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的研究

市科技局课题组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04-25 语音:播放

  2022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的区域发展战略。

  一、打造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政策环境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进一步提出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定位被提升至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同一梯队。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提出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支持武汉等都市圈建设,加快武汉、郑州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2022年3月1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十四五”发展顶层设计正式出炉,明确要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着重强调要加快武汉与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同城化进程,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2022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又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的区域发展战略。

  二、打造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区位优势

  (一)发展区位

  《武汉市国土空间发展规划(2021-2035)》提到,“重点建设80公里半径的大武汉都市圈,围绕‘光芯屏端网’、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武汉都市圈范围大致在距离武汉市中心80公里内的区域。

  (二)“核心区”定位

  武汉和鄂州同城化是整个都市圈发展的先行区,武汉和鄂州集中了整个都市圈70%的人口和80%的经济总量。2022年4月2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在突出“一主引领”方面,强调做强武汉龙头地位,以武汉、鄂州为核心区,加快建设“便捷、创新、绿色”的武汉都市圈,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

  (三)打造深度合作“样板”

  2022年3月17日,与武汉共同签署了《武汉鄂州共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规划、交通、科技、产业、民生五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五个“核心区”,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将武鄂同城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样板”。

  (四)承接“外溢”区位优势

  武汉除了对周边中小城市有辐射和溢出效应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武汉快速吸引省内资源向武汉聚集的吸纳效应也不容忽视。可能其他城市还在担心武汉的吸附效应,而鄂州正在享受武汉发展的外溢效应。光谷吸引科技创新资源,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被吸引到光谷的人才,自然会有部分外溢到鄂州。

  三、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共性问题

  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创新发展,需要解决核心不强、协同不足、机制不全等问题,有必要针对发展瓶颈问题,不断突破,以助推武汉都市圈“成长之路”,实现同城化创新发展。

  (二)个性问题

  除了共性问题外,鄂州在创新驱动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受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创新投入相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研发实力相对较弱。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体制机制不顺、产业链关联配套不够等问题。

  四、发展方向的建议

  (一)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打造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1.打造具备全国竞争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武鄂芯片产业链的核心骨干企业,面向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

  2.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聚焦打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紧抓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发展趋势,加强高档数控机床、激光加工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应用示范。

  3.打造国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围绕打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组织实施一批前沿技术和产业攻关项目,支持企业与医疗机构聚焦重大疾病防治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4.打造长江中游特色鲜明的绿色产业集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推动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展节能技术攻关。推进长江大保护,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快生态环境修复、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5.打造联通世界的临空产业集群。依托鄂州花湖机场航空物流的优势,全力构建高端临空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大健康等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二)共建东湖科学城,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

  1.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副中心。按照“共享共建”模式,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纳入东湖科学城重点项目建设库,加快建设沼山时空精密测量原子干涉科学观测设施等重大项目。承接东湖科学城的科技创新资源辐射和溢出,支持武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等科技力量在鄂州设立分支机构,推动更多实验室原创成果落地转化,将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建设成为东湖科学城副中心。

  2.建立武鄂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协同、协作的机制,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鄂州,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鄂州,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鄂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全面承接武汉科教、人才、产业等资源外溢。深度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大健康产业集群,谋求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层次合作。

  (三)加强全域科技创新布局,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1.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按照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战略部署,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坚持创新引领,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为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打好基础。

  2.推进高新区、科技园区建设。全面落实《促进鄂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加强葛店高新区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开展省级高新区“以升促建”专项行动,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支持滨江科技新区与花湖开发区建设省级高新区,谋划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面向全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空间需求,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科技园区集聚,建设以科技城、科创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等为重要节点的空间载体。根据各区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主体功能区定位,推进“一区一园”“一区多园”“一园一专业”特色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打造特色化、差异化、错位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

  3.推动开放融合创新。依托鄂州花湖机场,在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大健康、现代物流等领域推进国内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以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为契机,鄂州要加强与黄石、黄冈、咸宁等地的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开展科技创新交流和产业招商。

  4.加快集聚科技人才。以各类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为载体,围绕推进“新鄂州人”计划,在通用航空、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生命健康等领域,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青年人才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打造以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型企业家、紧缺技能人才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实施“梧桐计划”,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高地。

  1.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质创新资源的主要承载机构,能最大限度攻关技术、最具效率扩散创新、最大力度支撑产业。因此,要聚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构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运行高效、投入多元、开放协作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引导企业组建或与武汉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性研究所、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

  2.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建立与武汉高校院所常态化成果对接机制,围绕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全面征集企业技术难题,集中推介一批“技术包”“成果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培育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中试基地、技术熟化基地,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全面融入全省技术交易市场网络体系,争取设立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和基层站点,加快培育一批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转化链条。

  3.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工程,综合运用项目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研发奖补等方式,推动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中小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打造一批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十百千万”行动,采取政策奖补、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等针对性政策,着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头部领军企业,探索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有效机制,统筹行业上下游、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通发展,支持“单项冠军企业”、领军企业上市融资。

  (课题组成员:饶伟、张鲜、宋文俊、刘光辉、杨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