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高中3学子同收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7-27 语音:播放

  “虽然早就知道了录取结果,但是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心里还是无比激动。”7月25日下午,在华容老家“闭关修炼”的鄂州高中高三(7)班毕业生陈可终于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与此同时,他的同班同学王喆楷、何冲也收到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时间,同班3人分别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天体物理专业录取的消息不胫而走,而3人在高三时轮流拿年级第一,被称为校园“三驾马车”的经历也被传为佳话。
  注重优良习惯养成
  陈可,高考总分692分,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专业录取。2018年,当陈可以全市第83名的成绩考入鄂高素质班时,顿时感觉四周卧虎藏龙,曾经的学习优越感荡然无存。经过高一一年的磨合,他逐渐掌握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高二时将成绩稳定在年级前10阵列。面对数理化强,语文英语略弱的状况,他从抓基础入手,针对短板开展巩固性练习,直到完全学懂弄通。他评价自己高中学习成绩之所以能够步步提升,原因在于“真学习,不要假学习”。
  王喆楷,高考总分678分,被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在王喆楷的妈妈看来,好习惯远比智商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大得多,无论做什么事情,专心投入是最重要的。一直视姐姐为榜样,对人生有明确规划的王喆楷也没有让家人失望,高中三年一直戒骄戒躁,一路发挥稳定,并最终圆梦北大。
  何冲,高考总分678分,被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录取。他自称是顿悟型选手,因为直到上初三后,他才一路披荆斩棘,后来居上。他总结出一条真知:无论做什么事情,天资固然重要,但是后天长期的坚持与努力才是达到成功彼岸的关键。上高中后,在“该玩就玩、该学就学”的自我约束下,何冲养成了“集中做好一件事”的好习惯。即使面对枯燥无味的学习科目,也能沉下心来专心研究,直至弄懂为止。班主任彭梅芳评价他的学习特点是专注,能够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刷题量大,正确率高,答题快、准、狠。
  抱团学习共同成长
  陈可表示,三人是同班同学,在学习上既是对手又是队友,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互帮互助。
  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方面需要大家的自觉参与,另一方面需要有人引领。在班主任彭梅芳的带动下,同学们自觉形成了“朝六晚九”的学习制度:早上六七点钟到教室学习,晚上9点半左右离开教室,回家、回寝室休息。
  彭梅芳一直强调,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是维持高效率学习的关键。因此,这个班的孩子从不熬夜,并保持午休半小时的习惯。而依特长、兴趣成立的学科组,成为同学们之间畅谈学习心得、探讨难点问题、交流学习经验的平台,使每个同学受益匪浅。
  “只要安排好每天的任务和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完全没有熬夜的必要。”彭梅芳说,学习要讲究方法,要做到上课都听懂、书本都看懂,“不光要专注课堂每一分钟,更要在课后看书加强吸收。”
  “团结是我们班的班魂。”彭梅芳说,师生团结、家校共育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停课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班上所有任课老师都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第一时间网上复课,并在开展社区结对志愿服务的同时,给班上的同学送教材上门。在教辅资料稀缺的情况下,家长们想方设法联系书店经营者,找到孩子们需要的教辅资料,然后由家长志愿者一一运送到位。
  “有这样自觉的学生,这样负责任的老师和家长,真令人欣慰。”在彭梅芳看来,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可以成就更多孩子的美好未来。
  劳逸结合快乐学习
  学霸的生活里只有学习?其实不然。
  “我们也喜欢打游戏,虽然经常被虐。”陈可说,假期在家学习之余也会打打游戏,但如果和学习冲突了,他会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下狠手”——卸载游戏。
  陈可和何冲都喜欢打篮球、踢足球。课间的操场上,经常能看到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在网上确认高考录取结果后,王喆楷就踏上了开往重庆的列车,开始一段放飞自我的旅程。
  高考结束后,三人都没有因此懈怠。回到华容老街的陈可报了一个吉他学习班,圆自己的音乐梦。刚完成近视矫正手术的何冲已开始按北大学长提供的书单,提前预习大学课程。结束旅游的王喆楷也和姐姐一起展开了学习之旅。
  即将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崭新的生活,三人都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他们表示,将在北大校园里互相帮助、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据悉,在今年的高考中,该校600分以上考生突破200人,其中高三(7)班全部过600分,平均分645分。
  记者郭爱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