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走出的洋博士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5-01-14 语音:播放
人物简介
  邱发洋,1962年2月出生于梁子湖区太和镇邱山村3组,1978年太和高中毕业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82年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1985年9月考入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读研究生并取得博士学位,1994年在纽约一生物技术公司工作,现在美国加州从事制药技术研究工作。
  人生感悟
  做事情首先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老乡亲,尽管有时候很难做到,但都应该尽力去做。
  不知是他的父辈,还是哪位乡村老先生在42年前,给一个降生于山沟里的婴儿取了一个带“洋”字的名字。从此,这孩子便与“洋”结下了不解之缘。8月上旬的一个中午,经朋友介绍,记者认识了邱发洋博士。这位年轻的“洋”博士在美国已居住了18年,此次回家乡是为了一个80多万元的投资项目。由于时间紧,他第二天就要飞回美国,记者对这位洋博士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简短采访。
  A 16岁考入武大化学系
  美丽的梁子湖畔, 有一座小山村叫邱山村。1962年2月,邱发洋便出生在这个小山村的3组。
  从小学到高中,聪明好学的邱发洋成绩总在班上名列前茅,同学们羡慕他,老师喜欢他。
  上中学时,带他课的张仁昆和班主任杨林保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杨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目给学生做时,允许学生可以不抄题目,只将答案按顺序写好。这样节约了他许多的时间,让他去思考一些问题。而且,他总是做得又快又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邱发洋以367.5分的好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这年他16岁。尽管化学专业不是他的首选,但他懂得学一行就得专一行的道理。在大学里,邱发洋十分珍惜学习时间:每天,别的同学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却早已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背起了英语单词;节假日里,别的同学在寝室聊天或者出去玩,他却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有时候学校停电了,他就抱着书跑到街头的路灯下去看……由于他学习刻苦,方法得当,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优秀,年年拿奖学金,学费和生活费都不用父母操心。他每月有17元钱的奖学金,尽管不多,却也够用,有时还有节余,他就拿去买一些课外书籍。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学家的事迹感染着他、激励着他:学成之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 在美国戴上博士帽
  1982年,邱发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化学专业研究生。1985年,国内掀起了一股出国潮,邱发洋参加了托福考试,并幸运地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录取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在当时,能够出国是许多同龄人的梦想,然而,他出国的经历却颇为曲折和艰辛,由于签证办得慢,当他赶到学校时,课程已上了一大半,考试成绩当然不会太好。另外,经济上的压力也较大,他去美国的时候,还是向朋友借的100美元,飞机票也是美国的一位朋友买的。到美国后,100美元仅够交房租和置办棉被等一些必需品。 为了生存,他上课之余在学校任教学助理,即帮本科生上实验课和辅导课,每月赚取825美元的辅导费以维持生计。托福考试,他的英语成绩是顶呱呱的,压倒一大排英语专业的考生。可是,他在给美国的学生上课却非常吃力,因为他当初所学的均是一些科普性读物,口语很少。语言不畅通,他就多用手势,或给学生做示范,让他们跟着做。时间久了,学生也就与这位动手多而动口少的中国老师之间有了默契,并渐渐喜欢上他的课。
  学习上的压力、经济上的拮据、语言上的障碍,他都挺过来了。 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1988年考取了博士,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
  C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美国找一份工作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邱发洋拿了博士学位后,一时没有找到工作,直到1994年底才到纽约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部从事制药研究工作。
  由于他这位唯一的外国博士生的到来,这家成立了8年时间、已投资700万美元的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因为研究部对治疗糖尿病的药品的研究,8年时间都没有得出结论。在他的参与下,半年时间里就得出了结论,证明公司一开始投资方向就错了,他们所设想的可能对糖尿病有疗效的药根本就是一个不成立的假设。结论出来了,投资商停止了投资,公司自然也就倒闭了。
  邱发洋离开了这家公司,在另一家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可是几年下来,每月几万美元的工资无法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能为社会创造更大效益的人。2002年9月,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自己单独接活干,这样他可以赚取更多的钱,然后回国投资成立一个分子工程研究所,架起一座技术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之间的桥梁,解决将成果转化成应用遇到的技术问题,从而使科技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把技术转化生产并产生社会效益。
  目前,他在美国加州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上海人,也是搞生物化学研究的,还有一双儿女。每次回国,看到家乡落后的面貌他心头就感到很压抑,他很想为他们做点事情,可又力不从心,什么都做不了。现在,他在美国唯一的心愿就是多赚点钱,从而实现在国内成立分子工程研究所的目标,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创造效益,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身在大洋彼岸,可心却牵挂着祖国和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洋”博士邱发洋。
  □吴子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