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部分 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
第二部分 2017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第三部分 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情况
第四部分 2017年部门决算表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
(一)部门主要职责
1、引导和组织归侨、侨眷努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为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好归侨、侨眷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带领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2、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广泛团结和动员归侨、侨眷投身鄂州科学发展;积极为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服务,促进海外侨胞与祖国进行经济合作和科技交流;努力为归侨、侨眷兴办企事业和海外侨胞来华投资服务;办好侨联所属企事业。
3、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活动,反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意见和要求;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参与协商和推荐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归侨、侨眷代表、委员人选;参与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加强对归侨、侨眷的法制教育;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
5、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促进乡谊亲情,鼓励他们同居住地人民和睦相处,为居住地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为促进我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努力。加强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归侨、侨眷及其社团的联系,鼓励他们为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宣传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
6、引导和鼓励归侨、侨眷弘扬以爱国记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海内外文化、学术交流、协助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兴办文教卫生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7、推进侨联组织改革,加强侨联自身建设,强“三性”、去“四化”,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全心全意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服务。重视培养、推荐和选拨德才兼备的归侨、侨眷干部。
(二)部门内设机构及人员构成
内设机构2个:办公室、联络部;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2名;实有人数12人,其中:在职人员5人,退休5人,临时工2人。
二、2017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1.夯实基层基础,实现三区、两开发区、三个街道侨联组织全覆盖,9家基层侨联召开侨代会,5家社区侨联挂牌;
2.拓展对外联谊、聚焦新侨创新创业,成立留学人员(新侨人士)联谊会,组织4次新侨创业论坛活动;
3.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侨界群众,助力慈善事业、助学及扶贫攻坚活动,慰问侨界群众93人,捐赠资金4.4万元;
4.推进侨联组织改革,加强自身建设,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侨资企业创新发展。
三、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情况
1、收入决算情况
2017年度部门决算总收入167.48万元,其中经费拨款(补助)164.19万元,其他收入3.29万元。部门总收入较上年下降12.58万元,其中经费拨款(补助)较上年下降11.48万元,其他收入较上年下降1.1万元。
2、支出结算情况
2017年度部门决算总支出170.8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2.51万元,项目支出48.3万元。总支出较上年上升0.5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较上年下降15.89,项目支出较上年上升16.44万元。另外,支持基层组织建设补贴12万元(其中省侨联下拨5万元)。
3、“三公”经费支出说明
2017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4.5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2.17万元,公务用车费2.39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3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比2016年下降12.6%。年末实有公务用车1台;严格各项规定,控制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特别是积极响应和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公务接待费较上年下降18.7%,全年支出招待费用18次,来客人次数为274人次。
4、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2017年度机关运行费用10.69万元,较上年增长0.83万元,主要原因是价格上升导致运行成本提高。
5、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2017年度办理政府采购业务11笔,支付资金7.38万元。
6、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办公用房面积共71㎡,公务车1辆。
7、2017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会对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项目全年预算数为30万元,执行数为3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主要产出和效果:2017年,推动三个区、两个开发区、三个街道、鄂州大学、程潮矿业公司、卫计委、教育局正式设立侨联组织;3月初,市侨联文促会与程潮矿业公司侨联联合组队参加了全市国学经典诵读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4月初,利用各地乡侨回乡祭祖之机,组织召开上海等9地乡侨代表30余人座谈会,联络乡情、畅谈友情,关心鄂州社会发展,为鄂州国际航空都市建设献计出力、牵线搭桥;5月初,在南京组织全国各地鄂州乡侨交流会,以“加强乡侨横向联系,助推航空都市建设”为主题共叙鄂州乡情,宣讲“鄂州故事”;为加强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传承,市侨联连续十多年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由中国侨联、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五家单位共同举办“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竞赛”,6月评选揭晓我市有26名小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谢琼等27名教师分获辅导老师一、二、三等奖,市侨联也连续获得18次获优秀组织奖;8月底,组织鄂州6名中学生参加中国侨联、省侨联组织的“澳门国成夏令营”活动,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海外侨胞青少年交流联谊,强化中华民族根与中华文化魂的血脉联系,通过营员联系与交流,讲好“鄂州故事”;10月份,组织参加武汉城市圈侨联乒乓球友谊赛,荣获第3名好成绩;通过系列交流联谊活动,进一步宣传鄂州、宣传航空大都市建设、讲好“鄂州故事”;11月,市侨联牵头组建成立鄂州市新侨人士(留学人员)联谊会;相继组织 “天籁列车”行动、“侨爱心工程”等侨商爱心慈善活动,打造鄂州侨联活动品牌,联合鄂州二医院、科宏眼科医院、爱尔眼科医院等开展“侨爱心”免费义诊、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困难侨众帮扶和精准扶贫工作。
市侨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实现侨联工作新突破,侨联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较好完成了年初预订的各项目标任务。
四、2017年部门决算表
窗体顶端
见市侨联2017年度决算公开表
窗体底端
五、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二)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单位基本支出中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和日常公用经费(单位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主要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会议费、差旅费等)。
(三)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各项支出。
(四)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1类):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的支出。
(五)公共安全支出(204类):反映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
(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类):反映政府在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支出,主要是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方面的支出。
(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10类):反映政府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方面的支出。
(八)住房保障支出(221类):集中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
(九)“三公”经费:按照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十)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
(十一)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十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及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指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附:鄂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2017年决算公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