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青山绿水间——太和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扫描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04-26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 胡倩 特约记者 李君亮 通讯员 邓沙沙

  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漫步在梁子湖区太和镇,可以看到,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如今干净整洁;曾经满是柴草垛的道路两旁,如今绿树摇曳;曾经泥泞不堪的泥巴路,如今已变成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伴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一幅幅优美、清新的画卷正迅速铺展开来。

  今年来,太和镇立足实际,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位推动,深入宣传发动,汇聚群策群力,铁腕整治顽疾。截至目前,全镇植绿补绿15000棵、播撒草籽26公斤、清理道路758公里,清洗公路护栏415公里、疏浚河道70.78公里,拆除旱厕16座,全镇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吴伯浩村一湾一景 各美其美

  春日融融,微风徐徐,踏入吴伯浩村山头窝湾,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笔直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干净整洁的庭院……整个村庄宛如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引得行人驻足观赏。

  开启“美颜模式”的山头窝湾只是吴伯浩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今年来,村“两委”带头,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实行党员干部包保制,对全村9个自然湾实施全域综合整治,逐步实现一湾一景。

  “清清的河水明又亮,像条银带……”吴伯浩村吴伯浩湾罗桥港旁,一群村民边洗衣服,边哼着小曲。“终于又能在这河里洗衣服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喜悦之情。罗桥港穿吴伯浩湾而过,在这之前,这条河道淤泥堆积严重,河道两旁杂草丛生,臭气熏天,村民苦不堪言。乘着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村“两委”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吴伯浩湾旧貌换新颜。

  清淤泥、治水体、除杂乱……一个月时间,吴伯浩湾变了,群众满意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吴伯浩湾建设得如火如荼,村里其他湾里群众的思想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太阳山湾是吴伯浩村基础环境较为薄弱的湾组,破旧房屋比较多,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较为严重。通过宣传发动,村民迫切想要改变现状。

  进湾处,88岁村民胡秀英家有一间废弃多年且破旧不堪的旱厕,严重影响村容村貌,胡秀英老人主动提出:“先从我家拆吧,我年纪大了,也不能出力了,那我就带个头。”在胡秀英老人的带动下,大家都参与到了人居环境整治中。

  “以前湾子脏乱差,现在美如画。”胡秀英老人感慨地说道,“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生活才叫幸福安康。”

  “这当家塘的水看着几舒服哟。”在柴家洪湾,年久失修、无法蓄水的当家塘又重新“上岗”了,看着满塘的清水,村民们兴奋不已。

  “清扫垃圾、垒砖砌瓦、刨沟换土……”眼下,在吴伯浩村各个村湾,一场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大戏正在上演。

  农科村党群联手 共建家园

  “真的要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这把老骨头哪做得动啊。”4月20日,在农科村二墩子湾胡国恒家门前,记者看到了暖心的一幕:党员胡云斌和胡玉树帮83岁高龄的胡国恒老人修排水沟、砌小围墙,老人在一旁不停地表达着自己的感谢。

  党群一心,万象更新。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战役打响以来,农科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完善“支部带动、党员先动、党群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基层组织得人心、一线党员得锻炼、村容村貌得提升、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叠加效应,确保全村农村人居环境净起来、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起初以为门前屋后打扫只是搞形式,很多村民不以为然。后来看见党员干部个个干劲十足,道路越整越干净、垃圾处理越整越规范,我们群众哪好意思再不动起来?”老百姓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环境整治中党员带头的“头雁效应”,带动了广大群众实现从“站着看”向“主动干”的转变。

  “以前评比,我们家总是黑星,如今获得一次红星不容易啊!现在家家户户都铆足了劲,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竞争尤为激烈。”四组村民胡国泽提到的“红黑星”是村“两委”针对部分村民环境卫生处理不规范,设置的每月“垃圾分类红黑榜”评比机制。

  四组胡国泽、胡玉林两户村民以前在自己家门口乱堆乱放杂物,是“脏、乱、差”的典型。今年3月,胡国泽、胡玉林看到人居环境整治对村湾环境的改变,他们自觉清理了房前屋后的杂物。在4月份评比中,两户均被评为红星并上榜。

  村民胡荣海看到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村湾面貌焕然一新,想着自家破败倒塌的厨房影响到了村湾形象,便自己叫挖机进行了拆除。胡荣海的做法得到了不少村民的“效仿”,大家纷纷将自家影响村湾形象的房屋进行了整修。

  经过近几个月的整治,农科村投入200多人次打扫卫生,拆除了乱搭乱建60多处,种植树木绿化30多处,村容村貌有很大的改变。

  东边朱村“落后湾”成功“逆袭”

  从杂草丛生到井井有条,从乱堆乱放到焕然一新,原本环境基础最差的东边朱村刘如山湾,短短几个月时间,在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成功“逆袭”,从“环境整治落后村湾”华丽转身为“环境整治幸福村湾”。

  “以前我们湾里脏、乱、差到无法想象,逢年过节基本没人愿意回到湾里,就连那些卖水果和蔬菜的商贩都不愿意来我们这,因为车子没法进来。”说起过去湾子的情况,村民刘再云连连摇头,“自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湾里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的和谐景象。”看着现在湾里的面貌,刘再云笑容满面。

  刘如山湾在整治过程中有旱厕和杂物间等需要拆除,在大家都在观望的时候,身为党员的刘再云带头拆除了自家旱厕和厨房,还动员身边村民支持村湾建设。70岁的党员叶文林,虽不是刘如山湾的村民,但是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一直在协助做群众工作,投工投劳。

  一点一滴的变化,让群众对于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幸福感触手可及。“村里打造得这么漂亮,我们要自觉主动参与进来,动动手就当是锻炼身体了。”村民余素珍正在捡拾家门口小广场周围的垃圾。

  余素珍介绍,这个小广场之前有7个旱厕,一到夏天气味刺鼻,村民都避之不及,孩子都不愿意回来住。“现在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余素珍说,“旱厕拆了建成了小广场,家门口就是好风景,住在这样干净的地方,心情更好了,对未来的幸福生活更期待了。”

  余素珍的一番话语,道出了刘如山湾村民的心声。清明假期,在外地做生意的村民刘立召回村,发现湾子的变化,主动捐款一万元,用于村湾建设,他还回湾将房子进行了翻新,父母正着手搬回村住。

  与刘立召有相同感受的还有本村的姑娘刘春华,清明节回村给父亲扫墓,发现村湾的变化,找到村书记,捐款一万元。“目前已收到了在外村民回村捐款8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朱积刚说,“还有许多在外地的村民知道情况后打电话回来表示感谢,我准备等建好后,请大家都回湾里看一看。”

  截至目前,刘如山湾拆除旱厕15座,厨房1处,存放喜杠房屋1处,清理改建(新建)沟渠6处共200米,新建广场2处,村湾面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公共服务更加配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