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褪“甘味”来——路口村的幸福密码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10-27 语音:播放

 

  金秋时节,稻谷金黄,瓜果飘香,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田野里,黄澄澄的稻穗随风摇曳,村民陈可涛面露喜悦:“看,一株稻穗足有160粒,今年合作社丰收稳稳的!”

  村民辛勤耕耘,换来沉甸甸的收获:稻谷饱满、蘑菇肥厚、苹果脆甜、葡萄翠绿……这欣欣向荣的胜景,源自“红色引擎”。

  近年来,路口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带领乡亲走出一条致富路。

  今日的路口,遍野葱绿、生机盎然,已脱贫“摘帽”的贫困户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告别“穷苦”站,登上“幸福”车,稳步奔向小康,拥抱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党旗领航聚力攻坚

  46岁的段传武,做过工人,当过老板。2018年,他放弃颇丰的年收入,毅然回村当村支部书记。

  深知“乡村富,关键靠支部”这个道理,段传武下定决心:抓好班子建设,夯实战斗堡垒,打造脱贫攻坚火车头。

  村党总支将全村101名党员划分在10个党小组,自主选择包保联系1至3户村民,负责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民间调解、重点人群帮扶,引导群众参与乡村共治。

  “群众有困难或问题,第一帮扶或调解人是包保的党员,如帮扶或调解不了则由党小组出面。”村干部李丽丽说。

  “以往邻里闹矛盾觉得谁先让步谁吃亏,小事越闹越大。”53岁的村民刘霞说,段传武当了村支书后,谁家有事他都管,后来,党小组、党员都来管事!

  党员贫困户段新华,老伴有病,女儿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在外地打工。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前几年,他承包了10亩地养四大家鱼。然而,收益并不好,甚至有时还亏损,这让段新华心灰意冷。

  “老段,养了亏,亏了我们再养!”党员段树清在上门宣传政策时打定主意: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克服困难。

  这之后,段树清隔三差五便来到老段的鱼塘,将自己多年养殖摸索出的经验传授给他。同时,还推荐他出去学习,老段取到“真经”。之后,他一个月内购了2次鱼苗。

  “那段时间,他整夜不睡觉,隔两个小时就去鱼塘看一次。”段树清说,老段很能吃苦。

  苦心人,天不负。2019年,老段的鱼塘有个好收成,净赚3万余元,这让他喜出望外。

  “只要有人想学,我把知道的都教给他。”对自己养鱼的经验、技术,段新华毫不吝啬。

  眼下,在路口村,无论大事小情,民意“零距离”,干群“面对面”,一起求出了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了和谐的“最大同心圆”。

  产业支点撬动增收

  路口村地处中心城区西南10公里,武黄高速路口出站口西侧,百里长港自东向西穿村而过。

  有着得天独厚区位和交通优势,村子却“一穷二白”。

  如何摆脱贫困?对于路口村的发展和未来,段传武及村“两委”成员反复研究,最终定了一套方案,并积极付诸实施。

  “雨量充沛,林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很适合大规模农产品种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段传武说,2018年年底,村委会流转了110亩土地,种植优质稻。并在当年,成立了路口经济合作社。

  今年4月,在驻村工作队队长熊金林的牵线搭桥下,该村与梁子湖区柯氏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优质稻谷订单种植合同。

  “我们这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不用农药,全程有机种植。”段传武说,大米经过质量检测后,柯氏米业为其“穿”包装、起名字,送进大超市。

  “水稻亩产达到980斤,预计年收入15万元左右。”段传武说,下步合作社将吸纳更多的种植户参与进来,打造“路口大米”绿色食品品牌,做大做强,提升市场价值。

  68岁的贫困户杨俊清,每天6点起床,走10多分钟来田里干活。他说:“我在这里就近打工,每天工钱160元。自己的田地也在附近,打工、种田都可兼顾,过日子再也不发愁了。”合作社除杨俊清外,还吸纳了10多名贫困户家在门口稳定就业。

  如何让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发展产业才是根本,也是脱贫增收的“金钥匙”。

  位于路口村的曹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蘑菇大棚内,基地负责人干光付正忙着整理菌棒。

  “这个菌种,不能长满了,现在生产最好,等它全部长满就老了。”他一边采摘一边高兴地说。

  2019年年底,曹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落户路口村,投入300多万元,建设37个大棚,主要种植平菇和头菇。在菌棒生产车间里,当地经过培训的村民变身产业工人,加班加点生产。

  段传武说:“蘑菇基地落户后,带动就业人口30多人,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另外还带动脱贫户10户,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多元。”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就要瞄准“靶心”。路口村把发展产业作为治本之策紧盯不放,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2018年,鄂州市春之染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路口村流转100亩土地,建设花卉基地,带动2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

  2019年,村种植基地共安置困难群众36人、吸纳100余名村民务工,村民人均务工收入达7000元。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则脱贫快。路口村,一批彰显乡村特色的产业正在发展壮大。

  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等模式,把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的链条,让村民在项目建设中增收,在项目运营中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就业扶贫“授人以渔”

  作为贫困户的叶慧莲,在54岁的年纪,迎来了一份新的工作——村保洁员。

  对于这个岗位,村里要求早上6点起来打扫就行,她5点刚过就爬起来了,忙着开工。

  能拥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对叶慧莲来说是十分迫切的需求:2017年,丈夫因病去世。这几年丈夫看病欠下几万元外债,儿子离婚后外出一直未回,上小学的孙女由她带,家里仅种着4亩地,日子紧得很。

  村里分配给叶慧莲负责的,是村主干道及10组的卫生打扫。过道有三四米宽,加起来总共七八百米长。

  清晨,天蒙蒙亮,叶慧莲就拎着大扫帚朝村口走去。

  扫长街和扫自家小院不同。一开始毫无经验的叶慧莲,闷头扫,先把垃圾扫到街道一侧,但一阵大风,半个小时的辛苦就白忙活了。真令人懊恼!

  慢慢地,叶慧莲摸索出了“分段清扫法”:每一段将垃圾先扫到一个避风的角落,最后统一清理。小小的改变,减少了重复劳动,节省了体力,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一段时间后,不少村民看到门前的过道干净、整洁,也就不好意思乱扔乱丢,他们将垃圾扔进垃圾桶或打包置于门前,待统一回收清理。从此,叶慧莲负责的区域,卫生情况大为改观。

  “这几年,在区、镇、村各项卫生考核中,她所负责的卫生区域总是排名第一。”段传武说,叶慧莲很珍惜这份工作,她不仅把自己的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到别的湾组有垃圾,也会主动上前清扫。

  “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了公益性岗位,每月828元的收入虽不多,但却稳定。现在我种的地每年有个好收成,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日子越过越好了!”勤劳的叶慧莲笑颜逐开。

  段传武说,保洁、护林、护路等扶贫公益岗,给贫困户增加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带动了一些群众参与村里的大事小事,“有了工作啊,就不会‘等靠要’了。”

  政策好,人努力。目前,路口村53户贫困户、155人已全部脱贫。

  从单纯的“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路口村通过产业和就业扶贫,增强了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变“输血”为“造血”,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动力。

  “有党和政府的引领,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乡邻在迈向小康生活的路上充满劲头格外欢庆。

  记者手记

  冲锋陷阵得有排头兵,脱贫致富得有领头羊。在路口村,抓党建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通过党建促脱贫,党员带动村民,团结一心齐努力,脱贫增收的大道越走越远。

  采访中,贫困户每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时,都要夸赞扶贫政策给力、帮扶干部辛苦、党员群众用心用情。这是农户对帮扶最为朴素的感谢,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确实,没有精准扶贫好政策,没有产业作支撑,没有扶贫干部用情用心的帮扶,贫困户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段新华、叶慧莲等贫困户的吃苦耐劳、干劲十足让人印象深刻。他们每天下功夫,用心学,用超过常人的辛劳,换来了充满希望的好生活。这样“贫而有志”的贫困户值得点赞。

  记者戴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