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说水车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03-07 语音:播放

□ 胡学荣

  连续多日超过40℃的高温天气,长江出现了罕见的汛期枯水现象。今年的大旱,令笔者想起了家乡搬远水抗大旱的情景。

  水车、车水,手握1米多长的“拐子”,套在水车高昂的头部转轴上,一个人拉,一个人推,让提水的车叶子随着木质龙骨转动,不断从水源处将水运送到高一层的田里。有时,数乘水车接力,一层一层往上提水。

  车水是个很辛苦、很热闹的多人技术活。

  头等难题便是将水车运到田头。水车有大有小,一般长5米、车头高1.50米、重60公斤左右,没用一根铁钉,全部用硬杂木制作而成。车叶子是柳木片,不易开裂;龙骨链是枣木,耐磨、比重大;车头木料更结实稀贵。整体外观酷似卧龙(缩小远看的小龙虾),给人以威武神奇的敬畏感。

搬远水抗大旱的情景

  搬远水抗大旱的壮观场面,笔者有幸见过一次。

  记得是1953年,那时笔者就读的葛店区第二中心小学开办在严氏宗祠内,老师组织高年级学生观摩车水写生,故而亲历了这壮观的场面,至今像在眼前。

  那年,鄂东大旱,二季稻枯萎待救。鄂东南滨湖地区,冈岭纵横,用农民的话说,“湖头汊尾一场露水就淹了”。而 塝田岗地,三天不下雨就受旱,那时的农民在旱涝转移中苦苦挣扎。

  大旱之年,经领头人到各村联络协调,决定从尤柞湖开港引水,用水车逐级提水,翻过高冈,再居高临下灌溉腹地。那次动员了一个乡的水车和劳力,加上各家各户的亲戚朋友,千人上阵。男子操杆、女子送茶,延绵数里,俨然龙腾飞瀑。

  头车直接从湖里取水,这是“龙车”。龙车特别巨大,加长拐轴,八壮汉两班轮换,这种水车只是大姓望族才有,经过隆重祭祀后临港显威。往后一层一层升高,头三节双车并用,才能接得住龙车喷涌而出的水柱。因为水车功率小,每次升高有限,百十米的坡道,百乘水车勉强胜任。

  车水一旦启动,你追我催,谁都不能落后也不甘落后,就像铜盆装水接力传递一样,哪个环吊若掉线了,就会前功尽弃。每个车位都明确到家到户、各负其责,每家的亲友都站在身后,及时轮换,“哦嗬”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那场景如同沙场点兵、武林打擂,引得周边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幼前来观阵。

  在全套农活中,驮车和耖田为两大室外顶尖技术。扛水车既要有技巧,又要身壮体健、孔武有力。走田间小路,水车依靠青壮年男劳力肩扛而行,负重且不说,途中转弯过沟,人车一体,稍有失衡,便会出现危险。而路远换肩,如同耍杂技,表演者收放自如,旁观者却心惊胆战。

  1964年,笔者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前,寒暑假回乡参加劳动,耕过田、挑过担、扛过水车,田间地头的活儿,除了耖田外,什么都干过。因得到锻炼,腰腿结实,至今八十高龄,心血管植入7根支架,还能扛起10公斤的重物上4楼,这都得益于读书时与劳动相结合。

  时代在进步,水车这种曾经的大型农机具已基本消失,有的成为景区的“农家乐”,有的走进了民俗博物馆。

  水车和车水永别了,农耕文明永存,水车智巧令人称奇。网上有老师倡议,将水车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举双手赞成。《天工开物》里记载着水车制作的详细过程,实可谓源远流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