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踪追影千年学宫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1-27 语音:播放

  □ 王义文

  我市老城区古楼街道儒学社区内的儒学坊旁,有一条长百余米、宽一米的小巷,名叫儒学巷。与该巷一墙之隔的便是颇具规模、设施齐全的明塘(堂)小学。这一地名为何以“儒学”命名?又与明塘(堂)小学有什么历史渊源?要解开这个谜团,还得从1700余年前说起。

  1、

  清·光绪《武昌县志》载:“学宫在县治东南南门外,右倚西山、前临南湖。晋征西将军庾亮,在武昌县开置学宫。”因学宫系官办学堂,供奉的是孔子及历代大儒的牌位,故民间俗称“儒学”,沿用至今。

  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庾亮在武昌(今鄂州)盛修学宫(“学宫”源自西周时期,是朝廷专设教授王子贵族、将士子弟的学堂),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宋代当年的建筑规模就有“讲道堂,进学、好问、舆艺、武士、就傅斋等二百二十七间”,后经历代地方官员修缮扩建,至清末民初,又增修了石门牌坊、大成殿、尊经阁、崇圣祠、望德亭等建筑。学宫的馆舍殿堂非常气派,等级地位曾由县学升为寿昌军学、寿昌郡学、寿昌府学。

  除此之外,学宫的教谕、监学、训导、教官等均由官府任命,经费开支也由朝廷和地方筹集(包括学田一百八十亩)。生员入学有严格的考核选拔程序与行为规范的各项纪律,即《训饬士子文》《上谕十六条》,教材均由朝廷官府选定。清代还有顺治、乾隆、道光、同治等多位皇帝颁赐的御笔匾额《万世师表》、典籍及圣训石刻碑文。

  自东晋至清末,科举制度下的学宫,尊孔崇儒传经布道,培植了一批又一批以熊桴、周源、张炳林、王家璧等为代表的进士、举人、贡生、秀才……成为那个时代读书人步入仕途的起点,也为后世留下了书香文脉遗迹。

  2、

  “一唱雄鸡天下白”,儒学旧貌绽新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源远流长的千年学宫文脉书香承前启后,莘莘学子的读书声一直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办过扫盲辅导班、妇女识字班、土改骨干培训班,平民百姓也跨入了昔日的儒学殿堂。

  1951年,鄂城县一中(原名县二中)为解决校舍不足的问题,便开始分期分批逐步将校址由大西门迁至儒学(即学宫)。30余年后的1985年,高中部迁于百子畈。

  又过了7年,1992年,初中部迁于南浦路。当年,在千年学宫旧址设立了鄂州市明塘(堂)小学。

  那么,明塘(堂)小学的名称又因何而来呢?

  《武昌县志》记述“学宫”时载:“明洪武三年,知县孟吉建大成殿、明伦堂、两抚东西舍。”因“明伦堂”是学宫的核心主体建筑,简称“明堂”。所以,学宫门前的南湖段就叫“明堂湖”,《武昌县志》里的“县市图”已明确标注。因此,在学宫旧址上设立的这所小学就带有历史印记的雅称。

  3、

  自1951年至今70年来,迁校建校的漫漫旅程,除了儒学巷那段用红石青砖垒起的院墙外,昔日的学宫旧貌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宿舍楼、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文娱活动室和现代化的体育场。学生也由清代同治三年的“武昌县学永远取录附学生员三十一人,武学二十六名”,连同府县加增的名额共一百余人,发展到现有的32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

  学宫(儒学)的石门牌坊、三眼桥、大成殿、明伦堂等旧迹早已随风飘逝,但初心不改培桃育李1700余年的书香文脉。

  上世纪50年代,鄂城一中的王路老师创作了一首蜚声银幕内外、久唱不衰的歌曲《小燕子》。衷心希望“小燕子身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陪伴着祖国的花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飞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