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速公路“拿脉”的人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5-01-14 语音:播放
——记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水中和
  从拉大提琴到学理工
  1973年,水中和随母亲从外地迁至鄂城,当时他不满11岁。尽管3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但那时的很多事情还历历在目。初来乍到时,水中和表现得非常拘谨,还受到个别同学的欺负。但渐渐地他有了几个很要好的朋友,在小学最后一年还当上了班干部。
  水中和说,他对鄂州很有亲切感,有几个阶段印象很深。初中时他上的是“文艺班”,在3年时间里,他主攻大提琴。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他们经常深入街道、企业和乡村演出,颇有一点成就感。当时,社会上并不重视学习,除了乐器,他把业余时间都用在阅读文学作品和制作无线电上,但这段经历对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有一定作用的。
  后来,这个文艺班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读理工科,并且考上大学的比例还相当高。因当时兴起了“重点班”,在初三的下学期,似乎在一夜之间大家都重视学习了。可惜“重点班”第一次选拔时,水中和未能入围。这时他才如梦初醒,“昏对夜,愧对本本,垂眼托腮脑漫极,拭泪凝风花艳息”,好好反省了一回。
  1978年初中毕业后,水中和有幸进入了当时的鄂城县一中高一“尖子班”。高中的两年时间里,在蔡锦华、武修慈、张镜秋等一批经验丰富、兢兢业业的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一心一意读了两年书。这个班的同学基本上都考上了大学,现在分散在五湖四海。
  1980年,水中和考入武汉建材学院(现为武汉理工大学),当时也属于全国重点大学,他学的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习重点是建筑材料的生产、性能和应用。那时候,专业分得很细,他掌握的专业知识很深也很牢固。在大学里,水中和当了4年班长,参加了学校田径队、排球队,这对于社会活动能力和意志力是很好的锻炼,他甚至觉得大学生活使自己的性格有了改变。
  赴荷兰攻读博士
  大学毕业后,水中和到上海工作了3年,之后回母校工作和读研究生。1996年9月,他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土木与地球科学学院进修并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系统进行了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并探讨了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低环境负荷建筑材料的若干技术途径,还学习了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2001年1月获该校博士学位。
  之后,水中和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当了1年助理研究员。此时,针对资源、能源和环境三大问题,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材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环境污染的大户。
  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香港的那段时间里,他深入研究了以废弃混凝土为重点的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的技术途径和相关基础问题。当时内地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水平也很低。而现在,相关研究已经在内地大学、研究机构甚至企业广泛开展起来。2002年6月,水中和回到母校,任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在国外时,水中和也动过“留下来”的念头。但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和个人专长在西方发达国家难有作为,甚至不得不改行,而在国内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就回来了。
  回母校教书育人
  2002年作为“洋博士”回国,他还是有很大选择空间的。但是,水中和没有多想就回到了母校。母校对他的回归也给予了热烈的反应。由学校领导出面,经多方努力,为他从教育部争取到近400万元的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使他在短短两年内具有了本领域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
  在母校,水中和率先开展了本科生专业课双语(汉语—英语)教学。3年以后的今天,武汉理工大学大约有10%的课程采用了双语教学。目前,他正在指导5位博士研究生、9位硕士研究生,还有6位在职的工程硕士(其中4人不久前取得学位)。他每年上半年还要指导6位本科生做毕业论文。
  水中和兴趣广泛,对新的东西喜欢探索。他坚称学习上没有秘诀,自认为天赋一般,坚信只要专心就应该取得成效。他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晚离开办公室,晚上回到家里通常还要工作到12点,基本上没有周末。
  自己做事认真,没有节假日,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严。水中和说,现在有的学生基础不太好,如果对他们没有约束,就达不到要求。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他也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除了给研究生提供基本的生活费用,他还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学费资助。2005年他被学校授予“师德标兵”,同年6月被任命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在国外学习、生活了几年,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他深知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重要性,积极创导开放的教学和国际化办学。不但自己每年去国内外不同的大学访问交流,而且也推荐了多位教师和学生前往荷兰、德国及澳大利亚等国深造。他留学的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土木专业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由该大学的教授们参与设计建造的拦海大坝等水利工程是里程碑式的经典杰作。水中和先后3次实地考察,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以便在国内进行类似工程建设时加以借鉴。
  学以致用显身手
  在2002年回母校任教之前,水中和受朋友之邀参观了国内的大型水利和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被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深深感染。而他回来后参与技术咨询的第一个工程就是与家乡紧密联系的武(汉)—黄(石)高速公路大修工程。
  武黄高速公路长约70公里,有大小桥涵168处。这是国内首条整体上由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过加铺改造形成沥青面层的高速公路,改造过程既没有现成的规范,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工程指挥部技术人员与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和省交通设计院等院校的专家们联合攻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圆满完成了改造任务。
  在武黄高速公路工程接近尾声时,规模更大的(武)汉—宜(昌)高速公路沥青改造加铺工程动工,以改造连接三峡大坝和湖北西部的交通要道。2004年年初,水中和参与了该项工程的技术咨询和质量控制工作,并兼任沥青加铺工程指挥部中心实验室副主任。他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事前反馈质量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项工程顺利进入收尾阶段。
  2004年4月,长达1000余公里的内蒙古省际通道部分在建桥墩发现有剥落破坏现象,业主和施工单位在为修补还是拆除而忧心忡忡。他们尽管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但还是拿不定主意。经人介绍,他们请水中和到现场诊断。由于时间紧迫,他们希望当天得到有关病害的原因、是否继续发展、如何处治等问题的答案。经过仔细观察,水中和当即判断这是由冻害和盐析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病害。并指出,只要切断桥墩与水的接触,就可以控制病害的发展,还推荐了几种具体方案。按照水中和开出的“处方”一试,果然奏效。
  这件事使内蒙古交通部门不少同志折服,当年他们将两个科研课题交给水中和。次年,在内蒙古赤(峰)—通(辽)—鲁(北)高速公路建设中,水中和又拿到两个科研课题。如今,水中和频繁地在武汉与内蒙古之间飞行,在呼和浩特、赤峰、通辽和乌兰浩特等地,经常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武汉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武汉及周边地区铁路建设步伐加快。水中和及同事又投入武汉天兴洲铁路—公路长江大桥、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工程的建设之中。
  水中和动情地说,母亲、兄弟姐妹在鄂州,每年要回来几次。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他特别喜欢沿着江边散步,任思绪回到从前。如今,尽管武汉与鄂州只需1个小时的车程,但由于工作忙,想回来并不容易。在未来的日子里,水中和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童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