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全球播发《春满鄂城》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11-24 语音:播放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辉煌时刻。为了进一步向全世界宣传介绍新中国成立20多年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在全国总结推介一批鲜活典型事例。

  1973年春耕时节,联合采访小组来到鄂城县。县委决定安排当时已声名鹊起的“笔杆子”刘敬堂,陪同北京来的大记者在城乡基层一线采访。

  新中国成立后,鄂城这个三国时龙蟠凤集之地,因红红火火的建设场面,迎来全国各地不少人才落户。刘敬堂这个出生长大于山东青岛的有志青年,部队复员转业后,毅然选择来到鄂城。在这个离家乡几千里之外的江南古城,他在樊口芦洲、三山湖等农村,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也曾在矿山、钢铁厂挥洒过汗水,还参加过好几个水利工程建设,见证了鄂城人民改天换地的一个个奇迹。他还游历鄂城的山山水水,由衷地将这个富有古都新韵的地方视为第二故乡,并拿起笔,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上,发表过《长江大桥上的客人》《矿山礼赞》《鱼水亲亲》等诗文。

  尽管“文化大革命”对鄂城县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破坏,但鄂城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工农业生产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在省内外走在前列。因此,采访中每到一处,刘敬堂除了跑前跑后,还结合他在鄂城工作生活的经历,表达所思所想。

  采访最后一天,新华社记者对刘敬堂说:在城乡采访了几天,感到鄂城县变化很大。希望能由你来执笔,写一篇反映鄂城县工农业生产新气象的文章,作为新中国变化的一个缩影,对外进行宣传。

  刘敬堂接受了这项任务。

  他急忙赶回矿山公司办公室,备上一包烟、一瓶开水,摊上纸,从晚上六点开始动笔。虽然手头有很多资料,心中有许多想法,但这篇短文如何取舍、从哪个角度反映,着实令刘敬堂颇费心思。后来他想到,以西山为平台,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放眼城区周边风光,展示鄂城新变化:

  城东是工业区,有新办的机械厂、油厂、化肥厂等厂矿。

  城南有新中国成立后建起的大量机关、医院、学校。

  城西除了鄂钢、水泥厂、肉联厂外,还有梁子湖水乡绿油油的麦田、金黄色的油菜花,还有如玉带般的百里长港。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推进农业机械化有声有色,水利建设搞得声势浩大。

  这些带着鄂城巨大变化的现实场景,刘敬堂都如实写进文章中。他还采用那首在樊口听到的民谣:“西洋畈,大肚汉,十年九不收,发水就讨饭,百里不见人,锅台宿大雁。”文中他有意把“西洋畈”改为“芦洲畈”,这是因为他在芦洲畈住过队,村民们曾告诉过他,新中国成立前,大水过后,整个湾子的人逃荒走了,常有野鸟飞到灶台上来,才有了“锅台宿大雁”这句神来之笔。这首歌谣正好能够作为古城新旧两个社会变化的强烈对比。

  文章写好后,用什么题目来画龙点睛呢?这又让刘敬堂犯难了。先后拟出“鄂城巨变”“鄂城新变化”等上十个题目,他都不太满意。此时天色已亮,他推开窗户,一阵春风迎面扑来,抬眼看到不远处的西山,满目苍翠,百花斗艳,顿时触动了他的灵感,提笔写下《春满鄂城》,才如释重负。

  1973年5月24日,新华通讯社向国内外发了《春满鄂城》电讯稿,同一天《人民日报》刊登了这篇文章,全国各省、市报纸也陆续转载此文,引起很大轰动。接着,这篇文章被选入湖北省初中《语文》课本中。

  一时间,前来西山游览欣赏《春满鄂城》所描述古都新城沧桑巨变的游人,来西山进行《春满鄂城》课文现场教学的师生,络绎不绝。有时载客大巴从西山大门排到几里开外,成为鄂城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夏建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