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净土义理后的升华——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西山情缘之六(12)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07-15 语音:播放

  □ 夏建国

  儒佛道浸润激发 对江南名山的膜

  苏轼家乡眉山这座“千年诗书城”,一头连着岷江上游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另一头连着下游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他从小就处在非常浓厚的佛道氛围中。8岁启蒙上学的第一位老师是道士张易简,从苏轼写的《洞仙歌》词序中,便可知其7岁就对佛事有些许了解。而在儒释道浸润中,对苏轼影响最大的,自然首推儒教。苏轼很小的时候,其父就让他熟记孟子格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要求他立大志、严要求。

  经过“乌台诗案”从天上到地狱的经历,苏东坡对乱熟于胸的孟子格言有了新的感悟。这何尝不是上苍对自己所作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安排。那么在佛国中、道坛里再来一趟“苦其心志”之旅,“增益其所不能”,何乐而不为?而黄州寓居过的定慧院和旁边的安国寺、天庆观,以及包括鄂州武昌在内的周边佛道场所,早就为他敞开了大门。

  后来苏辙在《武昌九曲亭记》中,就哥哥为何常常“乱流而南”,他以“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道出其中一部分奥秘,即认为其是冲着鄂州武昌的名山名寺而去的。

  菩萨泉的顿悟与古灵泉寺名字由来

  佛教传到长江流域,中国佛教界有“始于武昌,盛于建业”的说法,这跟三国孙吴崇尚佛教有关。早在孙权从公安迁到鄂县的前一年,就在“县南六里”建了长江流域最早寺院之一的“昌乐院”。此前,苏东坡已知道鄂州武昌为江南佛教重地。首登武昌西山,得知这一盛名源于2件载入中国佛教史的大事,即三国孙吴在武昌翻译佛经与东晋慧远法师在武昌西山寺发祥净土宗。

  元丰三年十月,在陪好友李常来到武昌西山,给他介绍菩萨泉时,李常一句随口而出的“岂昔像之所在乎”的问话,让日益对西山佛事感兴趣、并期求加深感悟的苏东坡,顿时茅塞顿开。他将感悟说出来后,李常拍手叫绝,苏轼当即写下《菩萨泉铭并序》,此铭通篇感叹神奇。

  文殊菩萨金像的出现,神奇;

  “不能动”乃至“船覆”而不迁荆州,神奇;

  慧远法师“迎像归庐山,了无艰碍”,神奇;

  “藏像锦绣谷”不见,却“谷中至今有光景,往往发见,如峨眉、五台所见”,神奇。

  这么多神奇“盍往鉴之”?苏轼的答案是“文殊了然”。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佛的灵异呀!由此含而不露透出他的顿悟:那源源不断、令人称异的菩萨泉,不就是因为有了文殊菩萨金像泽被而成为灵泉的吗?此泉不正是因为有文殊菩萨金像回西山显灵而被称为菩萨泉的吗?

  早在宋版《碛砂大藏经》里,就有陶侃与文殊菩萨金像的有关传说记载。这充分说明,苏东坡在写此铭之前,对武昌西山寺有关佛事义理,是下了一番研究功夫的。因此,他的这篇铭文,就成了武昌西山菩萨泉命名说的最正宗解读,也是后来武昌西山寺定名为古灵泉寺的最正宗出处。

  (待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