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一念彻渊泉——我市践行创文理念系列报道之一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09-27 语音:播放

  市民李先生近日在忙装修,装的并不是新房,而是10余年前就从老城区搬离的“老房子”。

  “创城后,老社区天天有新变化,现在是由里而外的精致,我们就想搬回来住。”李先生说,女儿即将升入大学,老城区有便捷的“5分钟生活圈”,家人都热衷低碳出行的“慢生活”方式,如今社区硬件、软件都舒心,“回迁”是一件提升幸福指数的喜事。

  “幸福感、获得感”是城市文明的试金石,幸福在哪里,百姓最知道!

  文明交通的马路上,诚信经营的市井摊贩中,宽敞洁净的楼道里,困难不便时的相互帮衬,微笑弥散的每个角落……为民创建,为幸福聚能,是文明新风的起点亦是终点。

  解民之所忧

  “明塘后路一带多是单位房改房,随着周边单位南迁,邻居、同事陆续搬走,物业缺失,长期无人维护,怕要沦为‘城中村’。”李先生说,当初搬离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无奈之举。

  环武昌大道、南浦路而兴的“老城区”一直是鄂州主城区最热闹的地段,大多建筑已逾30年楼龄,一个个背街小巷、一面面斑驳的墙,有城市发展、历史变迁的缩影。

  “在这里生活50多年了,看着小巷兴旺、老旧,如今终于见到了她最亮丽的样子。”家住邬家巷的袁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这条宽不过10米、长不足百米的巷子曾多年肩负附近居民的露天菜场、早餐店、杂货店等功能,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怨声载道,“车进不来,人行不畅,污水横流……”

  不光背街小巷,城区马路市场亦随处可见,明堂市场、老蟠龙市场等处拥堵不堪;主次干道占道亭棚星罗棋布,乱搭乱建的停车棚、车库、披屋、钢结构棚比比皆是……这些历史上遗留、积存下来的违建,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

  “领到任务,就‘头皮发麻’。”对于控违查违,一位基层干部坦言,以往每次一接到通知,对顶风作案式的新增违建“露头就打”,态度坚决;可对历史存量违建如何清、如何管,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一抓就好,一放又乱!”垃圾清运不及时、路面坑洼不平、车辆违章停放、消防通道不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墙面污损、下水管网不畅……一桩桩民生小事累积为“陈年旧疾”,成为居民堵心事,不除不快。

  创城,成为城市蝶变的新契机。2018年,一场旨在为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怨民生问题的“40工程”打响鄂州“硬核”创城“第一枪”——投入8亿元在中心城区开展老旧社区整治和改造。

  “改造方案居民拿,改造效果群众评。”两年时间,老旧社区历久弥新,变身美丽家园,这项市民点赞最多的工程开启文明鄂州新征程,一个日益精致的鄂州迈开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情怀改变着城市。

  办民之所需

  “我是鄂州人,我要为鄂州争光!”“面子有了,里子也不能差!”9月22日,又是西山社区第三网格创城自治行动日,66岁的吴婆婆手上又是扫帚、铲子,又是抹布、刷子,一双手显得不够用了。“今天的任务是清洗楼梯扶手,半个月一次,和自家大扫除一样。”

  居民提问题,网格长、楼栋长分任务,难题还有共建单位来帮忙。“40工程”实施过程中,“小区是我家”的理念渐入人心,“‘三分建,七分管’,小区环境要人来维护。”热心市民想为公共卫生出一份力,也期盼有人来长抓长管。

  “全市167条背街小巷,每一条都要确定一名‘巷长’,每一个楼栋都要选定楼栋长,要明确职责、落实奖惩措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书记王立号召网格员和热心居民担当重任,做好街巷、楼栋的“一把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用行政的力量将文明风气“推一把”。这项自上而下的“一把手”工程,从地方到部门,从街口到家门口,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迅速将创建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疏通城市管理“毛细血管”。

  鄂州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可追溯至二十世纪90年代初,历届市委、市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创,一任紧跟一任干,有着愚公移山式的创建决心。

  七届蝉联“湖北省文明城市”,获评国家卫生城市,三次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8年,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纳入鄂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写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成立最高规格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文明城市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鄂州各项事业当中。

  “当前,鄂州遇到了历史上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鄂州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王立介绍,为避免“两张皮”,2018年以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始贯穿于全市各地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在鄂州,文明联起乘数效应,创城同打赢三大攻坚战结合起来,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在污染防治、精准扶贫、“厕所革命”中融入各项创建指标。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靶心”,用文明标尺提升各项工作要求,创城为鄂州高质量发展提速。

  干民之所盼

  “拆得好,空出来的小广场正好是个健身的好去处。”家住滨湖桥附近的吴阿姨说,附近小区“寸土寸金”,“巴掌大”的空地难求,桥头这两间违建门面拆除后,建成小广场和小游园,引来市民一片叫好。

  “工作方案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逻辑起点,把民众期盼变成民生工程的设计方案和城市管理的行动指南,必然事半功倍!”市城管委主任黄开胜深有体会。

  以拆违为例,一些长达数十年历史的违建是群众反映最多的堵心事,“铁拳行动”以飞鹅社区等6个最美社区创建为切入点,统一执法标准,一把尺子管到底,违建必拆。黄开胜说:“现在不需要执法队员出面,许多小区的党员居民自发去做协调处理工作。”

  为民者,民之所向。

  “我记得你们,疫情期间你们送来口罩和慰问,今天又把文明城市创建知识送上门。”社区居民记得,开展文明创建“敲门行动”的这些人和疫情期间上门的是同一批人。

  “喝点绿豆汤,歇一歇再干!”武汉东的商户和业主们记得,每逢汛期,这批应急排涝队员就会出现,自2016年起,城区积水点越来越少、积水时间也越来越短。

  “以前到菜场买菜,百米开外就要时刻提防地面的污水和垃圾,现在一路上干干净净,菜场内各种肉类、蔬果按类别整齐码放。”市民晓得,起早摸黑的环卫工人清扫、冲洗、清运不间断,地下管网改造、占道经营整治、打通微循环后的集贸市场大不一样。

  问题群众指,意见群众提,图纸群众拿,过程群众参,成果群众判,赢得民心的“40工程”撬起巨大的群众力量。随后,“铁拳行动”“楼道革命”,集贸市场、交通秩序、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同样先问需、问计于民,逾万条社情民意靶向精准,补齐城市设施短板、人居环境短板、城市管理短板,不断扩大创建成果。

  “市委、市政府向110万鄂州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严格兑现,没有回旋余地。”王立誓师立命,开放奋进的鄂州要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永恒承诺。

  全媒体记者 曹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