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鄂州籍人士郑天明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5-01-14
语音:
霞光映红创业路
熟悉郑天明的人,从他的发展轨迹可以领略到他做人与做事的思想精髓。
郑天明2岁时父亲去世,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和几个哥哥拉扯大。那时家里每天每人仅有一个土豆充饥,兄弟几个饿得没有力气说话,而母亲每天把煮熟的土豆分给孩子们,自己只能喝煮土豆的水。黄瘦的母亲从未抱怨,她眼里闪耀的是坚毅的光芒。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诠释了什么叫坚强。
1991年,他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工作。他的出色表现引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注意,该委员会的领导将他调过去,任育光旅行社公司经理。
郑天明就任时,公司有近40万元的亏空。依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所管辖的各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资源,郑天明联合上海市各区、县教育局所属的18家教育旅行社,于2002年成立了上海市师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协作办公室。通过这一机构,大力拓展教育交流活动,将上海的先进教育理念、优秀教育模式向全国推广,同时积极吸纳海内外优秀教育理念和模式。以此为突破口,拉动旅行社经营。他策划了游学之旅、特色之旅等活动,2年来,以旅行社为龙头已组织100多万上海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考察活动等,打响了上海教育旅游的品牌。2003年,育光旅行社被中教集团评为十佳旅行社。
经营第一年,公司甩掉亏损的包袱,第二年构架了年营业额2000万元的“金字塔”,赚钱似乎触手可及。
物质富足的郑天明仍然记得儿时的困苦,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朴实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母亲的谆谆教诲他牢记在心。怀着感恩的心,他默默做着他希望做的事情。汶川地震,他带头捐款1万元,缴纳“特殊党费”2800元。他在公司倡议每名员工资助4—5名灾区孩子上学,得到积极响应,目前已落实。他本人每年资助一名复旦学子完成学业。这几年,他向家乡小学捐献了50台电脑,出资为家乡修了一条公路。家乡在上海举办招商会,他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
母亲坚毅的目光照亮了郑天明前进的路。郑天明,一路霞光。(记者 金沙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