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湖”农产品新晋网红记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06-08 语音:播放

  昨日下午2时,一辆装着生鲜农产品的面包车停在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小区门口,鄂州市十湖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蔡良涛一边打电话逐一联系买家,一边和社员们将一份份袋装果蔬、鲜鱼、大米提下车依序摆放。

  “我们采用‘线上下单+基地直采+定点配送’的云上零售新模式,将‘十湖’大米、‘十湖’蔬菜等农产品进行直销。”鄂州市十湖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良凯介绍,“三个月来,网上销售大米40多万斤、鲜鱼5万多斤、蔬菜10多万斤、小龙虾3万多斤。”

  从田头吆喝到云端配送,从农民网红到网络长红,2名农技专家、17名新型职业农民、357户种养大户组成的“十湖兄弟”,在这场疫情中“疫”外崛起。

  线下改线上,保障农产品供应

  2016年,十湖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蒲团成立。这个产业链型合作社主要业务包括:农机服务,农田灌溉服务,种植香米、香莲、玉米和养殖四大家鱼,香米的加工和包装等。

  “‘十湖’代表着蒲团乡周边鸭儿湖、五四湖、四海湖等10个千亩以上湖泊,寓意着我们是鱼米之乡的生态农产品。”蔡良凯说,“整合华容农业资源,‘十湖’农民兄弟抱团闯市场。”

  合作社实行统一配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五统一”模式,初步形成了产销一体化,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纽带。

  彼时,合作社的大宗货物都是运到武汉市白沙洲市场、武泰闸市场、九峰粮油市场和鄂州武商超市等处批发销售。“一年在批发市场销售大米40万斤、蔬菜10万斤。”合作社销售负责人、老田把式蔡武清告诉记者,“在零售方面,武汉有5个销售点,鄂州也有十字街集贸市场、樊口集贸市场等铺面和一些露天零售点,合计一年销售60万斤米和菜,但是房租和人工成本比较高。”

  受限于专业人才匮乏,营销手段单一,十湖农产品在集贸市场销售,有时候“过剩”,有时候“短缺”,难以跟上市场供需变化。

  疫情发生后,批发市场纷纷关门,传统的流通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断了。看着堆放满地的蔬果、大米,蔡良凯整夜睡不着觉。

  一方面,合作社出现了“卖菜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却是居民“买菜难”。有老客户在微信上向蔡良凯求援:“家里没米了,能不能送过来,我们团购。”蔡良凯及时安排配送,在值守干部的帮助下,销售大米1000多斤。

  特殊时期,新鲜农产品如何直达百姓餐桌?蔡良凯思索:“不能等人上门,要及时调整销售方式,网上接单,送货到家。”

  蔡良凯在微信上开设鄂州十湖生态农产品销售平台,平台上农产品琳琅满目,有西红柿、黄瓜等30余种新鲜蔬菜,还有大米、鸡蛋、黄鳝、小龙虾、四大家鱼等农产品。蔡良凯还在微信和QQ群发起团购接龙,网上接订单,统一售卖。

  “没想到需求量这么大。”蔡良凯的微信一夜之间增加300多个新朋友,现在发展到3000多个客户,全是找他买大米、蔬菜的“粉丝”。

  从3月8日开始,十湖合作社将基地种植的各类蔬菜,按客户所需运到武汉各个小区门口。“一天几百单,大米3000到4000斤,蔬菜2000多斤,四大家鱼1000斤,解决了农民的卖菜难,也解决了市民的买菜难。”

  “微信直销让我有了新的职业和新的身份,大家都叫我‘网红十湖哥’,这让我变得自信。”

  田头牵手“新零售”

  早上5时30分,蒲团乡何桥村2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蔡泳生和妻子已经早早来到地里,两人分工合作,妻子按照订单负责摘菜、分装,蔡泳生负责上货。一件件青菜、黄瓜、西红柿等带着露水的新鲜菜“整装待发”,第一时间送往武汉。

  这样的云配送模式,正是疫情带来的变化。

  “手机+基地+市场,信息沟通比较及时,哪里有菜,哪里要菜,我们都能心里有数,组织销售蛮便利!”蔡武清告诉记者。

  一辈子在种田,从新型农机到无人机,到现在玩转手机新零售,蔡武清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在所有的客户群里定期推出特价产品,原先有蔬菜类、禽蛋类,现在又增加了鄂州小龙虾,可以让客户下单的时候,有更多选择。你看今天小龙虾订单有3200斤。”

  通过云端平台,合作社与武汉30多个社区建立对接关系,实现无接触买卖菜模式。仅3月15日一天,合作社接单量突破1200单,销售金额超4万元。

  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等前提下,合作社加班加点,抢种抢收。“3月10日起,几名社员常驻合作社,日夜加工大米,补充大米库存,保证粮食供应。”蔡良凯说,“特殊时期,合作社要保障大米质量安全,保证大米价格稳定。”

  云端买菜 门口取菜

  “网友明艳大米一袋,网友一叶知秋咸鸭蛋一份、皮蛋一份,网友怀瑾妈妈大米一袋、小龙虾5斤……”

  蔡良涛和蔡良勇对着账本开始卸货。蔡良涛说:“这些都是居民提前在小程序上下单后,由十湖合作社打包直供,每个套餐种类不同,市民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搭配。”

  “你好!菜已经送到小区门口,请下来取。” 蔡良涛在省疾控中心住宅小区大门外给客户打电话。

  打完电话已是下午4时,蔡良涛说:“省疾控中心住宅小区和东湖楚天府是今天最后两站,货送完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休息。明天还有省检察院小区等14个小区要送。”

  “一天要送十几个小区,每天如此。”蔡良涛说。

  “昨天我下了单,有西红柿、薯尖、小龙虾、胖头鱼,分量足也新鲜。”小区居民廖秀萍第一个赶来领取所购农产品。她告诉记者,“想买啥都是手机下单,不用出小区,门口取菜十分方便。”

  “3月到现在,我都是在十湖农产品平台买菜。品种蛮多,米也香,买得放心,吃得也安心。”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

  物业赵师傅插话道:“手机一点,草莓、香瓜、西瓜都有。不出小区,方便安全。我们也参加团购。”

  “除了十湖生鲜农产品平台,我们还举办了各种团购活动。你看,鄂州十湖西瓜团购接龙、有机蓝莓团购接龙、小龙虾感恩大回馈接龙、新鲜藕带团购接龙等。”蔡良凯说,“合作社通过云配送平台,每天为武汉社区配送超过400份,销售近5000斤蔬菜、瓜果、鲜鱼、蛋等。”

  线上流量带动线下消费。十湖生鲜农产品平台用户突破 3000户。田头直采,云端买菜,门口取菜,改变了农产品进城的传统模式,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成为新兴消费的重要一环。

  网红要变长红

  种好“责任田”,守好“后勤岗”,鄂州“十湖”兄弟在行动。经此一“疫”,“十湖”品牌成为新晋网红。

  “现在武汉很多人都知道,鄂州有个‘十湖’品牌,米香、菜鲜、鱼美。”蔡良凯高兴地说。

  “5月合作社销售了150多万元农产品,我也卖了8000多元。”2组种粮大户蔡长清种的是放心菜,养的是鲜活鱼,直销到社区,特别受欢迎。

  3组村民何春明说:“连续3个月,每个月都卖了1万多元的米、菜、鱼。”

  建档立卡贫困户陈锦绣也是笑容满面:“我种的5亩多藕带卖了7000多元,养殖的2亩多龙虾卖了3000多元,其他农产品卖了2000多元。合作社还安排我称重算账,每天工钱150元。”

  面对疫情,首当其冲遭受影响的是农户,但是通过云端销售,打造网红品牌,原本滞销的农产品变得俏销,让种养殖户心潮澎湃。

  “大家同心协力,克服了疫情对合作社的影响,也为产品对外销售树立了品牌。”蔡良凯得意中也有期望,“‘十湖’大米一天能卖三四千斤,我们要珍惜并持续提升这份人气。”

  “特殊时期的云上配送,成就了‘十湖’品牌。下一步,要扩大营销,提高质量,保证产量,擦亮‘十湖’金字招牌。”

  蔡良凯有自己的思索:“农产品就怕暴涨暴跌,这个时候好卖不代表长期好卖。网红是一时的,长红才是方向。”

  “这两天,我正在微信‘粉丝群’里销售龙虾、藕带、武昌鱼等农产品。” 蔡良凯的眼里充满着憧憬,“要继续做好云端销售,保障蔬菜新鲜、安全、价廉,稳定‘粉丝群’;要试水电商直播,让新鲜美味的‘十湖’农产品好吃看得见,让更多的人了解;搭建微商城,拓宽销售渠道,凭借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运作机制,让农产品走得更远、销得更好。”

  记者手记:

  当一次网红也许不难,难的是“长红”。打造出网红农产品只是为产业提供了一个做大做强的契机,如果质量跟不上,即便是一时圈粉无数,也只能是短命网红。更优的品质,更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才能吸引更多“流量”,赢得更多订单。

  对于农民网红来说,只有运用好“互联网+农业”模式,更好地提升规模化种养殖水平,更好地提升农产品质量,更好地提升多渠道销售能力,打造特色品牌,才能实现从“种好”到“卖好”,让鄂州农产品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全媒体记者 孟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