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劳动模范、市康雅服饰厂厂长熊良木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5-01-14 语音:播放
他出身贫寒农家,少年身残,却志存高远,历经磨难而不悔,创办了全市唯一一家安置农村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福利企业;他致力于残疾人帮扶事业,使数百名农村残疾人走上自立自强之路;他感恩社会的关怀,全心全意帮助近2000名农民掌握谋生技能。他,就是鄂州市康雅服饰厂厂长、农民企业家熊良木。
  村民多一个饭碗,农村就多一个幸福家庭
  熊良木1954年11月出生,12岁时右腿因病残疾。他14岁学习裁缝手艺,掌握了精湛的缝纫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能人。
  创业伊始,熊良木就注重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他尽可能录用农民工,哪家有特殊困难,他都亲自登门,邀请到企业工作,先后有1000多名农民到企业工作过; 2008年底,看到大批农民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失业回家,熊良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2009年春节前后连续3次参加全市组织的农民工再就业招聘会,共接纳60名农民到企业工作。目前全厂245名职工基本上是周围的农民,近三年职工年均工资1万多元,最高可拿到2.2万元。农民不用离家别土就可进厂务工,工作之余还可以耕种自家责任田,生活质量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根在农村,事业在农村,建设农村、服务农民是我的职责,村民多一个饭碗,农村就多一个幸福家庭,看到村民们高高兴兴,我也开心。”这是熊良木的肺腑之言。
  残疾人多一个自食其力,社会就多一份和谐
  在企业创办之初,出于同病相怜、扶贫济困的朴素情感,熊良木就对残疾人敞开大门,主动邀请、积极接纳残疾人到企业里学技术、谋岗位、干事业。20多年来,先后有850名农村残疾人在他的企业工作过,现有245名职工中,残疾人就有86人,他们在这里愉快地劳动,自信地生活。
  在企业里,熊良木让残疾人感受到了温暖,他投资140万元,建设职工宿舍楼;每年出资22万元为残疾职工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促成6对都在厂里工作的残疾人喜结良缘,培养3名残疾人入党。
  小庙村的姜少云,因身体残疾无法谋生,一度丧失生活信心,熊良木把他接到厂里,手把手教他缝纫技术,又鼓励他报考会计职称,如今姜少云成长为厂里的财务负责人,成了家,有了两个孩子,建起了楼房,2008年光荣入党,一家人其乐融融。像姜少云一样,吕守国、陈伍启、吴彩琴、李朝霞等187人,在熊良木的帮助下,学到一技之长,走出自卑,自食其力,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生活。
  农民多一项技能,国家就多一个合格劳动者
  “我是一个农民,深知农民生存的艰辛。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要外出闯荡,要发家致富,必须要掌握几项生存技能。我的成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支持,我要以感恩的心回报党和政府、回报社会、回报乡亲。”
  熊良木以特有的方式实践着他的诺言。从1992年起,他的企业,既是学习课堂,又是实践基地;既生产产品,更培训人才。十几年来,企业无论一帆风顺,还是困难重重,他始终如一在企业开办免费培训班,资助附近乡镇、周边村组的残疾人和贫困孩子免费学习缝纫技术,随到随学,学习时间不限,学会为止。为使更多孩子有免费学习缝纫机会,他于2002年、2003年分别争取到全省、全市扶贫开发培训基地资格,服务对象扩展到全省各地区,还于2004年开办了职校。从此,武汉、武穴、荆门、孝感等地的孩子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学习、实践。对特别困难的孩子,他还每月给予50元到100元的生活费,为远程而来的孩子报销车费。近20年来,他先后花费资金15万元以上,资助1800多名贫困家庭孩子在企业免费学习缝纫技术。
  熊良木,一个农民企业家,犹如一株大树,在农村肥沃的土地上汲取着营养,茁壮成长,也为农业、农村、农民奉献着,提供着一片蓊郁的绿阴。(特约记者 胡世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