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凡胜:追逐绿色生态梦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5-11 语音:播放

柯凡胜(左)在教工人制茶。

  梁子湖区狮子口水库旁,汉子山边。柯凡胜的一天,是从清晨5点开始的。

  天刚蒙蒙亮,农场里便开始了劳作。采茶、除草、修剪……工人们各司其职,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

  这地方叫桃花裔生态农场,位于梁子湖区太和镇邱山、金坜、狮子口、新屋4个村,农场靠山近水,绿荫环绕,近8千亩的面积,让附近村民们在家门口便有业可守。这片农场的主人,就是柯凡胜。

  记者见到柯凡胜时,他正手把手教着一位工人制茶。谈及当初为何回乡建设农场时,柯凡胜表示:“看着绿水青山慢慢荒废掉,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我们祖祖辈辈都靠地吃饭,土地就是我们的根。”

  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柯凡胜决定返乡创业,流转了近8千亩土地。经过一番摸索,他不仅将荒地变废为宝,还让荒废的茶场焕发生机,带动了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

  坚定信心

  誓把“荒地”变“绿地”

  2013年,从外地回家的柯凡胜,看到从小生长的土地杂草遍布,成了撂荒地,心里突然产生了把荒山变绿的冲动。

  当年,市委作出重大决策,梁子湖区全面退出一般工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柯凡胜回乡创业的激情被彻底点燃了,创立了天之润幕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柯凡胜表示,最初家里人并不支持。家人们认为,在外打拼多年,如今却要放弃好不容易变好的生活条件,再回山村创业,着实令人难以理解。

  “现在,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剩下的全是老人和儿童,我把村里的土地流转过来,大家一同发展一同增收,不就成了‘金山银山’吗。”柯凡胜坚定了信心,也逐渐说服了家人。

  太和镇邱山、狮子口等村都地处山区,是发展茶叶种植的理想之地。邱山村原有的茶场因长期无人管护,早已荒废。

  “小时候听着汉子山的故事长大,这片茶场原先种植的桃花茶也是具有历史典故的,我要把这个茶场恢复。”柯凡胜的第一步已规划好。

  创业初期,柯凡胜投资了1600多万元恢复了茶园,并修通了梁子湖区进山公路,同时修建了进水、排水沟渠和塘堰、排污设施,全身心投入于家乡的生态农业建设事业。

  战胜困难

  带领村民“家门口”挣钱

  “创业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说荒山流转、土地开垦、恢复茶场等方面的困难都是现实存在的,既然下定决心干,我就没有想过放弃。”柯凡胜表示,通过多方努力,一个个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农场开始步入正轨。

  “现在关键的是如何制作好茶。”柯凡胜介绍道,“苏轼曾在《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一诗中提到了一句‘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讲的就是我们这里的桃花茶。这也是为什么要恢复茶场的原因之一。”

  为了制出好茶,柯凡胜辗转找到原邱山茶场制茶的老师傅柯预定,向他学习制茶手艺。

  柯凡胜在一步步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我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现在在农场务工,干活轻松,每个月还能拿到工资,心里十分开心。”邱山村村民邱师傅说,从2016年开始,他就一直在农场里务工,能在家门口挣钱,他表示十分满足。

  除此之外,柯凡胜还将学习到的制茶手艺,教给了村民。太和镇吴伯浩村村民吴大新,今年60岁,一直靠在家务工维持生计。现在在农场当制茶师傅,一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

  “自农场建设以来,村民们就经常到基地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外出务工的村民也越来越少了。”柯凡胜说,“最忙的时候,农场每天务工人数甚至达到200人以上,农场一年发放工人工资达200万元。”

  展望未来

  谋划“文旅+农旅”融合发展

  夜幕降临,农场内郁郁葱葱的草木在夕阳的映衬下醉人心扉。茶场、农家院、水果园……一个又一个生态“聚宝盆”掩映在绿林深处。

  “是不是感觉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一直忙碌的柯凡胜,略微松弛下来。“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产业链越长越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柯凡胜表示,他要把地域文化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把农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家乡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去年,柯凡胜与狮子口村和邱山村达成合作,扩大1000亩种茶面积,将桃花茶做大做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眼下,他正着手申报“桃花茶”的地理标志,并完善农场配套设施,建设民宿。目前民宿正在抓紧装修,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长期以来,梁子湖区一直坚持‘生态立区、旅游活区’的发展理念,去年又明确提出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武汉城市圈‘后花园’,这让我对下一步的发展更有信心。”柯凡胜说。

  从当初抱着朴素的情怀返乡创业,选择与“绿水青山”为伴,柯凡胜9年如一日。坚持生态发展,走“文旅+农旅”融合之路,带动村民增收是他一直追逐的梦想。

  记者胡倩 特约记者李君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