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已结束】关于征求《鄂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印发<鄂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鄂州常办〔2023〕3号),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更好地统筹城市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我局起草了《鄂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草案)》,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起止时间:2023年3月1日-2023年4月3日

  联系人:张俊

  联系电话:027-60670763

  联系邮箱:15041797@qq.com 

  附件:鄂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草案)

 

 

 

  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3月1日

 

 

鄂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市政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干线管廊、支线管廊和缆线管廊。

  (一)干线管廊是指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市政公用管线的综合管廊。

  (二)支线管廊是指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市政公用管线的综合管廊。

  (三)缆线管廊是指采用浅埋式沟槽、组合排管等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照明等管线的管廊(管沟)。

  本条例所称市政管线(以下简称“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为满足城市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排水、再生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可纳入管廊的市政公用管线。

  本条例所称附属设施,包括用于确保管廊安全运行的消防、供电、照明、通风、给排水、视频监控、标识、安全与报警、智能管理等设施。

  第四条  管廊的建设和管理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参与、统筹建设、信息共享、安全运行、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  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为本市管廊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管廊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为本市管廊规划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管廊专项规划编制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为本市管廊建设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管廊建设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工作。

  市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管廊运维财政补贴制度,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将管廊运维补贴纳入市中长期财政规划及年度财政支出预算;与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联合制定运营绩效考核办法,并组织开展运营绩效考核。

  市发改、经信、公安、环保、交通、水利、文旅、应急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管廊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管廊建设采用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相结合的模式。鼓励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综合管廊。

  管廊特许经营管理应当按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管廊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广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动建筑信息模型、结构构件标准化、预制拼装等技术在管廊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第八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篇、《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规定,探索开展管廊产权登记工作,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制定相应规程后实施。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改、经信、公安、住建、交通、水利、城管等部门,组织编制管廊专项规划,依法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应当加强系统布局,形成干线、支线和缆线有机衔接的管廊系统,管廊专项规划编制应当征询管线权属单位意见,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在职责范围内配合。

  第十条  管廊专项规划应当符合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并与所在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类地下管线、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电力布局、防洪排涝、人防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管廊专项规划应当为管廊内管线的新建、改建、扩建预留足够空间容量。

  第十一条  管廊工程的设计应当符合管廊和各入廊管线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管廊检修口、出入口等地上附属设施应当与城市风貌相协调。

  第十二条  新建道路应当按照管廊专项规划同步建设符合功能需要的管廊;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道路改造、地下空间开发等要求,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管廊建设。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统筹考虑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地下空间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城市管线建设等因素,组织编制城市综合管廊中长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及时书面告知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规划部门。

  各类管线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综合管廊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计划和管线权属单位需求,组织编制本行业管线年度入廊建设计划,并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进度和管线权属单位需求,统筹各行业管线年度入廊建设计划,合理安排管线入廊建设时序,纳入城市管线年度建设计划。

  第十三条  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需移动、改建管廊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评估,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经批准移动、改建管廊的,管廊运营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相关管线单位,移动、改建管廊所产生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  已建管廊区域内的管线,除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无法纳入管廊的管线,以及管廊与外部用户的连接管线外,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管廊专项规划进入管廊。

  第十五条  已建成管廊的区域,凡在管廊中预留管线位置的,管线建设单位不得在管廊以外的位置另行建设管线;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有关部门不得另行审批管廊以外的同类管线工程;城市管理部门不得另行审批管廊以外的同类管线工程道路挖掘申请。

  因特殊情况确需另行审批的,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项论证。

  第十六条  管廊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政府投资建设的管廊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当移交给政府确定的管廊运营单位运营、维护和管理。

  社会投资、政府与社会合作投资建设的管廊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当移交给协议约定的管廊运营单位运营、维护和管理。

  第十八条  管廊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管廊信息管理系统,负责管廊及入廊管线空间地理信息的收集、储存,以及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动态管理。管廊建设单位负责管廊设计、建设及其他资料的录入和移交。

  管廊信息管理系统应当纳入全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章  运营和维护

  第十九条  管廊运营单位应当与入廊管线权属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入廊管线的种类、时间、费用、安全管理职责及相关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二十条  管廊运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实行管廊安全管理责任制,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管廊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定期巡查、检测评定和安全评估;

  (二)负责管廊内共用设施设备养护和维修,建立日常养护维修档案,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统筹安排管线单位日常维护管理,配合和协助管线单位的施工、巡查、养护和维修;

  (四)制定管廊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管廊内发生险情时,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管线单位进行抢修;

  (五)对管廊内及其周边区域的施工作业进行安全监督,及时制止影响管廊安全的施工行为,并报告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

  (六)保障管廊安全运行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一条  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建立管线安全管理责任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管线安全应急预案;

  (二)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敷设管线,对管线进行日常巡检、维护和管理;

  (三)施工时对管廊及管线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四)建立管线定期巡查制度,编制实施管廊内管线维护和巡检计划;

  (五)及时处置管线安全隐患或险情;

  (六)及时清理废弃管线及生产作业产生的垃圾、废水;

  (七)在管廊内实施明火作业的,应当取得管廊运营单位的同意,施工方案应当符合消防要求;

  (八)配合管廊运营单位做好管廊的安全运行;

  (九)保障入廊管线安全运行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二条  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标准及付费方式、计费周期等有关事项由管廊运营单位与入廊管线权属单位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

  入廊费可以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入廊管线种类、占用管廊空间比例、单独敷设和更新改造成本等因素确定。日常维护费可以根据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更新等成本,以及入廊管线种类、占用管廊空间比例、对附属设施使用强度等因素确定。

  第四章  安全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在管廊及其周边区域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划定管廊安全保护范围、安全控制区,向社会公布。

  管廊安全保护范围为外边线距主体结构外边线不宜小于三米,上至地面;安全控制区为外边线距主体结构外边线不小于十五米;采用盾构法施工的管廊安全控制区外边线距主体结构外边线不小于五十米。因地质条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扩大或调整管廊安全保护范围、安全控制区范围的,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

  管廊安全控制区与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河道管理范围或者涉水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重叠的,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四条  管廊建设、运营单位应当在管廊安全保护范围、安全控制区的显著位置设置边界标识或者安全警示标识。

  第二十五条  在管廊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或者擅自占用管廊;

  (二)堆放垃圾、杂物、渣土、易燃易爆物质,倾倒污水、建筑泥浆、排放腐蚀性液体或气体;

  (三)覆盖、涂改、移动、拆除、损坏管廊安全警示标识;

  (四)擅自开启孔口、盖板和进入管廊;

  (五)其他危害管廊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确需在管廊安全保护范围内从事施工作业或者其他可能影响管廊安全活动的,由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会同管廊运营等单位开展事前安全评估工作;影响管廊安全运行的,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管廊安全保护方案,并与管廊运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

  管廊运营单位对施工作业进行安全跟踪和监测,发现可能危及管廊安全的施工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向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报告,施工单位应当立即停止施工,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整施工作业和安全保护方案。

  第二十七条  在管廊安全控制区域内施工作业导致险情发生时,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扩大,告知管廊运营单位,并按规定向市城市管理、建设、应急管理等部门报告。

  第二十八条  进入管廊施工、巡检、维修的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管廊安全运行。

  第二十九条  入廊管线发生故障时,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及时开展应急抢险工作,管廊运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管廊发生事故时,管廊运营单位和管线权属单位应当按照管廊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抢险、抢修工作,并及时向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至五项、第二十一条第一至五项规定,未履行相关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在管廊安全保护范围、安全控制区显著位置设置边界标识或者安全警示标识的,由县级以上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实施危害管廊安全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一项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二项至四项规定的,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管廊管理工作中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国家和本省对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2023年XX月XX日起施行,有效期XX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的姓名: 分类:
您的电话: 您的email地址:
您的地址:
主题:
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