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薪火——革命先烈赵子俊后人寻访记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9-28 语音:播放

  汪和卿

  2021年5月,赵火木看到《长江日报》上的一篇报道——《寻找21颗初心——赵子俊:为工运奔波,“无名”英雄北伐牺牲》。当赵子俊的名字出现时,他心里一怔:“赵氏族谱中也有一位名叫赵子俊的先辈,莫非是同一人?”

  年近八旬的赵火木是华容区人民法院退休职工,家住华容镇刘花村新赵湾。后经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赵斌与党史专家商研,确认两个赵子俊同为一人,即中共早期党员赵子俊是华容镇新赵湾人。

  至此,赵子俊自1926年北伐战争中牺牲,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飘零长达95年的英灵被寻回“家”了,使得过去鲜为人知的革命经历得以还原。

  然而,因此前对赵子俊的研究和宣传很不够,他是否有后人传世?传世后人又在何方?均不得而知。为此,华容区组织了寻访小组,寻访革命烈士后人,以期发掘更多史料和事迹。

  烽烟起,烈士妻儿回乡避乱

  华容自宋代建镇,为武昌县永福乡,刘花村属永福乡永二里,新赵祖先赵友容(字含乐),从旧居迁东北里许择基建庐,故有旧居称旧赵、新居称新赵之分。

  赵子俊(字本泉),册名连升,1886年3月出生在鄂州市华容区华容镇刘花村新赵湾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赵水泽,母亲姜氏。赵子俊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自幼过继给伯父赵水滔、伯母倪氏为祧子。

  幼年时,赵子俊在乡村名师谢秀川门下读了3年私塾,少年农闲拜师习武练拳。1906年夏,赵子俊投了湖北新军,任鄂军教导团教导员。1913年春,鄂军教导团解散后,赵子俊到武昌平湖门外纱局就业,工作很不稳定,时常处于失业状态,做过人力车夫,当过码头和铁路工人。

  1921年春,赵子俊以失业工人的身份,由郑凯卿介绍加入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一名中共早期工人党员。在董必武、刘伯垂、陈潭秋等人的教育和指导下,赵子俊的革命觉悟日益提高,积极参加武汉地区工人运动。那一时期,赵子俊与郑凯卿、项英、林祥谦等,都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

  1922年初,赵子俊作为武汉社会主义劳动团的代表,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他是由陈独秀派遣的37名代表之一。1922年春回国,任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昌分部事务员,直接参与武汉早期工人运动的组织工作,参与发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罢工遭到镇压后,赵子俊由包惠僧介绍到广州从事军事工作。

  1923年12月,赵子俊由廖乾吾、包惠僧介绍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湖北省筹委会工运委员等职。1924年初,黄埔军校创办,由廖仲恺保荐,赵子俊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任第二队分队长,时年38岁。赵子俊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参加中共最早、年龄最大的学员之一,也是唯一参与中共创建活动的黄埔第一期学生。

  1924年底,赵子俊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历任入伍生部见习、训育副官、连长等职。2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斗。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赵子俊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六连连长。同年9月24日,赵子俊在南昌牛行车站(现南昌火车北站)战斗中阵亡,时年40岁。

  据赵氏宗谱记载及知情人士赵火木、赵炎明介绍,赵子俊与妻子吕氏育有二子一女,长子赵国安(1915年出生),次子赵国华(1920年出生),女儿赵雅淑(1924年出生)。1926年赵子俊牺牲后,1928年国民政府将赵子俊妻子及儿女4人接到南京供养,其子女就读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

  1936年,赵国安在南京生养了赵德铃。1937年南京沦陷,赵雅淑初中肄业随母亲一起,在二哥赵国华和大嫂陈氏的护送下,回新赵湾躲避战乱。回到家乡后,赵雅淑告诉族人:虽然与父亲赵子俊从未谋面,但她心中十分崇拜父亲,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在读书时,已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赵俊斌。因战乱返乡,赵国华在途中失联。

  1942年,赵俊斌由母亲做主,嫁给段店镇陈方湾陈福安为妻。1946年,赵子俊妻子吕氏因病去世,终年48岁。1949年后,赵国安再没有回新赵湾,也没有与族中任何人联系。

  在鄂后人:为有这样一位革命先辈感到骄傲和自豪

  据陈氏族谱记载及年近九旬的段店镇武圣村原党支部书记陈才树介绍,赵俊斌与陈福安育有四子。赵俊斌身高1.65米,性格温和,谈吐优雅,说普通话,会弹琴唱歌。20世纪50年代初,赵俊斌担任段店中咀(原大屋乡)妇联主任,在段店多所学校任教师,她待人真诚,通情达理,同事和邻里关系和谐。

  文革期间,由于历史原因,赵俊斌和她的家人受到冲击。丈夫陈福安带着长子陈伯泉、三子陈高荒离开段店,到杜山农科所种棉花。次子陈高胜带着妻子和儿女投奔亲戚,到江夏纸坊种田。

  20世纪80年代初,赵俊斌由四子陈伯春顶职,后退休回家,1993年去世,终年69岁。前些年,赵俊斌的丈夫、长子、三子及三儿媳、四子均已相继去世。

  按迹循踪,进杜山、到纸坊,寻访小组走访了赵俊斌的大儿媳盛有艮(1953年出生)、次子陈高胜及妻子余国英(1950年出生)等得知,赵俊斌有3位孙子、4位孙女、1位曾孙女和1位曾孙。

  “婆婆很慈祥,学校放假就过来帮忙做家务、带孩子,从来没有谈她的身世,也没有看见娘家人跟她往来……”赵俊斌的大儿媳盛有艮回忆说。

  陈高胜是赵俊斌的次子,现年74岁,患有多种疾病,目前仍居住武汉江夏纸坊街。她的老伴余国英非常干练,向寻访小组介绍道:“当年受到影响,陈高胜1966年被取消入伍资格。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里受了很多不公正待遇,每当家人发泄怨气时,婆婆总是对我们说,你们的外公不是国民党反动派,是反帝反军阀牺牲的英雄。现在真相大白,我们要回去上坟告慰双亲,让他们在九泉之下瞑目……”

  陈志华是赵俊斌三子陈高荒的儿子,他翻看了资料后,激动地说:“以前,只知道我们家遭受冲击才搬到杜山来的,真想不到太外公赵子俊是中共早期58名党员之一,我们为有这样一位革命先辈感到骄傲和自豪。印象中,奶奶也没有讲过她当过妇联主任和曾在涂镇搞过社教的经历。”

  在宁后人:为党旗添彩,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赵子俊在南京的后人又在哪里,如何寻找?

  在鄂州市档案馆,寻访小组找到赵俊斌的教师档案。1955年的档案中,她有这样一段对社会关系的叙述:“我的胞兄赵国安,籍贯湖北省鄂城县新赵村,现年40岁,于1929年在国立南京中山门外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读书,因为我的父亲是个连长,于民国15年北伐阵亡。因此,国民政府认为我父亲是革命先烈,而我们是革命先烈遗留下的子女,所以我们兄妹上学读书的衣食住行都由国民政府负担。我兄读完小学是第一届毕业生,毕业日期因我小不记得了。我兄并未升学,因他爱好农业,所以由学校分配到南京苜蓿园任农场职工。因‘七七事变’,那时的我只有12岁,我便与母亲、二哥回湖北,但因时局不好,我与兄音讯未通,不知迁移何处,因此断绝来往……”

  根据这一线索,为了找到赵子俊在南京的后人,华容区老促会线上询、线下访,请人查、专人找,进档案馆、跑公安机关、访单位企业、问熟人朋友,历时几个月,几乎跑遍半个南京城。

  由于时间久远,录入信息有限,仅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遗族学校学生名册中,查到有一个赵国华的名字。在南京市档案馆,查到1938年赵国华在江南汽车股份公司驾驶汽车前往长沙的通行证件,以及1949年2月台湾省建设厅公共工程局对主任技师赵国华登记电查的2条信息,但不能确认此赵国华是赵氏宗谱记载的赵国华。除此之外,没有查到有关赵国安的任何信息。

  正当寻找工作陷入困境时,今年7月5

  日,我在网上搜到题为《与祖国共成长“老字号”里的“新卫岗”——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一文,文中提到“北伐战争之后,为解决大量的烈士遗孤生存和教育问题,1928年,宋氏姐妹和国民政府创建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学校创建了卫岗牛奶场……”

  看到这,我眼前一亮,心想莫非赵俊斌那时年纪小,将卫岗牛奶场记成南京苜蓿园?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便将此文作为线索提供给正在南京负责查找工作的区委统战部老干部倪海滨。今年7月6日,倪海滨按照文中线索,在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和南京市苜蓿园东街社区的鼎力相助下,见到了文章中提到的3位老人之一的武奇彬。

  老人说,他1930年出生,中共党员,是南京卫岗牛奶场的第一代畜牧师。1947年进入卫岗,那时就与做管理员的赵国安(大家习惯称他“赵胯子”)相识。由此,寻访赵子俊在宁后人之路被打通。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孝陵卫派出所提供的赵国安原户籍纸质档案记载:“赵国安,男,1915年6月8日出生。籍贯及出生地:湖北鄂城县华容镇新赵村,汉族,初小文化程度。职业:南京牛奶场拖拉机工人,1928年由原籍迁来本市。妻董英,子赵金春,次女赵金兰,妻前夫女赵兰英、女赵金凤。”

  今年8月3日,赵金兰与病后刚愈的赵金凤及家人冒着酷暑,带着祭品,来到南京白云寺公墓,抹洗父母双亲及二哥的墓碑,重新填写碑文,将爷爷赵子俊是中共早期58名党员之一,家乡来人找到她们的喜讯告诉九泉之下的父母及二哥。

  现在,赵乐乐是赵子俊唯一的曾孙女。刚满3岁时,她父亲赵金春英年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将她精心培养。她说,自己遗传有太爷爷赵子俊的基因,为人耿直,性格豪爽,爱憎分明。

  在访谈中,她说:“太爷爷赵子俊干革命隐姓埋名,他的革命事迹几乎不为人知。牺牲时,太奶奶只有28岁,可以想象,太奶奶有多么思念太爷爷,太爷爷有多么放心不下他的儿女,我的爷爷有多么怀念他的父亲和家乡。非常感谢家乡的党委、政府与族中父老,为太爷爷修缮祖居和建墓立碑。作为他的嫡亲曾孙,将踏着他的足迹,铭记他的初心,秉承他的品德,低调为人,干净做事,做一名受人称赞的‘红四代’,为太爷爷争光,为党旗添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得知在南京找到了赵子俊的孙女、孙媳和曾孙女等后人,且南京市公安机关提供的赵子俊长子赵国安户籍资料,与赵氏宗谱记载、赵子俊女儿赵俊斌档案记载高度吻合时,年过七旬的新赵湾理事会顾问赵炎明激动地说:“中共早期党员赵子俊是新赵湾的人终于没有悬念了,这是新赵湾的光荣与骄傲。作为族中后人,将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加快赵子俊故居的修缮与墓园建设,尽快将赵子俊的后人接回与族人团聚,赓续薪火。”

  赵子俊与刘伯垂、范鸿 劼同属鄂州建党“三杰”。据悉,华容区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助力提升乡村振兴,着手将华容镇刘花村打造成红色美丽乡村,同时加快建设赵子俊故居和烈士墓园,供后人凭吊瞻仰。

  (作者为华容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