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镇念好“消费扶贫”经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9-06-12 语音:播放

  绕过几道盘山的柏油路,便是太和镇胡进村。

  “靠着十来亩的草莓、西瓜和蓝莓,通过自主采摘和网商销售,去年一年净赚10万元。”胡进村党支部书记胡宝庆说。胡进村地处山腹,曾是贫困村。2年前,村里根据地势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级经济收入快速上升,村民在基地干活,一年发放工资总额30万余元。

  近年来,太和镇通过发展品牌产业、“订单农业”、“春节集市”等途径推动消费扶贫,取得较好成效。去年,太和镇3个出列省级贫困村更是自主探索出了一条利用消费扶贫来巩固脱贫成果的新路径。

  谋划特色品牌

  在太和镇深处连绵的山丘上,一个叫上洪的村子,村外满山坡的油茶长势喜人。

  上洪村是市级贫困村,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2015年,村里结合丘陵地势,筹资建立800亩油茶基地。

  “村民以土地入股,年终时,可拿到基地总收入的40%分红,剩下部分归村集体所有。”村干部介绍,为了精准帮扶贫困户,村集体收入将再划出60%,作为帮扶金分给全村88户贫困户。

  如今,昔日荒山被大片油茶覆盖,进村路也拓宽了。而他们每户每年预计可增收6000元以上。

  产业弱村,凭借后天发力补短板,正在脱贫路上奋斗追赶。

  太和镇共有3个省级贫困村,它们依据太和镇位于武汉城市圈和鄂州空港建设的外圈层的区位优势和自身资源禀赋特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农业产品。农科村和马龙村依据平原优势发动贫困户大力发展散养土鸡、土鸭和土猪肉,狮子口村依据山地特点激励贫困户种植绿色大米和优质黄豆。

  如今,走进这些村庄,昔日的萧条破败早被村民满足的笑容淡去。 “订单农业”定点直销

  为了提升农科村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调动贫困户依靠自身劳动巩固脱贫成果的积极性,鄂州职业大学结合自身高校特点采取定点直销的“订单农业”方式开展消费帮扶工作。

  2018年初,鄂州职业大学立足自身实际和干部职工需求,针对农科村的产品类型提前预订并明确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在“订单农业”的刺激效应下,农科村把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对应产品,提升了本村农产品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近两年,鄂州职业大学购买5万元的农科土鸡、土鸭和1万元的土猪肉用于单位食堂伙食供应。

  近年,通过“订单农业”方式帮扶贫困村脱贫的故事在太和镇比比皆是。

  组团“赶集”带动发展

  “这儿的土鸡蛋正宗,要团购的快来。”微信朋友圈里,经常看到类似的团购消息。

  “这是一个信号,对贫困村而言是一个机遇。”太和镇扶贫部门负责人称。如果能将社会消费缺口和贫困村的发展需求对接,将是一条促进贫困人口利用产业发展改变自身命运的好办法。

  此前,对口扶贫单位原市林业局和市水务集团曾在职工中调研发现,很多人存在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缺口,而狮子口和马龙村则有充分的供给产品。

  而最近两年,原市林业局等单位职工自发前往狮子口和马龙购置年货产品,市水务集团利用开展工会活动的方式组织帮扶村自发购置了1.2万斤黄豆和8000斤大米,在马龙村买了200只鸡鸭和8000个土鸡蛋、鸭蛋。

  太和镇依据3个省级贫困村的实践经验,与帮扶单位积极沟通,先后在上洪村、子坛村、朝英村、胡进村等一般村推广消费扶贫模式,均取得良好效果。
  记者水木 通讯员徐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