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坐在家里接订单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8-09-13 语音:播放
昨日,记者见到沼山镇楠竹村一组贫困户张金梅时,她正在出租屋里赶工,希望早点把从集镇电子厂接到的活干完。
  因为早年患病,张金梅的四肢总是止不住地抖动,很影响她的工作效率。今年7月,张金梅开始从这家电子厂接活干。每一次,她都把一包包零件搬回家,按要求做好后再送回厂。一个多月,张金梅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劳动报酬。
  同样因残致贫的沼山居委会居民张文往在电子厂找到活后,拿到他人生第一笔工资1000元。
  张金梅和张文往最感谢的人是和他们一样身患残疾的电子厂负责人张文科。
  张文科是沼山镇沼山居委会居民,2015年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每月领取低保金。经过几年打拼,去年他顺利脱贫,摘掉“穷帽”。
  今年4月,脱贫后的张文科在朋友的帮助下,接到代加工的订单,马上办起了电子厂,并寻思着让当地的贫困户参与进来。“要敢干敢闯,坐屋里等救济是始终脱不了贫的。”
  说起这家电子厂,条件其实非常简陋:借用一所学校废弃的校舍,几个固定的残疾工人,其他都是像张金梅一样的“临时工”,接活回家干。
  “浙江义乌那边的商家发零件过来,这边按要求组装后再发过去。”张文科介绍,电子厂主要代加工儿童玩具的电子配件,从中赚取加工费。
  “不需要有多高的技术,除了最后的焊接,其他工序一般人都会做。”张文科介绍,义乌厂商希望他每月提供30万个产品,但目前他每月供货还没有超过5万个。
  为此,当地政府想了一些办法。沼山镇扶贫办主任余慧琴介绍,他们已向各村贫困户进行了宣传,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都可以去电子厂接活干,不收取任何费用,计件拿报酬。
  “发挥脱贫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余慧琴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