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两个保护修复项目通过结项验收

珍贵文物历时五载获“重生”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12-06 语音:播放

结项验收会

  本网讯 (通讯员张凝)11月28日,湖北省文旅厅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织召开鄂州博物馆馆藏泡水漆木器和馆藏明代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会。经过现场质询、讨论及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方案及招标合同要求实施,符合文物保护项目结项验收要求,一致同意通过结项验收。

  这两个保护修复项目分别是鄂州博物馆馆藏泡水漆木器和馆藏明代丝织品,项目自2018年开始实施,专家们用了整整5年时间,保护修复了79件馆藏泡水漆木器及97件套馆藏明代丝织品。

  会前,与会专家现场查验了修复后的文物。会上,项目单位鄂州博物馆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实施单位荆州文保中心对两个项目分别作了结项汇报。

  专家们认为,修复后的文物焕发新生,极大提高了其历史价值和展示研究价值。鄂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本次文物保护修复成果,策划举办专题展览,或将修复后的文物藏品充实到展厅中去,让文物“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化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玲、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周松峦等成员组成的专家组应邀评估验收,省文旅厅、荆州文保中心、鄂州博物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验收。

  权威解析

  项目一:鄂州博物馆馆藏泡水漆木器

  鄂州博物馆馆藏泡水漆木器保护修复项目耗时5年。发掘出土时间为1975年至2005年,主要是战国和三国六朝时期墓葬出土,是当时日常生活的重要器类,作为容器和盛具的生活器皿有多子盒、耳杯、盆、罐、碗、钵等,器形一般与同时期同类陶瓷器相近;作为日常器具有案、砚、屐、梳、篦等;作为特制明器有遣册、物疏、俑等,是专为墓主殉葬制作的模拟明器。

漆木器保护修复项目实施效果组图

  鄂州博物馆馆藏的这批漆木器,蕴含着丰富的实物信息。其中,2003年武钢球团厂清理发掘六朝墓葬6座,共出土漆木器40余件,M3墓穴还出土一级文物“赤乌八年双耳罐”“三国吴铅券”等珍贵文物,多件漆盘上有铭文“茅氏”“大吉”等,漆木器品种丰富,器形上有盘、耳杯、多子盒等,胎质上有木胎、竹胎、夹纻胎。此区地名为“茅草”,其名称的来源与墓主人应有一定联系,这批漆木器对研究该地作为世家大族墓地提供了有力证据。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对出土的79件漆木器进行了病害统计和等级评估。通过综合仪器分析,发现它们的胎体含水率高,胎体糟朽严重,漆膜褶皱断裂,并伴有微裂纹及孔洞的产生,老化较为严重。着重对残损器物进行清洗、脱水、干燥矫形、胎骨修复、漆膜修复、封护等保护处理。需修复的木器主要是完成断裂胎体的拼接。需修复的漆器主要包括断裂胎体的拼接、残缺胎体的补全,脱落、起泡、卷曲漆膜的回贴及漆膜残缺部位的髹漆。

  根据该批器物的实际情况,项目组以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为宗旨,在尊重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基础上,采用传统漆工艺技术进行修复,最大程度保护了文物价值。

  “该批漆木器经过清洗、脱水、加固、矫形、修复、封护等保护处理后,各项收缩率不超过3%,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它的各项性能,整体复原效果在视觉上做到了‘远看一致、近观有别’,在该类文物的保藏条件下,可以相对长久保存。”该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认为。

  项目二:鄂州博物馆馆藏明代丝织品

  本次保护修复的鄂州博物馆馆藏明代丝织品共97件套。于1993年10月在鄂州市区南郊莲花山南麓(今鄂州职业大学教育学院内)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墓发掘出土。墓碑正中上方有“明故大中大夫广西左参政直斋周公恭人严氏合葬墓”之字样。该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本次保护的97件套纺织品文物。该批纺织品种较齐全,其中衣服25件、裙子11件、裤子8条、鞋子2双、袜子2双、帽子3顶,以及被子和垫单12件、裹尸布14件、其他(香囊、腰带、方巾等)20件;丝绸质地有18件套,其中丝绸与棉麻布共同缝制的织物有6件套。

  馆藏明代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耗时近3年。项目实施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还专门成立了项目组,共有12名人员对该批纺织品文物进行了各类信息采集、分析检测、清洗、拼对整理、针线、修复等保护工作。

  由于该批纺织品糟朽、污染和破裂严重,保护修复耗时长,所以整个保护周期较长。在该批纺织品的保护修复过程中,项目组遵循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对其实施信息资料采集、消毒清洗、拼对整理、形制确定、针线修复等保护措施。

  项目组采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对该批纺织品文物的纤维材质、组织结构、老化程度、污染物等进行科学分析。根据检测分析,对该批纺织品文物经过消毒、清洗后,织物表面大面积的污染物基本被安全、有效清除,再对其拼对整理,织物平整。

  在实施清洗、拼对整理及针线修复等保护环节中,项目组以现有科学、先进且成熟的保护技术为支撑,追求尽可能好的保护效果。其中,部分纺织品残缺、破裂严重,破口处大部分皱成一团,通过拼对整理、加衬加固修复后,能够完美展陈和保存。通过显微镜观察,在整平或整形过程中,确保了纺织品经纬密度和整体尺寸不发生改变。

  “如,对20余件大面积撕裂的纺织品采用鱼骨针法加固缝合后,形制清晰完整。13件严重残缺破损纺织品经过加衬加固修复后,纺织品的强度和柔软性都得到很大提高,裙褶清晰、文物立体感强、丝袍色泽丰润,达到了预期的保护效果,使其延年益寿。”该项目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