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惊心动魄”到“从容不迫”——梁子湖区大堤前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谈伏波安澜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08-05 语音:播放

  强降雨袭击鄂州,梁子湖区严阵以待。

  今年自入汛以来,一轮又一轮的强降雨频频来袭,全市大小水库、江河湖泊水位开始上涨,揪紧了全市人民的心。

  7月7日,梁子湖防汛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至Ⅱ级。截至8月3日,梁子湖超警戒水位运行27天。

  危急时刻担重任,各级党组织成为防汛抢险主心骨。梁子湖区委第一时间部署安排防汛抢险工作,区委书记夏帆、区长蔡和林任指挥长,同时在梁子湖防线车湾新港大堤、广家洲大堤、外傍大堤、东井大堤、刀口大堤、高桥河大堤设立6个分指挥部,防汛进入“战时”状态。

  沿线82公里,31名县级干部带头,奔赴堤垸防守各责任段,分别担任各堤段防汛指挥部正副指挥长。情况紧急,任务艰巨,各防汛指挥部自此开始了灯火通明状态,指挥长们夜以继日,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指挥在一线、防汛在一线、冲锋在一线,守护大堤安然。

  尹俊武 广家洲大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科学调度补短板

  “近一个星期,由于鄂东南持续降雨,梁子湖水位一直在警戒水位20.5以上徘徊,水位缓慢下降。”8月3日上午11时,梁子湖区委副书记、区广家洲大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尹俊武在南湖堤上见到记者时介绍,虽然近年广家洲大堤已经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了整险加固,南湖堤防汛压力有所缓解,但驻守南湖堤干部群众思想上视防汛大于天,严防死守始终绷紧安全弦,南湖堤指挥部各项巡查制度、工作机制依然严密。

  据了解,广家洲大堤全长11.5公里,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鄂州市防洪的南大门。其中小南湖堤长2.15公里,因堤身单薄,坡陡水深,是广家洲大堤的一块“短板”,历史上发生多次溃口。相关水利专家指出,如果广家洲大堤失守,鄂州市48万亩村庄、田地,50多万人将置身于洪水危险中。

  “与2016年防汛的‘惊心动魄’相比,广家洲大堤防汛态势总体上比较平稳,可以用‘从容不迫’来形容。这首先得益于市防汛指挥部对梁子湖水系防洪的科学调度,得益于区委、区政府近年对全区水利设施不断补短板,得益于区防指运筹帷幄,得益于广家洲大堤干群的凝心聚力。”尹俊武继续说道,“我们把不溃坝、不决堤作为底线,把主要任务放在巡堤查险上,特别是紧盯曾经出现过散浸、滑坡、渗漏、坑洞等险情,242名市、区、镇、村防守人员,24小时值守,每隔两小时巡查一次,做好记录,及时处理渗漏、滑坡、小散浸、积水15起。把支部建在哨棚上,6个哨棚,6个支部,139名党员,开展‘红旗哨棚’‘闪耀之星’评比活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从7月7日上堤到8月3日,尹俊武和广家洲大堤指挥部其他5名副指挥长已经在堤上奋战了27天。

  “2016年,我也来小南湖参加过防汛抢险,如今的梁子湖各个大堤都建有防汛快速通道,各个哨棚都建有活动板房,成为梁子湖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反映了梁子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下阶段,梁子湖区将一手抓防汛,一手抓好湖区环境保护。”尹俊武坚定地说,“只要水位不退,我们思想不松,斗志不减,用最严谨的作风,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

  陈文龙 外傍大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严”字当头保安澜

  昨日下午,烈日炙烤,热浪滚滚,梁子湖外傍大堤上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的男子时而漫步巡堤,时而停下来和哨棚值守人员交谈,他就是梁子湖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区外傍大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陈文龙。

  “今年梁子湖水域降水量实际上比2016年还大,但由于市区防汛指挥部科学调度和前两年外傍堤及铜铁海堤段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了整治加固工程,防汛压力相对减轻,目前在警戒水位上持续回落。”谈到今年的防汛工作,陈文龙底气十足、掷地有声,“我们不会因大堤加固了就放松警惕和降低要求,始终坚持防在平时、控住关键、管到常态,以严明的纪律让外傍堤成为保证梁子湖区安澜的钢铁堤坝!”

  外傍大堤曾系广家洲大堤最险段,从磨刀矶节制闸到铜铁海闸全长2400多米,护住了堤内梁子镇、梧桐湖和东沟镇近2万亩面积及1.6万户、4.8万人口,也关系到鄂州城区的安危。2016年因其堤身单薄,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发生了多处较大管涌和大面积滑坡等险情……

  为了应对今年的大汛,外傍大堤防汛指挥部做足了人员和物资准备。从港口到铜铁海闸,安排了3个哨所,市、区、镇、村四级干部142人参与值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哨棚均成立临时党支部,集结“党员先锋队员”116人,开展“优秀哨棚”评比活动,让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快速、科学处置。截至目前,外傍大堤发现的9处散浸点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顺利处置。

  “特别是目前水位退到接近警戒水位,我们十分警惕值守人员思想松懈,在白班和夜班又增派了两个巡堤督查组,每日至少5次深入各哨棚,既查安全隐患,又查各哨岗巡查值守情况,同时还督促大家做好防疫和防暑降温工作,确保防汛队员安全。”陈文龙说。

  按区防指成立六个前线防汛指挥部的要求,陈文龙和另外4名副指挥长靠前指挥,吃住在外傍大堤。从7月7日上堤后,指挥部每天工作安排满满的,既要完成防汛抢险救灾任务,又要开展防汛纪律的监督检查。

  刘刚 涂家垴高桥河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防汛自救两不误

  自入梅以来,梁子湖区连续遭遇强降雨袭击,加上上游来水凶猛,高桥河洪峰水位更是达到23.93米,超保证水位0.73米,高桥河沿线11个村受灾严重。

  汛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责任。

  “从7月6日成立前线指挥部开始,我们一方面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在高桥河沿线11个村近20公里大堤上设立19个哨棚,组建584人应急抢险队,连续奋战23天,确保了大堤安稳,守卫了高桥河堤沿线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在全区率先启动生产自救工作,动员各村对被淹的稻田、池塘、基地排涝,优先抢救农业产业扶贫基地,启动35台潜水泵24小时转运,对公友非洲菊基地、畈上但腊米基地等产业扶贫基地排涝;对过水后尚能恢复生长的地块及时组织村民清理田间淤泥;对绝收地块,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发放倒春种种子28300斤,并加强技术指导,最大限度降低农民财产损失。”梁子湖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涂家垴高桥河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刘刚对记者说。

  据了解,涂家垴镇因此次汛情受灾人口241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90人,严重损坏房屋5间,直接经济损失10258万元。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22200亩,绝收面积540亩,直接经济损失3186万元;水产受灾16755亩,直接经济损失4129万元;冲毁4000余米沟渠堤坝、3口塘堰;损毁7座排涝抗旱站、10组机组等水利设施。

  “现在,高桥河上游水位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我们在保证巡堤值守力量不减、严守大堤安全的前提下,更注重做好卫生防疫和生产自救这两件大事。”刘刚进一步说道,“大汛过后防大疫,我们定期组织卫生部门到受灾农户家中、门前屋后洪水过水处、高桥河沿线19个哨棚进行环境卫生消杀,严防汛后病虫灾害,确保卫生安全。”

  与此同时,指挥部进一步加强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一是组织农业农村部门专家,积极指导受灾农户做好补种、改种工作,把受灾损失抢回来、补回来;二是积极做好因灾损毁沟渠堤坝、塘堰、排涝抗旱站等水利基础设施的抢修、保修工作。“特别是上游水位急退,要严防由涝转旱,提前做好应对。”刘刚说。

  “当前汛情稳定,但风险依然存在,责任依然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我们将严守‘不溃一堤’这条底线,突出‘卫生防疫’和‘生产自救’两个重点,防麻痹、防松懈,再鼓劲、再奋战,切实履行职责,坚决打好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刘刚话语坚决。

  汪光华 东井大圩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党群合力筑“钢堤”

  “东井大圩一直以来是梁子湖区防汛重地,区委安排我们负责这一区域防汛工作,体现了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一定会奋战到底。”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东井大圩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汪光华的话掷地有声。

  今年7月,梁子湖区遭遇入梅以来最强降雨天气,梁子湖区水位最高达到20.95,东井大圩危机四伏。7月10日20点39分,7号哨棚巡查堤段出现3处清水散浸;7月12日15点11分,8号哨棚水担沟堤段发现2处管涌;7月14日11点54分,5号哨棚巡查堤段发现2处散浸;7月15日18点20分,东井大圩7号哨棚巡查堤段发现6处散浸……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8日晚到31日,东井大圩防汛指挥部累计发现、处置险情28次。

  “汪指挥长,金赛口泵站截流沟有外湖水倒灌危险……”7月13日深夜,东井大圩8号哨棚报告,金赛口泵站截流沟有外湖水倒灌隐患,持续暴雨导致水位上涨,且堤坝单薄狭窄,截流沟失守风险极大。一旦破堤,太和、沼山两个乡镇2万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将遭受无法估量的损失。汪光华第一时间带领技术人员赶赴抢险现场,指导应急队伍开展抢险工作,装砂石、扛沙袋、固堤坝,及时处理了险情。

  为了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处置险情,确保万无一失,东井大圩防汛指挥部制定了周密的工作部署。全面强化党建引领,根据8个值守哨棚点位,成立7个临时党支部、1个党总支,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第一时间组织120余人,坚守大堤一线巡查值守。

  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企业大力支持,指挥部组建了420人的防汛应急队伍,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完成防汛备料1.5万个编织袋、1000根木桩、3000吨石砂。抢修完成1台55千瓦机组,3座泵站11台机组正常外排。协调梁子湖生态文明公司和供电公司加快施工,硬化东井大圩堤面300余米,完成4.2公里照明线路架设,进一步改善防汛应急基础设施。

  7月20日出梅后,梁子湖区防汛形势逐渐转好,但东井大圩防汛指挥部丝毫没有松懈。从来指挥部第一天起,汪光华就没有回一次家,曾颈椎病动过手术的他,旧病复发仍坚守在大堤,与指挥部成员一起守护大堤。

  王惠锋 刀口大圩防汛指挥部政委:

  优化治理巧发力

  “连续多天刀口大圩没有长时间、高密度的降雨,总体水位在20.80米左右徘徊,相较于7月初,防汛压力有所降低,我们根据水情工情汛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了沿线驻防力量,重点盯住个别水位回流堤段,确保堤防安全,为夺取2020年刀口大圩段防汛工作的最终胜利站好最后一班岗。”8月3日下午3时,梁子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刀口大圩防汛指挥部政委王惠锋在大堤上见到记者时如是说。

  梁子湖区刀口大圩总长21.18公里,有圩堤6处、河港7条、水库6座,7月初连续的强降水使刀口大圩沿线一度逼近保证水位,7条河港接近警戒水位,2座水库超溢洪水位,沿线31108亩良田受灾,防汛救灾形势一度十分严峻。

  “与以往防汛相比,虽然降水量处于高位,但今年防汛显得从容不迫许多。”王惠锋欣慰地说,“我们这几年的内湖水利设施建设是有效的,同时也离不开我们治水能力的提升。”今年防汛,刀口大圩指挥部按照扁平化管理、综合化设置的原则,将区镇指挥部设置在了一起,精简了人员结构,实现党员干部资源向一线汇聚。

  “今年尤为突出的是,我们在一线防汛中探索出了‘哨棚吹哨、小组报到’的纵向响应机制和哨棚作战、单位支援的一线作战模式。”王惠锋继续介绍道,“我们要求指挥部每个小组既要发现一线防汛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在一线解决问题,哨棚的需求就是风向标和指挥棒。”

  7月11日,谢埠港段出现散浸险情,办公室收到哨棚报告后,15分钟内调配劳力80人,出动3台机械支援,技术组骨干力量5分钟抵达涉险堤段。在哨棚值守过程中,指挥部将1000名市、区、镇、村党员干部依据区域、水文情况混编成组开展网格化作战。同时在哨棚中打破身份、级别限制,所有人员全部听从哨棚长调度指挥。

  在巡堤护堤过程中,村干部与农村党员发挥熟悉本堤段情况的优势,下沉干部发挥管理水平高、理论功底强的优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多次参与了梁子湖区的防汛工作,见证了梁子湖防汛工作的变迁,作为一名老防汛人,我觉得我们还有优化的空间。”面对记者提出关于今后防汛工作的建议时,王惠锋若有所思地答道,“现在我们的大堤宽能跑4台汽车,设防水位、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却仍然还是70年代的数据,依据这个数据去设防成本太高,而我们截流沟等排水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要避免形成内涝,给百姓的房屋良田造成损失……”

  王惠锋已经在刀口大圩坚守了27天,对他来说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

  黄晓明 车湾新港大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有备无患打硬仗

  7月6日,经过连日强降雨,梧桐湖水位超出警戒水位0.13米,当地迅速进入防汛紧急状态。

  截至8月3日,梧桐湖水位超警戒水位已达28天。在车湾新港大堤上,记者采访了正在进行日常巡堤的区委常委、梧桐湖新区工委书记,车湾新港大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黄晓明。

  烈日下黄晓明身穿迷彩服,一片汗渍,皮肤黝黑,他说:“车湾新港大堤是梧桐湖片区大堤中防汛能力相对薄弱的大堤,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

  据了解,车湾新港大堤(含鄢家堤)全长7.4公里,目前分段设置5个哨棚,每个哨棚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哨棚内部实行军事化规范管理,共安排上堤值守人员212人轮班值守,其中有党员119名。截至目前,车湾新港大堤已成功处置散浸、管涌、堤面开裂等险情4处。

  “2016年我也是在车湾堤值守了2个月。当时出现了溃口26米的险情,溃口险情处理我全程参与,其他大大小小的险情也经历过不少,积累了宝贵的防汛经验。”黄晓明作为梧桐湖主要负责人,今年4月初他与班子成员召开专题会研究防汛工作,积极按照中央及省市区“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指示精神谋划部署防汛工作,对车湾新港南大堤进行整险加固,4月底前已储备砂石料10万方、木料5000根、编织袋20万个,组建防汛应急队伍6支,共400人。

  “今年车湾新港大堤上所有选派的哨棚负责人都是参加过2016年梁子湖区防汛战的‘老兵’,我们防汛工作做到了‘党员干部带、谋划启动早、物资储备多、人员配备齐、防汛经验足’,这为我们守护梧桐湖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看着眼前的大堤,黄晓明颇有信心地说。

  “我内心特别感谢家人的体谅和支持,因为汛情,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没能兑现送儿子去武汉上学的承诺。”黄晓明说,“防汛是天大的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汛情面前,唯有义无反顾、奋不顾身、担当作为,才能守好大堤。”

  记者胡倩 琳茜 特约记者李君亮 通讯员孟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