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铁铲寻觅鄂州史迹——追忆鄂州文博老人熊亚云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01-05 语音:播放

□ 武铭

  编前语:

  “一盆清水,洗去百年尘埃,拂袖乘鹤归隐处。”“一幅《破冰》,开鄂州参展全国之先。”“一把铁铲寻觅鄂州史迹。”……2022年12月25日10时22分,鄂州市一代文博老人熊亚云逝世,人们纷纷写诗、撰联,怀念、追忆鄂州文博老人熊亚云。根据老人生前的撰文及其亲人讲述,特辑此篇。

  人物简介:

  熊亚云,男,1927年6月出生,湖北省鄂州市段店镇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原鄂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聘任鄂州市档案史志局研究员、鄂州市民政局地名委员会顾问。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分配到鄂城县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与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工作。1978年,组建并担任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1980年,当选为鄂城县第九届人大代表。建市后,又被选为鄂州市鄂城区政协委员。直到65岁后才正式离职休息。

  1、用铁铲发掘鄂州史

  可以说,鄂州博物馆是在熊亚云手上建起来的。那时,他带着几名职工和民工,走遍鄂城的山山水水,开展文物调查与考古发掘工作,为鄂城县、鄂州博物馆在省内拥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1953年,他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在西山上建成文物陈列室,并定期对外开放展览。

  1959年,借助当时创办“十年成就展览会”的机会,熊亚云将博物馆设在城隍庙,与展览会同时开放。直到1978年,鄂城县批准成立博物馆并任命熊亚云为副馆长。文、博、图挤在一栋楼里,博物馆基本上以发掘和研究为主。1982年,开始主持修建县博物馆(西山坡老馆),这样,博物馆的建立才填补了鄂州文博事业的空白,也解决了藏品的收藏与陈列展览问题。

  文博事业要发展,不能光靠仅有的藏品,还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与研究。因此,熊亚云带领三四位年轻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多年来,配合鄂钢、原八一钢铁厂、原鄂城水泥厂、省冶建及鄂州市市政建设工程,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

  1967年4月,鄂城钢铁厂为越南留学生建浴室,在打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古墓。于是,由文教局、文化馆牵头,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考古队伍。当时,熊亚云等人沿着施工的范围逐一排查,终于找到了一个盗洞,大家将堵塞洞口的巨石搬开,从洞口进入墓室,伴随着满室的渍水和淤泥,开始了这一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随着考古发掘不断深入,此处共出土瓷器、金铜饰品等79件,其中的一组院落,在其楼顶里面刻有“孙将军门楼也”6个字,初步确定为东吴孙述将军墓。在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夕,该门楼被征调到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展厅”展出。

  20世纪70年代,熊亚云在梁子岛考察时,发现了唐、五代时期的窑址,不久省博物馆派员组织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后来,发掘的文物参与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对英展出,成为我国对外“文物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梁子岛古窑的发现,成为湖北省的首次发现,也为后来梁子湖周边江夏、咸宁的古窑发现和发掘奠定了较好基础。

  1991年,鄂城钢铁厂扩建饮料厂,距离孙述将军墓200米左右又发现了一座古墓——孙粼将军墓,熊亚云率领市考古工作人员,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一起,进行了细致的文物发掘工作。在这个保存完好的墓中,发现了比较丰富的青瓷器、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等随葬器物415件。特别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坞堡(仓廪)青瓷器,围墙、门楼、仓廪、房舍等部分构成清晰。这件文物资料为研究三国农业经济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后又多次参加国家组织的对外展出活动。

  考古没有科研,等于工作只做了一半。配合历次的考古发掘,熊亚云先后率领同仁,研究撰写了《七里界木椁墓的清理》《鄂城楚墓》《鄂钢53号墓的发掘》《鄂城古水井》《鄂州铜镜》《新庙瓦窑咀窑址》《出土墓志、地券辑录》《鄂州古代先民生活居住遗址的分布》等研究报告,成为湖北省最早的科研成果,并会同省博物馆(考古所)、南京大学的同仁共同研究和撰写,历时数年,编纂了《鄂城汉三国六朝铜镜》《鄂城六朝墓》等专集,这些科研报告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湖北古窑”研究的空白,以及中国考古的“三国六朝”断代的缺项,在文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2、用真情呵护文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鄂州文物保护百废待兴,像观音阁、庾亮楼、城隍庙等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抓住国家文物局一位领导来考察的机遇,熊亚云把国家文物局相关领导带上了观音阁。那时的观音阁破破烂烂,亟待修缮,熊亚云述说其历史渊源,争取到了国家文物局的经费,将观音阁维修成为鄂州市古迹保护中的一个亮点。

  1949年以后,庾亮楼长期被有关单位占用。乘改革开放的东风,熊亚云跑遍多个部门,真情打动了各级领导,终于使庾亮楼回归文物部门管理,并争取到省、市政府部门的资金维修和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吴王城遗址的保护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房地产开发之初,有人盯上了吴王城南城墙的一片土地,熊亚云反复游说,指出了吴王城遗址保护的重要意义,终于使相关领导和部门开始重视这一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从事文博事业一辈子,熊亚云获得国家和省级各项表彰达9次之多。1985年12月,熊亚云出席中央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获得金牌奖,并受到文化部领导的亲切接见。2019年,又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3、用画笔服务群众

  “没扛过枪,没有跨过鸭绿江。”熊亚云认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普通的平凡人,所做的也是很平凡的事,一生做的文化工作是在为群众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

  1952年前后,中心工作有一项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掀起妇女解放运动。当时,法院判决了虐杀儿媳的高欢生死刑。根据判决书,熊亚云创作了一套《枪毙母老虎高欢生》连环画图片,在县文化馆展出,还被大冶专署(设在鄂城)中级人民法院采用,并印刷成招贴画,分发到全地区10个县广泛宣传。文化馆又根据绘画图片内容,移植创作成京剧、汉剧、楚剧三种剧目,在鄂城广泛开展演出活动,掀起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效果很好。

  后来,在推广农村金融、开展信用合作社工作时,熊亚云又创作了一套《信用社救了王修成》连环画图片,并在文化馆展出,还被黄冈专署(鄂城县1952年划归黄冈专署管辖)宣传部印刷成招贴画,分发全地区13个县广泛张贴,宣传效果甚佳。

  1954年,长江水灾,受灾面积很大,熊亚云被抽调到华容区铁咀村开展救灾工作。从救灾工作中产生灵感,熊亚云创作了一幅《破冰支援灾区》的宣传画。1957年,中央文化部与团中央联合举办“全国第二届青年美术展”,湖北征集参展的美术作品30多幅,《破冰支援灾区》宣传画因其独特的创作题材而被收录其中,这不仅是鄂城有史以来进京参展的第一幅作品,而且也是首次参加国家级的大型展览。此事被载入鄂州史册。

  熊亚云虽不是画家,其画作却参加了国家级展览并写入历史;虽然是文史专家,但其书法也颇受人们关注。20世纪70年代,熊亚云除了负责西山风景区及古迹保护修复外,还为诸多名胜古迹如洗墨池、拥翠亭等,题写了楹联匾额,深受世人关注。

  4、用作品汇聚正能量

  1998年,熊亚云创作的《龙蟠晓渡》国画作品,被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华热土》选登。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熊亚云创作的《颂祖国》书法作品,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祖国颂”大型书画展,获奖后又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在“复兴之路书画展”中展出,经过中国当代名家评选,获得特别金奖。

  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熊亚云撰写了1.2万字的《樊楚鄂地,吴都古肆——鄂州,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章,被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等四家联合主持推荐,作为“世界华人优秀创新成果”,在《英雄赞歌》首次发表后,国内有50多家出版单位转载或重刊,并被特别授予“世界华人杰出创新人物”荣誉称号。

  熊亚云还是市新四军研究会的会员,小时候目睹过日本鬼子的暴行。73岁时,熊亚云根据鄂州地区的樊湖抗战史,创作了一部约30万字的小说《桥头堡前》书稿,放置了十余年。在他90岁这年,小说经过儿子的修改和完善后,被市档案史志局推出,尽管不是正式出版,却圆了熊亚云写小说的梦想。

  因多次参与国家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2015年4月,中国文化建设促进会等组织联合授予其“国家文化建设人物”荣誉称号牌匾。

  虽然其中的一些奖项并非政府部门颁发,但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文化事业离而不休的执着情怀,其精神永远值得后辈敬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