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戏的魅力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9-04-24 语音:播放
□鲁柳青
  清明节前一天,我抽空回乡下老屋,在樊口下车后,迎面见湾里几位中老年人匆匆往车站赶。几句寒暄后,得知他们邀约一起去城里的滨江公园看戏。这种十里八里赶去看戏,称之为赶戏或“赶热闹”,是家乡的一种民间风俗。
  我曾骑在父亲的肩上赶过戏,也曾掮着儿子赶过戏,即便是当今电影遍及城乡,电视普及千家万户,但民间赶戏的风俗依然盛行。
  赶戏不分城乡,没有地域之分,也不择路远、路近和白天、晚上,只要哪天有地方开锣唱戏,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会往那里赶,场场赶,处处赶,有的全家岀动、全湾岀动。扶老携幼,扛着板凳,提着椅;呼朋唤友,成群结队,说说笑笑,都朝一个方向赶去。
  旧时,我市演戏的名目颇多。首先是习惯于每个节令日要唱戏,名为“应节戏”。通常,正月初一要唱《甘露寺》、正月十五唱《闹花灯》、二月二唱《回龙阁》、三月三唱《活捉三郎》、五月端午唱《白蛇传》、七月七唱《牛郎织女》、七月十五唱《目莲救母》、八月十五唱《嫦娥》。其次就是唱会戏,民间不论做什么会,都要唱戏酬谢。此外,还有姓氏续谱完后,要唱谱戏。有名望,家景殷实人家做寿,要唱寿戏,这样就给民间带来许多的赶戏机会。
  唱这些戏,有的利用万年台,有的在家氏祠堂,有的在庙宇空旷的场地上临时搭台,俗称“草台”。一种是用土筑高墩,一种扎架铺木板为台,旁边立木桩,后台挂帷幕,顶上搭遮棚,现在仍十分流行这种形式。唱这种戏,经费有的岀自祖产,有的岀自庙产和会资及个人,看不花钱的戏,人们赶戏也就乐此不疲。
  赶戏,其实是赶一份热闹,特别是赶会戏,那是最热闹的。看场上,有准备椅凳坐着看的,而大多数人是站着看;细伢骑在大人的肩上,或者趴在树干上、草垛上,淘气的爱缩在戏台角上,男女混杂在一起,引颈、推拥,摩肩接踵,争吵哭闹。看场边,摆有甘蔗、荸荠和麻花、油条等小买卖。空气中弥漫着油条的香味,叫卖声、说笑声、锣鼓声混杂一片。不时还有龙灯、狮子、杂耍游艺队伍进场表演,引得看的人东奔西跑,像受惊的群鸟。在这纷杂热闹的氛围中,那疲惫的筋骨得到了舒活,那单调积郁的情感得到了宣泄,那苍白苦涩的生活才富有了色彩和激情。
  在那文化娱乐活动不十分丰富的年代,赶戏可算是民间文化的大型风俗活动,参与者可谓具有全民性。他们有贫有富,有官绅学士,有市民和农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戏曲是高雅的表演艺术,对于大多数没有文化的民众来说,他们虽听不懂很多戏文,不明白里面丰厚的文化底蕴,但他们还是乐意赶戏,听那清爽圆润的歌喉,听那悠扬婉转的旋律,听那铿锵激越的锣鼓点子,因为这是他们认为最醉心的艺术,能听到这些就是最大的满足。
  他们虽然不完全能听懂戏文,但能看懂,他们能从戏子的脸谱上看岀忠奸真伪,能从服饰上看岀贫贱富贵,能从动作、表情上看清善良凶恶,也能从剧情发展变化上看清喜怒哀乐、因果报应,还能看清人世如同舞台上的戏文。使他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谛,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一种常态的心。
  热闹的戏场氛围,独特的民族音乐,雅俗共赏的戏文,民间千百年来延续的无穷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