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医院系列访谈之二:大肠息肉与肠癌防治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9-02 语音:播放

  大肠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会逐渐升高。本期访谈,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孙光军,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吴汉泉,将带您了解大肠息肉与肠癌防治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大肠息肉?哪些因素会诱发大肠息肉?

  孙光军:大肠息肉是在肠道里面新生的一些赘生物,在大肠里最常见。它的发病跟年龄、饮食习惯、慢性炎症的刺激、遗传因素等有关。另外,肥胖也会增加患大肠息肉的风险。

  二、大肠息肉形成癌变的几率高吗?

  吴汉泉:按照类型划分,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几率是比较高的。在临床上,腺瘤往往都会发展成肿瘤,这个过程大概是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但这也给了我们很长的一个时间去对它进行干预,不让它形成肿瘤。

  三、目前大肠息肉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孙光军:目前最常用的还是内镜下治疗。根据息肉的大小以及形态治疗方式不同,比如APC(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钳除(冷切除),这是针对息肉比较小的。对于大一点的息肉,则进行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扁平的息肉,可采取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可治疗的息肉已经越来越大了。

  四、大肠息肉的主要检查手段是什么?

  吴汉泉:结肠镜是检查大肠息肉的一个金标准。还有粪便基因检测,它比较适用于大规模的人群筛查。最终检测呈阳性后,还是需要肠镜来确认。普通人做肠癌的早期筛查是有必要的,五到十年有必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五、日常生活中怎样更好预防大肠息肉?

  孙光军:长期食用膳食纤维,比如说食用新鲜的蔬菜、蛋白之类的人群,比长期食用高热量、高能量的,息肉发病率要低。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尽量清淡饮食,再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少熬夜,调节好情绪,多运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