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提醒:远离登革热,学会这几招!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4-09-13 语音:播放

  每年6至10月是登革热高发流行季,哪些地方需要重点防控?如何防蚊灭蚊?

  登革热“个人简历”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其潜伏期一般为1至14天,多为5至9天,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都是发烧,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登革热?

  这些症状在初期可能与感冒、流感、麻疹、猩红热等疾病相似,但仔细鉴别可以发现不同。

  感冒与流感:虽然也有发热、头痛等症状,但皮疹和全身疼痛不明显,且不会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麻疹:除了发热、咳嗽、流涕外,会有特征性的麻疹黏膜斑(科氏斑)和全身斑丘疹,且麻疹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与登革热的传播方式不同。

  猩红热:主要表现为急性咽喉炎、发热、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皮疹和疹后脱屑,但无蚊虫叮咬史,且皮疹形态与登革热不同,白细胞一般增多。

  登革热的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比较相似,因此,如果怀疑自己被蚊虫叮咬,或者有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的外出旅游史,应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学会这几招,有效防范登革热

  1.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时至9时和下午4时至6时)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装: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

  换:室内种养水生植物、有鱼缸等,适时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登革热流行期间,室内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需种养建议改为沙石种养。

  2.清理积水

  封: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弃水塘、水沟、树洞等。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等。

  排: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饮水机托盘、花盆底托、树洞、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处积水。

  清: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

  目前,我国登革热病例主要是输入病例,近期打算外出旅游的人员,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门前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

  2.旅途中注意做好防蚊措施;

  3.归国后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向海关申报。归国后14天内若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和蚊虫叮咬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