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考棚”:演绎科举悲喜故事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9-06-05 语音:播放

  □王义文

  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1200余年。考棚,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一个地名。“考棚”,便是当年众学子集中考试的地方,这里演绎着他们的悲喜故事,最经典的便是《儒林外史》的范进。

  在鄂州,同样有这样一个地方,在古楼街道考棚社区辖区内,考棚遗址位于考棚社区西边的粮机小区。

  这里,现在是一处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设施齐全、生活小康的都市乐土。谁会想到19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颇具规模、门禁森严、文人齐聚、开科取士的科举“考棚”。

  清光绪《武昌县志》“卷七”记载:“考棚在县治东,道光七年,知县林芳建,为岁科两试选士之所。其东南为梯云阁,在城垣上,即明月楼故址。”

  “考棚”的建筑规模也相当宏大。“中为大堂三楹,前为仪门、大门,东西各为两廊。廊列号二千有奇。堂之左五楹为校阅所。堂之右三楹为庖湢所而总名之曰校士馆”,“其与童试者近两千人”。也就是说,可以容纳近两千人参加考试,可见当年的声势绝不亚于如今的“高考”。

  武昌(今鄂州)历史上到底有多少读书人经“考棚”童试后,通过层层“考关”步入仕途的,恐怕无法统计。但《武昌县志》“卷十三”中的资料显示:从清代顺治三年至光绪十一年里,全县只有王游、陈中孚、王家璧、张炳琳、柯逢时等52人考取进士,李之骥、黄道晃等198人考取举人,李天锡、刘日永等263人考取贡生,秦廷魁、吴受之等16人录为副贡,平均每年不足2.2人上榜。这与岁科两试近2000人参加童试的数量相比,简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少得可怜,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考生只有泪洒“考棚”,抱憾而归。有的还经受不起沉重打击,变成了痴呆或疯癫的残疾人,因此轻生者也屡见不鲜。

  据儒学社区九十高龄的张鹤声老先生(原城关镇知名私塾先生)回忆:清光绪年间,洪道乡(现石山、新庙、燕矶、泽林一带)有一位姓吴的塾师,饱读诗书,以开馆授徒为业,尚能养家糊口。

  吴先生志向高远,决心通过科考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从14岁时开始参加“考棚”的童试,一直考到60岁,整整考了46年。但在那个时代,他一无门路、二无金钱,单凭自己的实力“闯关”,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结果残酷无情的命运,让他屡屡名落孙山无缘晋级。60岁那年,他抱着最后的希望参加考试,指望能够时来运转、收获惊喜。谁曾料到,因考前未“打点”,巡视考场的监考昏官见他衣冠不整、行动迟缓,竟以私藏夹带之嫌,不由分说,下令取消其考试资格,并当众逐出考场。吴先生羞愧难当、悲愤交加,为表明自己清白无辜的名声,当天深夜,他翻窗潜入“考棚”,在自己的考位上,咬破手指用鲜血在桌上写下“冤枉”二字,随后抛妻别子,悬梁自尽。(主编 夏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