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文明风 满目皆新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之二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4-02-19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盛鑫睿 通讯员童庆国

  大街小巷洗去岁月斑驳,小区楼栋院落次第排开,面貌焕然一新;广场公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市民怡然自得、好不惬意……

  漫步鄂州,从目之所及到心之所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自2020年11月拿下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至今,我市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聚焦重点领域,紧盯死角盲区,强力攻坚克难,把一项项“责任清单”实实在在办成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清单”,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塑造城市“新面孔”

  统一色调的外墙、宽阔平整的道路、方便快捷的电梯……穿行于主城区各老旧小区,市民都感叹身边环境变化大。

  “小区道路拓宽了,停车位增加了,管网改了,我们小区不仅‘好看’,更‘好住’了。”家住濠塘社区广电小区的居民潘先生说。

  近年来,我市坚持科学规划设计,按照就近相邻原则,对老旧小区进行拆并整合,优化区域配套资源,疏通 “肠梗阻”、打通“微循环”,让居民“熟”起来、管理“实”起来,为后续城市治理做好铺垫。

  位于明塘路中段的广电小区,由广电宿舍、拆迁办宿舍、五金百货宿舍、化肥厂宿舍等4个零散老旧小区组成。这4个小区面积不大、住户不多,整合前,小区内到处可见临时搭建的亭棚、车库,陈年垃圾成堆,还存在地面坑洼不平、楼栋外墙老化及墙体脱落等问题。

  社区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居民诉求,积极争取旧改政策支持。经过拆并整合,4个小区合而为一,有围墙的地方全部打通,地面硬化刷黑,墙体全面翻新等,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拆掉了原来影响通行的违建,路宽敞了、车好停了。”小区居民谢女士笑着说。

  地处洋澜湖东岸的滨湖社区,原有的70多处院墙被拆除,打通了该社区近40个小区的“微循环”,腾出的空间因地制宜垒砌花坛、绿化带,新建停车位。

  “以前到处脏乱差,现在社区经常安排人员来打扫,环境好多了。”滨湖社区居民陈中华乐呵呵地说,“原来我们要到附近的新亚太转一转,得绕上一圈,现在出门就到了。”

  像这样完成改造、发生喜人变化的老旧小区,在城区有370个,涉及居民57894户。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2023年以来,全市开展“楼道革命”、“回头看”行动,共规整管线1332处、粉刷墙面127284平方米,更换、维修、清洗楼梯扶手85998米,更换、维修楼道灯4629个,463个老旧小区实现保洁常态化,覆盖率100%。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做到了我们百姓的心坎里!”文明创建带来的新变化,让市民拍手叫好。

  破解多年“老难题”

  “围而不建”的工地、久拖不决的“烂尾楼”、导致交通梗阻的 “断头路”……这些“疤痕”拉低了城市“颜值”,阻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幸福感提升。为进一步规范城乡公共空间秩序,我市全力推进实施“疤痕”治理专项行动,助推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提升。

  “这边都种上了绿植,铺设了草坪,视野开阔了,环境也提升了。”近日,市民张先生发现莲花中央广场附近的一片杂乱荒地变了样。

  莲花中央广场写字楼前原有一片8000余平方米的空地,由于历史原因,该处长期被围墙围住,里面堆满了破旧施工机械、建筑垃圾等,成为一处顽固的城市“疤痕”。

  市城管委多次与空地权属单位对接协调,组织拆除了外层围墙和场内临时建筑物等,同时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铺设草坪,种植300余棵红叶石楠、木槿等灌木,扮靓了环境,赢得周边居民一致好评。

  城市是大家共有的客厅,街头的配电箱、交换箱、控制箱,被称为“城市家具”。随着时间推移,道路两旁的配电箱等公用设施逐渐出现表漆脱落、箱体色泽陈旧等状况,更有甚者变成“小广告”的集结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容市貌。

  为了美化“城市家具”,市城管委通过巧妙设计,融入鄂州八景、名胜古迹、非遗文化,按照“一路一方案、一点一景观”的理念,对陈旧箱体进行彩绘上妆,将箱体景色与周围的道路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街头一道亮丽的“微景观”。

  据了解,“城市家具”美化项目覆盖了主城区17条主干道908个箱体,总面积1万平方米。

  “‘疤痕’治理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市城管委负责人表示,要将“疤痕”治理与日常业务开展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常态化管理。

  持续开展人行道破损彩砖、坑槽沥青路面等小修小补维修工作,通过一个个行动,擦亮城市的底色……

  2023年,我市共治理城市“疤痕”94处29万平方米。并积极开展植绿补绿行动,补栽绿植15000余株,全面美化了家园环境。

  幸福生活“新变化”

  把公园装进“口袋”,将绿色拥入怀里,这样的幸福在鄂州触手可及。

  初春时节,家住油厂小区的熊爹爹坚持每日下楼锻炼,“以前没这好的场地,如今家门口建起了游园、广场,还配备了健身器材,每天都想下来转转。”

  据了解,油厂小区微文化公园是由原小区危房拆除改造而成,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别看它小,却蕴藏着生活的大智慧。”熊爹爹说。

  油厂小区微文化公园通过政府主导,小区居民让地让利众筹建成。设计上,微文化公园借助白砖红墙、景观文化墙的围合,将共同缔造理念和“金色油厂·红色记忆”的历史文化融入小区景色之中,实现精神文化轴与居民生活轴的自然交汇。乔灌花草等绿化植物相互搭配,为园内绿化景观增添层次和美感,因形就势建造遮阳棚、座椅以及儿童滑梯,让这里成为周边老年居民健身、休闲和带娃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城市零散空间、裸露地、空闲地块,因地制宜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小微造绿、提质增绿”等惠民工程,不断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2023年,全市新建16个“口袋公园”,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新增绿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一批高颜值的“口袋公园”分散在鄂州街道和社区各个角落,让广大市民在城市的每个转角,都能遇见最美的风景。

  如今的鄂州天蓝、水清、地绿、人和、路畅,以文明为帆,外增“颜值”、内练“气质”,美丽抬眼可见。大美鄂州也将接续前行,用文明推动城市蝶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