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11-06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 徐麟

  深秋时节,漫步樊口青天湖湿地公园,湖水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美不胜收。

  可谁曾想到,如今水清、岸绿的景象,昔日却因围垦一度“支离破碎”。

  历史上,青天湖北接长江,西通鸭儿湖,与梁子湖、三山湖水系相通。然而,由于被严重“切割”,这里与周边长港河、薛家沟等水系失去“联系”长达20多年。

  如何盘活一湖水,让青天湖重见碧水蓝天?2016年11月,我市打响青天湖整治战役,以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为基础,着力改善区域水环境及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综合治理,首在退养。574口鱼塘全部退养后,原先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水域串联成湿地生态。”樊口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介绍道,“我们紧盯水质,相继推进清淤扩容、湖河连通和水利工程等措施。即在长港河新建一个引水泵站,通过引水箱涵将长港水引到青天湖,再在共青港新建一个截污闸,把水引进后通过长港排放,如此形成水循环系统,既达到水系连通的目的,又保证了防洪安全。”

  树木郁郁葱葱,湖面碧波荡漾,鱼儿水中嬉戏,市民在如画的美景里散步、拍照,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今年开春以来,青天湖先后举办武昌鱼美食节、环湖健步走、露营烧烤季、音乐节等多场主题活动,如今的青天湖已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打卡”网红地。

  青天湖是我市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水系连通、治污截污、退垸还湖工程,系统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截至目前,已推进梁子湖、青天湖、梧桐湖、红莲湖、鸭儿湖、武城湖等湖泊连通,退垸还湖9.88万亩,湖泊调蓄、过洪能力显著提升;建成洋澜湖生态补水工程,2019至2023年先后由三山湖向洋澜湖补水50余次,累计补水8600余万立方米;组织实施花马湖综合治理,曹家湖、垱网湖退田还湖还湿,武城湖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湖泊治理工程。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再生水厂建设,为城市发展拓空间。

  位于燕矶镇路牌村的鄂州航空都市区(临空经济区)再生水厂,地上,花木环绕、流水潺潺,宛如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公园;地下,污水处理管道密布,机器轰鸣声和水流声相互交织,不绝于耳。该工程是鄂州花湖机场配套工程、临空经济区水环境治理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现阶段污水处理规模为2.5万吨/天,远期规划为10万吨/天,尾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后排放,可满足区域发展需要。

  “把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沉到地下,可做到将水、气、声、渣有效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地面则打造成集运动休闲、绿色办公于一体的生态活水景观公园,满足周边居民与办公人员的不同需求。”中国水环境集团鄂州航信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运管部副经理胡东晓介绍道,“生活污水通过处理转化为高品质的再生水,成为城市稳定的第二水源,可以作为除饮用外的城市杂用水、景观用水等,实现水资源循环再生。”

  同时,我市还做深做实河湖长制,建设“有名有实”的幸福河湖。市级河湖长实现市“四大家”领导全覆盖,联系部门增加到76家,市级层面推进湖泊保护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建立“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民间河湖长+保洁员”联动工作机制,近两年,市级河湖长及联系部门巡查河湖2500余次、解决问题790个。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鄂州,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用一项项实际举措,努力打造“清、净、美”的水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