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清水的变迁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9-09-11 语音:播放

  □张昌谷

  1949年,鄂城县人口仅有45.3万人,城镇人口4.395万人,其中仅有0.7万余人居住在0.9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范围是现在的江碧北路以东、武昌大道中段以北、窑货院路以西的古石城。

  这些在“街上”生活的人,数代人依靠提取城区内52口水井的地下水和到北门城外长江挑水生存。因此,端碗清水说变迁,对鄂州人来说,这里面的故事还真丰富,那桶、那缸便是历史的见证。

  挑江水

  挑江水吃,那个时候可不容易,要把江水变成饮用水,只能靠人一担担挑。城内到北门城外路程远,要爬江坡,尤其是枯水期,挑担水上坡真不是简单的事。

  吃江水,还诞生了一个行业,挑水工卖水。挑水工常年头戴一顶竹笠,肩披布搭垫肩,雨天也穿蓑衣,无论寒天暑热,脚穿草鞋,挽裤过膝。一根竹扁担,一对挑水钩,两块防荡板,一担江水晃悠悠。

  一年四季,挑水工的水桶、草鞋总是湿的,北门那条红砂石街是挑江水进城的必经之路,从来就没有干过。对此,民间还有个说法,女人穿绣花鞋都不敢踏北门的街,怕鞋打湿了。

  挑水工卖水以担论价,进门前先把担子歇下来,摆正两个桶中的防荡板,然后小心翼翼将担子挑进主家的伙房,尽量不让水荡出来浇湿了主家的地面。因江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及浑浊物无法直接饮用,每次换新水倒进水缸前要刮尽缸底,就是把水缸底部满是泥沙的余水舀起来,然后用清水将缸壁洗干净的过程。

  江水倒进缸体后,再打矾。打矾有两种方法,一是撒明矾末,这种办法多用于水池或大型装水的容器。另一种是用矾筒,一根长两尺左右、直径较大的竹篙,在竹子底部侧边打几个孔,再打通每个竹节,装入明矾末,矾筒在水缸或盛水容器内顺时针方向搅动,明矾充分溶于水中后,直到泥沙沉淀,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最后,盖上盖板才算是完成挑水的全过程。

  商家、医院、学校等单位有大伙房,用水量大,一般都配有专人或由厨师提取附近的井水供日常之用,饮用水则专门到北门江边挑。据市中心医院一位上了年纪的同志回忆,1953年他来医院工作,开始的工作就是挑水,那个时候,医院还在解放街,吃水要到北门去挑,用水在井里提。

  现在,凡是年近古稀的老人都有抬水的经历。上世纪50年代初,这些老人都在上小学,学校号召同学们帮助家中做家务。于是,下午放学后,小学生们没有能力挑水的,兄弟姐妹间便用水桶到江边去抬水,这倒成了江城街上的一道风景。

  提井水

  靠近湖塘是乡居的特色,主要还是为解决用水的问题,除了少数人家能直接挑取湖塘水饮用外,绝大多数还是在靠近湖塘边的一块地方挖井取水。

  农村人吃水靠挖井,城镇中住在“青石板”上的“街上”人吃水一样也要靠挖井。鄂城考古中,发现了大量三国六朝时期的古井,为现代人提供了研究古代城镇历史、文化和人文信息。

  一千多年过去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鄂州城区还保留着52口水井,如同珍珠般散落在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作为饮用水水源使用。

  “井水通人性,冬暖夏凉。”“女人们在井边洗衣服、聊天。”“夏天的晚上,围着水井摆起竹床阵,孩子们在大人的故事中大呼小叫。”到现在,有点年纪的人都难忘这样的生活情景。

  当年,为了保证民众的饮用水安全,政府还集中力量改造了不少土井———用青砖加垒井壁,掏挖井底,整修加宽了所有水井的井台,补齐加装了井口红砂石井栏。1952年前后,为防止敌特破坏,在这些井栏上进行凿孔加盖,并由居民小组专人看管按时加盖上锁,定时撒放漂白粉。

  井水虽然取用方便,不用沉淀就可以使用,不过对老鄂城人来说,始终倾心于江水,认为井水怎么也比不上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水,那江水情结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扎在人们的脑海中,人们还是以饮用长江水为时尚。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时候的长江水是很干净的。

  喝自来水

  自来水,在鄂城沦陷期间就有。据史料记载,当年,日寇在城隍庙北边一山巅修建了小型水厂,仅供驻鄂城日军饮用,1945年后荒废。

  鄂城的自来水厂建设是先企业后街道。1956年前后,鄂城通用机械厂在东门建起了水塔,1958年,鄂城钢铁厂在樊口月河兴建水厂,鄂城水泥厂、鄂城油脂厂、鄂城肉联厂先后建起了水塔,供本部门生产和生活之用。

  1963年10月,鄂城县城关开始筹建水厂,蓄水设施是利用当年城隍庙北边一山巅上废弃的蓄水池进行加高培厚,再增设隔板,做成原水快速反应池。次年5月3日便开车送水,从此结束了城镇居民挑江水、提井水的历史。

  当时,为了方便市民用水,随后,城关水厂在街道上铺设供水管网,设置多处直供水站,放水岗位上的放水工,由街道安排那些政治可靠、家庭经济困难的居民,负责承包放水的“大水龙头”。

  喝自来水,市民用8分钱可买10担自来水牌,拿这个盖有鄂城县水厂公章的黄色纸牌,就可以在家门前的供水终端喝到清凉卫生的水。这张水牌直到哪一年才停用,还真没注意。印象深的是,当家家户户争着在厨房安“小水龙头”的时候,水桶便被闲置,水缸也改作米缸,街上没有了放水站,水牌也就慢慢消失了。

  有一段时间还出现了装自来水热,这让城关水厂总是供水不足。于是,住4楼以上的居民往往要半夜爬起来,动员家中的人,将所有盆、钵接水备用。

  1981年,新水厂准备在凤凰台兴建,把城关老水厂合并成新的自来水厂,供水区域达到了8平方公里,但有限的供水能力仍不能缓解自来水供需矛盾,且高层住户家中若没有水缸的居民,便要在厨房兴建一个蓄水池或购买增压泵,才能解决饮水难题。

  当年,我家住在西门一栋楼房的6层,搬进去就做了一个蓄水池。开始几年,白天进出厨房都要摸一下水龙头是否关了,害怕哪天忘记关阀门,一旦突然来水,池满后水从高层一直放到一楼可就惨了。那时候最关心的是每天有没有水用,哪天不要我们半夜爬起来接水,那就是幸福满满了。至于使用比自来水更纯净的水,当时还只是口头谈谈的一种期望而已。

  没想到,后来这种期盼真实现了,满满的幸福感!

  编后

  饮水思源。从挑江水、提井水,到喝上自来水,在当今年轻人的眼里,“喝水”这是多么不值得一提的事,似乎是理所当然就存在的,只有那些上了年纪、亲历了能“喝一口清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艰难过程。其实,“一碗清水”也见证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点点提高,幸福指数在一年年增加,这些都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文中张老先生的这种满满幸福感,细细读来也是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的。我们感叹,生活在这个年代是多么幸福!如今,鄂州乡村全域自来水网纵横,家家用上了自来水,还有多元化的饮用水装置,让饮用水直饮更放心。随着国家大力推进长江水源大保护计划的实施,鄂州人民手中的那碗水会更清净、更甜。(主编 夏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