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品味樊山历史——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西山情缘之四(7)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06-10 语音:播放

  □ 夏建国

  深入浅出撰写《记樊山》

  苏东坡对武昌西山的情缘,不是表现在去了多少次,而是表现在他一登临接触就全身心去喜爱、去探究、去品味。从《游武昌寒溪西山寺》到《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这期间他还于五月中旬,根据15年前落帆樊口和首次登临西山的所见所闻,以及收集掌握的资料,专门作了《记樊山》:

  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或曰燔山,岁旱燔之,起龙至雨;或曰樊氏居之。不知孰是?其上为芦洲,孙仲谋汛江,遇大风,柁师请所之,仲谋欲往芦洲,其仆谷利以刀指柁师,使泊樊口。遂自樊口凿山通路归武昌。今犹谓之“吴王岘”。有洞穴,土紫色,可以磨镜。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西山寺泉水,白而甘,名菩萨泉。泉所出石,如人垂手也。山下有陶母庙,陶公治武昌,既病登舟,而死于樊口。寻绎故迹,使人凄然!仲谋猎于樊口,得一豹。见老母,曰:“何不逮其尾?”忽然不见。今山中有圣母庙,予十五年前过之,见彼板仿佛有“得一豹”三字,今亡矣。

  49天内苏轼写的这3篇诗文,或记述、或评议,采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一一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记樊山》这篇短文,字数虽不多,但涉猎广泛,重点从3个方面探究与樊山相关联的历史:樊山之名的由来、樊山承载的鄂州武昌从唐尧到北宋之间4次立国历史及其相生相衍的人文典故等。

  辨析武昌樊山之名演变

  说起武昌樊山之名的由来,15年前后的接触,众说纷纭。苏东坡偏偏又是个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因此,他这个鄂州武昌外乡人,不吝惜精力,把跟武昌樊山相关的资料精心收集汇总,然后专门作记来探究。

  关于樊山之名中的“樊”,主流说法跟远古唐尧时的方国——樊国相关。这是古鄂州有史籍记载的第一次立国。苏东坡则在《记樊山》里主要记述了樊山因“樊氏居之”而命名,以及“岁旱燔之,起龙至雨”而“或曰燔(通樊)山”的两种说法。

  那么,武昌樊山跟西山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名究竟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跟樊山山名历史变迁及所处方位有关。

  武昌西山实际上是由一小群山落组成的,一脉九曲,九峰六谷,古时统称樊山。由于此山在武昌城之西,人们慢慢开始将樊山俗称为西山。后来樊山作为古名留在历史烟云里,被西山取而代之。这样西山之名在鄂州人眼里,除了有古今之变,还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西山即为整个樊山。狭义西山地处古樊山东部,由郎亭山等小山头组成。

  《记樊山》提到的曲山、吴王岘就在这片区域。古樊山之西、靠近樊口的山为雷山。《记樊山》记述的“陶母庙”“圣母庙”,则在这一区域。唐宋诗文里的“樊山八字”,就是这一划分的形象说法,即“樊山八字”的一捺为西山、一撇为雷山,然后合起来俗称西雷山。

  因此,《记樊山》所述兄弟俩当年落帆樊口所登临寻绎的,是古樊山的这一“撇”。15年后,他和苏辙弥补当年遗憾而游览的是古樊山的那一“捺”。(待续)

  主编:夏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