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地下斗争 迎接鄂城解放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10-13 语音:播放

  1946年6月26日,以国民党撕下假和谈嘴脸、围攻中原解放区为标志,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在失去联系中开展斗争

  从1945年9月开始,为配合重庆谈判,鄂城地方武装及其干部大部分过江,被编入鄂东独立旅第五团。北撤时留下来的骨干和中原突围时动员复原,以及战斗中失散返乡的同志,在国民党血腥统治下,相继跟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他们不畏牺牲,陆续投入地下斗争。

  出狱联系建立党组织。原中共樊湖工委华滨乡分区委书记曾发臣,随军渡江后又被派回鄂城,不幸被捕。在严刑拷打中他没有暴露身份,出狱后到处寻找地下党员,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先后成立了7个地下党组织。

  坚守机密与敌人周旋。地下党员徐瑞祥,先后3次被关进国民党大牢,手指被绞断,硬是一次次走出牢笼。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他才把收藏的枪弹和自己掌握的党员名单交给组织。

  开展狱中斗争和劫狱行动。1946年2月,地下党员曾思堂被抓。敌人用香火熏鼻触背,用针刺指甲,用木棒折骨,他没有吐露任何信息。曾思堂还在狱中以禁烟为名成立党小组,坚定被捕党员理想信念,相互掩护狱中同志。当年4月出狱后,他仍设法与狱中人员联系,趁监狱头目外出,控制哨兵,营救了程楚宝等同志越狱。

  两股力量“会师”鄂城

  1948年夏,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捷报频传,极大鼓舞了鄂城地下党组织和党员骨干的斗志。曾发臣同志悄悄过江,到黄冈跟抗战时的咸武鄂工委代理书记、此时担任黄冈区委书记的王志坚取得了联系。王志坚当即被派到鄂城,成立地下工作站,组织指导鄂城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

  与此同时,胡吉祥、郭俊等同志,也辗转与江汉军区城工部接上了头。1949年初,根据江汉军区城工部的指示,成立武鄂工作团,整合沿江武装力量,合编为鄂大黄突击大队,由郭俊担任大队长,下设三个中队。其中一中队在东沟长岭到碧石燕矶一带活动,二中队在华容上下活动,三中队在葛店附近活动,还有一支小队在樊口一带活动。

  这两股力量“会师”后,鄂城县的革命斗争又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起来,为鄂城迎接解放提供了组织和军事保障。

  三堆篝火接应渡江大军

  为迎接解放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3月底,武鄂地下党组织派出人员北上,给渡江部队当向导。4月发动群众,摸清了被国民党封锁长江时没收隐藏的船只,提前为解放大军渡江做好准备。5月11日,鄂城地下工作站的王志坚奉命过江联系接应任务。12日晚,中共黄冈县委派一支突击队暗中过江,隐蔽于华容赵家矶附近村庄,配合鄂城接应渡江大军行动。

  随着解放大军渡江的日益临近,鄂城地下党组织和突击大队加紧策反和拔除敌人据点行动。12日上午,尚义(现蒲团)乡公所全体人员投诚。13日,葛洪乡乡丁和相关人员在地下工作人员的率领下反正。驻守燕矶的“绥靖团”三营七连宣布起义,反对投诚的连长雷少安被击毙。当晚,突击队拿下赵家矶碉堡,毙俘全部守军。14日,庙岭、华容、段店等地的乡、公、所或据点被扫清。到5月10日和12日,驻守鄂城的国民党305师和鄂城县民众自卫总队,未发一枪,便分别从城关寿昌镇撤退。

  得到消息,郭俊带领突击大队100余名队员,于14日从蒲团根据地往县城进发。沿途俘获几十名零散逃兵。从他们口里进一步核实了国民党守军已逃。19时占领国民党县政府大院后,突击大队分头搜查沿江和西山等地防卫工事,只见敌人逃跑时留下的一些枪弹武器,没有任何人防守。

  按照此前约定,22时,突击大队分别在西山顶和观音阁江边、东门城外点起三堆篝火,向江对岸的解放大军表明,火中地段已被我方控制。

  不久对岸出现火光,一个尖刀排乘船而来。到24时,江中百舸争流,解放军四野第40军153师长杨树元、政委马毅之率领一部踏上鄂城大地,标志着鄂城的解放。

  与此同时,解放军四野第40军的120师和33军128师,于5月14日至16日,分别在华容赵家矶、三江口和燕矶池湖过江登陆,迅速向武汉、咸宁两个方向追击挺进。

  (夏建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