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鄂州走出去的暖“心”教授——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武汉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9-04-04 语音:播放

董念国教授详细询问患者病情

  在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董念国教授牵头的“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63年出生于燕矶镇池湖村的董念国,见证了武汉协和心外科从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他带领团队勇攀高峰,以实际行动诠释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医者仁心。他在一次次手术中,聆听患者的“心”事,给他们带去“心”的希望。
  从鄂州走出去的勤奋学子
  “念国,考上了!你考上了!咋还在这里种地呢?”1981年7月31日,从鄂城开来的渡船准点经过燕矶镇池湖村,正在江堤边锄地的董念国,听到船上有人冲他大喊。
  “440分,超出理科线32分,被同济医科大学录取。”回忆起高考,董念国至今印象深刻,“家里世代务农,对于我的金榜题名,家里人并没有准备,一考完,祖父就为我置办了锄头、铁锹等一整套农具。”
  董念国在描述自己的家乡和成长时充满了感恩之情,他始终认为自己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与家乡父老灌输给他的质朴、务实、勤奋、坚韧、积极的品质密不可分。
  3年高中,董念国都住在学校,周五晚上回家拿下周的口粮——一袋米、一罐咸菜。碰到天气热,咸菜闷坏了,也只能将就着吃下去。由于家里穷,董念国上学时经常吃不饱。有一年运动会,学校给所有参赛队员都准备了午饭,家住得近的同学都回家了,只有董念国和另外一个同学留校,于是他俩将原本9个人的饭全吃了。董念国说,那是好几年内,他吃过的最饱的一顿饭。
  儿时的艰苦铸就了董念国勤奋、能吃苦的品质,他发愤图强,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86年,当时的卫生部从12个国家重点医学院中每校选拔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中山医科大学实习,董念国入选并成为同济医科大学的带队人。实习结束时,中山医科大学想让他留校。当时广州是改革开放的热土,质朴的董念国却说:“我要问问学校的安排。”辅导员告诉他:“马上回校,你作为优秀学员被安排到协和医院心研所,那可是协和的王牌科室,是高智商人才聚集的地方。”
  就这样,年轻的董念国成为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的一名年轻医生。
  也许是出生在农村,董念国身上有股刻苦钻研、执着的劲儿,这让科室的前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从各个方面严格细致地磨炼、培养他。
  工作后,董念国的第一位老师是武汉协和医院的外科鼻祖管汉屏。“只要病人还有一丝希望,医生应不言放弃”“做人要正,学问要真,待人要诚,干事要实,奉献才智,甘为人梯”,这是管汉屏的座右铭,也是董念国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董念国的第二位老师是叶世铎教授,以叶教授为首的体外循环研究小组成功开展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这是当时条件下国内心血管外科领域的新突破,填补了省内空白。一次,叶教授将一位日本教授送给他的红色小木文件箱转送给了董念国,并说:“我希望你把你所有的论文装进去,等你把这个箱子装满,你就差不多学有所成了。”后来,这个箱子,董念国没舍得装自己的论文,装的都是叶教授去世前转交给他的医学资料。
  几年前,体外循环医生李平还在读研究生时,去董念国办公室取东西。当她推开办公室门时,看到董念国正在笔记本上记录当天手术过程——这样勤奋好学的习惯,他一直保持,那是医生最珍贵的总结与思考。
  把心脏移植做到世界领先
  44岁时,他就接任了心外科主任。
  在有着153年历史的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是王牌科室,在全国心血管专科排名第五。董念国上任第一天,就在思考,怎样才能让科室的整体水平再上一层楼?他选择了做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的终极解决方案,但在中国心血管外科的学科里,心脏移植还处于一个较边缘的位置。虽然每年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有几十万人,但当时全国一年总手术量只有200例左右。
  然而,在2008年的3个月里,董念国做了6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全部存活;2009年后的5年里,手术量从12例增加到42例;经过几年全科的临床经验积累,2014年开始腾飞,以84例跃居中国第一;随后的2015年、2016年,更是达到了102例和100例。如今心脏移植已成为协和医院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常规手术。
  事实上,心脏移植不是一台手术,而是多台手术,时间和空间“战线”极长,风险极大,仅靠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为此,董念国培养了一支能拼的团队。他不擅表达,也不苟言笑,对临床工作的细节要求极为严格,他让部门每一名医生、护士都出国进修至少一年。他说,外科医生得会写、会说,会做手术。
  每一台手术,术前取心、术中换心、术后护心的整个过程要3组不同的人,每一个环节、流程都要做到万无一失,前后投入20多人。这一项异常辛苦的工作,流程上的每一位医生都要付出很多,他们敢闯敢拼,和时间赛跑,永不放弃。
  而在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这个“大后方”,董念国主任亲自指挥着每一次取心行动,并在手术室里操刀每一台移植手术,不分昼夜。
  9年来,在这里完成的400台心脏移植手术,大部分都是董念国亲手实施,其中300多例都是通宵完成的。
  给患者带去“心”的希望
  2018年12月22日,是来自枣阳市的小男孩陈天佑“重生”4周年的日子。小天佑刚出生时,浑身青紫,每次睡着之后,总会痛苦地“嗯嗯”几声。两个月大的他,在协和医院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严重心力衰竭,心脏移植是唯一救命的方法。
  就在小天佑险象环生之际,一位因煤气中毒脑死亡的4岁男孩捐出了宝贵的心脏。2014年12月22日,身为心外科主任的董念国主刀,将这颗宝贵的心脏移植到小天佑体内。要把苹果大小的供体心脏,放入原本只能装有鸡蛋大小心脏的胸腔,是有难度的。术前医生们进行精密测算,术中尽量将供心往胸腔下面放,并采用延迟关胸法,避免造成胸骨压迫心脏。
  术后第20天,小天佑成功拔除气管,实现自主呼吸。千里之外捐献来的心脏开始在小天佑的胸腔内重新起跳,“它仿佛知道自己新主人的年龄,竟慢慢自己缩为鸡蛋大小,其运转一切正常。”当时,3个月大的小天佑成了亚洲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换心人”。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董念国说:“患者的每一次就诊都意味着生命的托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要给病床上的患者解决眼前的困境。”董念国开始思考,如何将现有的供心充分利用起来,使那些在边缘的供心不被浪费,因为每一颗供心都弥足珍贵。
  提高供心利用率,扩大供体来源——“协和模式”就这样被“逼”了出来。
  几年来,董念国教授的团队在心肌保护、免疫抑制、心脏辅助及术后监护方面艰难探索,建立了一套完善有效的模式,突破了常规供心使用的边界,提高了供心利用率,扩大了供体来源。
  根据团队目前的随诊观察结果,他们使用的这类边缘供心,与常规供心在移植效果上相差无几。团队整体的移植效果,围术期、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96.6%、90%、86%、84%,均高于国际的90%、81%、75%、69%。
  现如今,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经过30多年积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儿童先心病心脏移植中心之一,综合排名在2018年居全国第五,科技排名居全国第四。
  近日,“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国际首创先心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作为胸心外科学领域少有的中国原创技术,被德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医生认可并采纳,获得全球超过10000个成功案例。
  “这些创新成果是一系列的,给普通患者带来的福音就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更快恢复,而且极端复杂的病情也能治了。”董念国说。
  20多年来,董念国和他的团队一直坚持项目研究,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挽救更多生命,给病人减轻痛苦。
  协和有个“董铁人”
  取心、换心,在项目组低头做研究,董念国的工作远不止这些。
  每周二是董念国最忙碌的一天,这天他要接待100名门诊患者,有时中午还得赶着做一台手术,到了晚上,他又出现在心外科的办公室里,带着研究生们做研究,与项目组成员讨论项目进展等。已年过半百的他,每天平均工作14小时。忙起来的时候,他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两次,自己弟弟打来的电话都没有时间接。
  同事孙永丰说:“董主任是全院公认手术量最多的医生,也是最肯吃苦的医生。”正因为如此,身边人都笑称他为“董铁人”。
  对于这一称呼,董念国无奈地说:“大家都以为我把开刀当乐趣,其实并非如此,只是患者找到了你,你就没有逃避的理由。只要当一天医生,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一天晚上,董念国低头走进电梯,只听到电梯工作人员说:“我们改往下走,先送这位教授下楼可以吗?这样他可以抓紧时间回家休息。”原来,他进错了上行的电梯,连电梯工作人员都心疼,知道这位教授常常通宵做心脏移植手术。
  这些年,除了救治前来医院求诊的患者,董念国还心系偏远山区患者,为他们行走奔波。2011年3月,董念国建立恩施州民大医院协和心外基地,定期坐诊及主持手术,促进了民大医院心脏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使其能独立开展常规心脏手术,并于2015年初顺利通过国家三甲评审。10多年来,他走遍8个省、23个地级市、50多家医院,累计派出专家500多人次,举办各种培训班近20期,诊疗患者2万人次,帮助基层手术1000多例,为一大批边远地区心脏病患者送去健康。此外,董念国主动联系省民政局、省慈善总会、省红十字会、爱佑基金会等建立帮扶平台,为患者分忧。
  为在源头上控制先心病的发病率,董念国还十分重视宣传,经常出现在各大报纸版面,做客电台,录制小视频发送至网络。每年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就有两三百篇。“先心病可防可控,很多人都不知道,缺乏了解,一味害怕,他们需要我们去传递相关知识,从恐惧中拉他们一把。”董念国说。
  全媒体记者 姜婷 罗琼敏 叶雁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