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港径”到“螺蛳滩”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6-09-18 语音:播放
特约记者汪硕
  三江港新区大湖村4组,处于临江乡与蒲团乡2个乡镇的交界处,是一个有88户、320余人的村落。相传未筑樊口堤之前称作“破港径”,修筑樊口堤之后就更名为“螺蛳滩”。
  据居住在湾中的一位近90岁的胡姓年长者介绍,其先祖是第一个落户到该湾子的,之后才有刘、熊、万、吴、涂、李等姓氏陆续进入湾子。胡氏族谱记载,胡姓于明初从江西省奉新县迁至永福乡胡家大湾,后因人口众多,始祖胡邦顺于清朝光绪年间举家搬迁至大湖村破港径入籍。由此看来,此村落形成的时间并不长,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传说中的“破港”原本是一条很大的港,沿港边弯弯曲曲的路是葛店、华容、段店到樊口的必经之路。但因为当时未筑江堤,每当洪水泛滥时,这里便成一片汪洋。为了避免洪水再次肆虐,清朝末年,政府为泄洪便组织民工将这条港从中挖断,泥土回填处形成了一道很长的土堤,洪水涨时能搭帐篷或在上面做土屋住人,尽管当时只有几家住户,但总算有了人烟。后来政府又出动人力将土堤加高加宽,形成一道内湖防洪工程。据说那时五四湖的水泄到长江去都要经过这条港,“破港径”因此而得名。
  吴兆麟组织修筑樊口堤后,尽管外江洪水对人们的威胁减小了,但内涝还是困扰着人们。据说有一年下了几天几夜的暴雨,整个村落被淹,村民无奈,只好在湾中堤上临时修筑的土屋或自制的帐篷内避雨,谁料暴雨之后又起了一场大风。雨过天晴,洪水渐渐退去,村民们发现整个湾子周围形成了一道浅滩并被一层白螺蛳环绕着,而且土堤上到处都是白螺蛳,于是便有了“螺蛳滩”的叫法。
  步入新时代,螺蛳滩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个边远村落彻底解决了行路难问题。胡林至大湖、粑铺至大湖等村级水泥路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胡大路贯穿螺蛳滩并与蒲团乡村级水泥路连成一体。目前“村村通”公交车每隔20分钟发车一次,使得交通更便捷,村民出行很是方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