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在工业化三部曲中脱颖而出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12-08 语音:播放

  鄂州自古因矿产资源富集而冶炼铸造炉火不绝,手工业比较兴盛。但新中国成立时因现代工业一片空白,便有了“鄂城工业无基础,配个零件跑汉口”的说法。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鄂州因工而兴,伴随着工业化三部曲而三次建市。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起步发展

  鄂州现代工业的起步发展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开始的,奏响了工业化的第一部曲。

  首先是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孕育出一大批初步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各种手工业合作社。1949年底,全县共有私营工商业1959家、从业人员4479人。除了一部分商业服务人员外,他们中有木业、竹业、泥石、油漆、雕刻、缝纫等工匠。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县成立各类手工业合作社107个,有手工匠2674人,为鄂城县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在农业合作化中,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出现了樊口区杜山乡旭光合作社办 “小小工厂”这样的典型,并向全国推广。此后全县兴起社办小粮食加工厂、小农具修造厂等热潮,为后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了先河。

  另外,县办工商业也开始起步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的1957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721万元,平均发展速度达到134.4%。

  鄂东冶金走廊带来国家重点投入机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湖北省决定建设鄂东冶金走廊。这为采矿冶炼历史悠久的鄂城提供了争取中央、省、专区重点投入,兴办工业的历史机遇,也是鄂州工业进入重点发展阶段后,奏响的工业化第二部曲。

  为加快建设鄂东冶金走廊,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修建最早的铁路之一、鄂州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武(昌)大(冶)铁路于1956年4月破土动工,连同长江水运和已修的武黄公路,奠定了鄂城融入鄂东冶金走廊工业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

  1957年3月25日,湖北钢铁厂(1960年改名鄂城钢铁厂)在西山南麓、新建的鄂城火车站东侧破土动工。这是鄂州历史上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现代工厂,也是当时全国重点兴建的18个地方钢铁企业之一。

  随后,与之配套的鄂城水泥厂等省属一系列企业相继建设。中央企业武钢也在鄂城投资,先后建起程潮铁矿、碧石矿山机修厂等企业。黄冈地区也相继在鄂城兴办通用机械厂、鄂城重型机械厂、鄂城油厂等。

  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的年代,鄂城也曾出现“万炉点火万炉红”等不按科学办事、浮夸冒进的事。但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不仅形成了鄂城工业大发展的骨骼框架,而且还为鄂城赢得“钢城”头衔,深刻改变了鄂城发展格局。1960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将鄂城县改为鄂城市,就是集中体现。这是鄂州历史上第一次跨入城市门槛。

  地方工业总值跃居全省第一县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被调整的鄂城地方工业又陆续兴办起来。一方面,鄂城县大力发展“五小”工业,很快在县城出现“四朵金花”:西边的八一钢铁厂、东边的化肥厂、北边的锻压机床厂、南边的电线厂。另一方面,各区、公社、大队因地制宜,兴办起各具特色的小工厂,比如为适应农业机械化,办起一批农机修配厂,做到了“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区(公社),小修不出队”。

  鄂城县地方工业的红红火火,一时在省内外产生很大影响。1973年,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调查采访后写出《鄂城县是怎样发展地方工业的》,详细介绍了鄂城地方工业的兴旺状况:“全县办有小铁矿、小钢铁、小煤矿、小水泥、小化肥和小农药,以及农机修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县办厂矿14个,区、社办厂矿131个,366个大队办起了‘三厂站’(农副产品加工厂、农具厂、修配站),工业产品也由过去的170种发展到300多种,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不到10%,提高到31.7%。”这也是新华社当时向全球播发《春满鄂城》的时代背景。

  在此前后,国家冶金工业部、交通部分别在鄂城召开全国小高炉炼铁、地方造船现场会,八一钢铁厂、锻压机床厂相继捧回全国大庆式企业荣誉称号和国家科技奖。1978年,鄂城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跃居全省70多个县的第一名。

  1981年国务院发文,决定逐步撤除地区,实行以市管县体制。随后在整合鄂城县、鄂城市、黄冈县黄州镇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83年8月19日批准设立鄂州市。这里面有鄂州工业化第三部曲——地方工业全面开花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新中国历史上,湖北相继建成鄂东冶金大走廊、鄂西北汽车大走廊、鄂中化工大走廊,对推进湖北工业化产生了很大作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我市葛店—红莲湖组团、花湖机场组团列入其中。这必将为鄂州工业化跃上新台阶插上新的翅膀。

  (夏建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