、万度光能、深紫科技等一批项目加快实现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争取“十四五”时期,与10家武汉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10个,协调100家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

  3.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导向,聚焦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奖励项目的,给予同等额度配套奖励。落实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的各项政策,推动企业、高校院所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建立完善以科技成果转化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工作绩效和科研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并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突出的相关单位及人员加大科研资金支持。企业通过技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购买科技成果,按照实际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奖励。

  4.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项目投资基金,运用市场化、金融化手段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争取国家科研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湖北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湖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做大做强市级科技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规模。支持有意愿有条件的重点科技型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融资。推荐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纳入省“金种子”“银种子”等后备企业名单,加强辅导培育,支持符合条件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强化科技型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开和开发利用,为信贷需求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联通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为信用贷款发放提供数据支撑。实施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和奖励政策,对金融机构面向小微企业的首次担保贷款和科技创新企业的担保贷款进行奖补。试行科技创新劵,探索与武汉市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

  5.加强科技金融服务

  实施“科技金融服务滴灌工程”,构建覆盖研发、中试、产业化等全生命周期的支持链条。搭建政金企深度合作平台,搜集、汇总、发布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信息,推进科技创新项目融资路演、银企对接会常态化。加强与银行、保险、担保、再担保、创投、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金融机构合作,合力做好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金融支持工作,争取“十四五”期间,科技企业融资规模突破500亿。

  (五)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定位推进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攻坚工程”,强化政府科技管理宏观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组织者的作用,提高科技治理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深入推进科研经费、科技项目、科技评价、平台体系、科研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氛围。

  1.优化财政投入体系

  根据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定位和科技创新客观规律,加强财政科技专项分类管理,依托财政科技投入联动与统筹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创新投入与协同,提升财政科技投入的科学性和效益。深化科技资金项目管理改革,结合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简化经费拨付流程和项目审计资料,落实法人单位和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推行“大科目概算制”“包干制”等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对实行包干制管理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探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预算、绩效评估和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技经费使用法人负责制,加大项目绩效评估和资金监管力度,完善机构绩效评价和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投入挂钩。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级创新平台等事项的奖励落实力度,引导支持各类创新活动。

  2.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

  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建立布局更加合理、定位更加清晰的科技计划体系,强化技术、平台、人才、基地等创新要素一体化布局。改革科技项目管理机制,探索实施“揭榜挂帅”“赛马争先”“定向委托”等制度。减少各类科研评估、检查等工作,保障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建立和优化公开统一的科技项目管理平台,统筹衔接立项、评审、验收等各环节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精简组织管理流程,激发创新活力。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逐步实现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发挥第三方专业(专家)机构在科研项目遴选、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评价与监督中的作用。

  3.探索建立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制定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加快构建由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业型研究所(公司)、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组成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聚焦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加强分类绩效考核,择优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提能增效。

  4.加强科研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成果的分类评价,创新同行评议、用户评价、市场评价、第三方评价、投融资评价等评价方式。强化项目履约管理,简化项目验收程序,将项目验收、绩效评估等科技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预算及科研信用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更大力度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助力,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把科技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建立完善科研诚信监督体系

  坚持制度规范和道德自律并举,加快建设教育、自律、监督、惩治于一体的科研诚信体系。制定科研诚信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跨部门的科研信用共建联动机制,鼓励社会参与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监督、惩戒科研失信行为,提高失信成本,强化科研诚信的约束力。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以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科研价值观教育培训为重点,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

  6.探索建立科技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科技安全的新使命新要求,加强科技领域安全防范和风险排查,紧盯风险点位和关键环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科技保密管理,建立完善科技计划指南编制、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价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敏感信息保密机制。加强质量安全与产品检验等领域重特大事故防控的科技攻关与应用示范,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警、防控及应急救援等科技支撑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全市科技战线党的建设水平,团结带领全市科技系统和广大科技人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投身创新实践、勇攀科技高峰,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科技管理部门牵头推进规划实施,加强科技创新规划与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同推进,强化对年度计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安排的统筹分解,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全市科技创新重大工作,充分调动各区、各相关部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依据本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工作部署,加强重大事项的会商和协调,做好重大任务的分解和落实,保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科技投入与规划实施的衔接,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建立与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建立健全稳定性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同配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形成风险收益共担机制。探索风险补偿、后补助、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税收激励等多样化的创新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联动与统筹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创新投入与协同,提升财政科技投入的科学性和产出效益。将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支出支出的比重等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到各区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指标,建立科技创新督导考评激励机制。

  (三)优化政策体系

  实施“科技政策引领激励工程”,争取“十四五”时期制定实施10个重大科技政策,用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为更多优秀人才、更多高端项目进入鄂州创造条件。强化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等环节创新政策的衔接配套,推进科技、产业、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各类政策的综合运用。加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公共采购、商业化前采购和消费激励等需求侧政策的探索与应用。建立创新政策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和综合评价机制。实行“事前介入、全程帮办、后续跟踪”的保姆式服务,加快科技创新项目落地。

  (四)做好规划解读

  加强规划的宣传贯彻,做好协调服务和指导,深入宣传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思路、目标及重点任务,激发全社会创新资源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发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以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目标。

  (五)加强规划执行

  规划执行年为2021年至2025年。执行规划时要与国家、省科技创新的要求相衔接。规划期内,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年度工作要求,依据规划原则及时调整各年度工作的重点,保持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围绕规划和国家及省里的要求有序推进,确保规划实施的正确方向,确保规划任务的圆满完成。

  (六)中期评估和修订

  2023年为规划中期评估年,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创新规划实施过程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和环境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