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邓冰 宋治辉
“肖大姐,我家宝宝患新生儿黄疸住院,多亏您全程专业陪护,又照顾娃又照顾我,一直到我坐月子结束,真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月嫂’,我今天特地来给您送锦旗!”
“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肯定,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是1月10日发生在鄂城“新起点”家政公司的感人一幕。收到锦旗的大姐名叫肖梅,为人憨厚老实,工作勤劳肯干,而在她成为“金牌月嫂”的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之路。
肖梅原是我市某纺织厂的一名职工,工作向来勤勤恳恳,后因纺织厂倒闭而失业。下岗后,她先后到超市、饭店、宾馆打过零工,工作不稳定,钱包总是干瘪瘪的,但她年龄大、学历低,也没有一技傍身,很难找到合适、稳定的工作。她并没有放弃,经常到社区转悠,寻觅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去年元月份,凤凰街道滨湖社区就业专责工作者在网格走访时了解到肖梅的现实情况,向她重点宣传了关于失业人员技能培训的暖民心政策,并告诉她这是国家为了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技能,举办的免费培训班,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目的就是帮助失业人员提高再就业能力,培训的工种有养老护理、月嫂护理、家政服务等。肖梅对母婴护理较感兴趣,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培训班都是专业的护理老师授课,上课内容从产前护理、新生儿的健康喂养、护理技巧到月子期间护理、月嫂职业认知等,内容十分实用丰富。我很快掌握了月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结束后,我拿着月嫂培训证书来到家政公司应聘,才知道现在这个职业真的很吃香,国家政策鼓励生育,市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肖梅兴奋地回忆自己如何踏上月嫂职业道路。
从事月嫂工作之后,肖梅的收入和生活有很大变化。刚开始接单的时候,她也有些生疏,小心翼翼地抱着宝宝,生怕有什么差错。当她为第三个客户服务的时候,她就不再像以前一样拘谨。随着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肖梅的月收入也越来越高。
“如果只负责白天带娃每月可以挣5000元左右,晚上带娃则能拿到7000元左右,家里经济条件明显得到改善。而且,自从做月嫂后,每天面对可爱的宝宝,我的心情也变好了,朋友们都说我心态越来越年轻。”肖梅笑着说。
因为有足够的耐心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肖梅工作中还没有被宝妈投诉过,并且平时通过不断学习,精进了一些关于孕期指导的知识,家政公司根据肖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情况将她认定为“金牌月嫂”。
“感谢党和政府对下岗职工的关心帮助,有这么好的惠民政策。多亏了技能培训,让我学习了一技之长,给我以后的生活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肖梅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