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州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 |
011217651/2014-189940 |
文 号: |
无 |
发布机构 : |
鄂州市政府 |
发布日期: |
2014年02月28日 |
信息分类 : |
政府预决算 |
有效性: |
有效 |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大会报告全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也迎来了鄂州市建市三十周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危中寻机、难中求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挑战,努力克服各种减收因素的影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民生保障能力、科学理财能力明显提升,较好地完成市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关于财政预算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4006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2.9%,比上年同期506063万元增收34004万元,增长6.7%。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9002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77.9%,考虑营改增因素,比上年同期减收36789万元,下降16.2%;地税部门完成24471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9.0%,考虑营改增因素,比上年同期增收52360万元,增长27.2%;财政部门完成10532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3.5%,比上年同期增收18433万元,增长21.4%。国税减收的原因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我市产业结构偏重以及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影响,导致掉收53972万元,影响了全年财政总收入的完成。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430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1.2%,比上年同期增收54148万元,增长16.4%。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708450万元,剔除省级专项补助、政策性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支出等不可比因素310487万元,实际支出397963万元,完成预算的102.7%,同比增长19.1%。
(二)市直预算执行情况
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直财政总收入完成19467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1.0%,比上年同期减收5066万元,下降2.5%,减收的主要原因是武钢球团厂的国税比去年同期减少4042万元。
市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756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0.2%,比上年同期增收6668万元,增长4.7%。市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9312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8%,非税收入完成5443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76.5%,市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质量较上年有所提升。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98583万元,剔除省级专项补助、政策性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支出等不可比因素132140万元,实际完成166443万元,为预算的101.8%,同比增长10.5%。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项目完成情况为:农林水事务支出11099万元,为预算的101.5%;教育支出35217万元,为预算的101.3%;文体卫生支出10085万元,为预算的102.1%;科技支出2546万元,为预算的10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014万元,为预算的101.5%;公共安全支出12741万元,为预算的101.7%。
(3)市直财政平衡情况
资金来源为548745万元,其中上年结余结转25538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56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30064万元、调入资金14193万元、一般预算调拨收入331386万元(含返还性收入2448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5154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20213万元、区街办结算上解35143万元等)。资金运用548549万元,其中当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8583万元、一般预算调拨支出232839万元(含区街办结算支出179695万元)、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071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411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196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9841万元,为预算的104.4%,具体项目是: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213万元、廉租房建设资金收入3056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3056万元、教育资金收入3056万元、土地出让纯收益5000万元、新菜地开发基金收入129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165万元。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支出为18867万元,为预算的99.3%,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支出1213万元、廉租房建设支出3056万元、农田水利建设支出3056万元、教育资金安排的支出3056万元、土地出让纯收益安排的支出5000万元、新菜地开发基金支出821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2665万元。
(3)政府性基金平衡情况
2013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结转974万元。主要是基金预算执行采取"以收定支"办法,基金收入入库后,需安排落实到具体项目,一些项目还需按进度拨款,需要跨年度拨付。
市直财政决算正在办理之中,待办理完毕后,上述数字如有变动,再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4年预算草案
2014年全市财税工作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会议要求,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不断深化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服务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坚持民生优先,保证重大政策的落实和重点支出的需要;坚持勤俭节约,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切实控制"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经费;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编制预算,严格按照管理规程执行预算,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科学理财,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综合监管,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2014年预算草案如下: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为428600万元,比2013年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为469300万元(含提前下达省专款23600万元,不含上年结转支出和未提前下达省专款等不可比因素安排的支出),同比增长12%。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各区财政预算经同级人代会审查批准以后,市财政再将汇总的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一)市直公共财政预算
1、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为164800万元,比2013年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96500万元,增长3.3%。
2、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为196600万元(含提前下达省专款13600万元,不含上年结转支出和未提前下达省专款等不可比因素安排的支出),同比增长10%,其主要项目是:农林水事务业支出12264万元,增长10.5%;教育支出38985万元,增长10.7%;文体卫生支出11194万元,增长11.0%;科技支出2808万元,增长1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380万元,增长10.5%;公共安全支出13900万元,增长9.1%。
3、市直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
2014年市直财政资金来源为502800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4800万元,一般预算调拨收入338000万元;2014年市直财政资金占用为502800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6600万元,一般预算调拨支出30620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1、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
2014年市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7895万元,比上年的19841万元,减少1946万元,下降9.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收入征管体制下放到功能区直接减少所致。具体项目是: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500万元、廉租房建设资金收入2500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2500万元、教育资金收入2500万元、土地出让纯收益3000万元、新菜地开发基金收入9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00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收入22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375万元、价格调节基金收入40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10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
2014年市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7895万元,比上年的18867万元,减少972万元,下降5.2%。具体项目是:土地出让纯收益安排的支出3000万元、安排教育支出4000万元、安排廉租房建设资金2500万元、安排资金900万元用于城市新菜地开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3000万元、安排农田水利建设支出250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支出22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375万元、价格调节基金支出40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1000万元。
3、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
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1、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
2014年度实行市级统筹的五项社保基金预算总收入为207231万元(不含未实行市级统筹的基金项目),比上年的182335万元增长13.7%,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325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036万元、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7500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47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970万元。
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
2014年度市级五项社保基金预算总支出为194785万元,比上年的163167万元增长19.4%,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22284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641万元、医疗保险基金支出6832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203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50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情况
2014年度市级五项社保基金预算当年结余为12446万元,累计结余为178104万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923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880万元、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2600万元、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27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2113万元。
三、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现代预算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体制改革的精神,2014年市财政部门将按照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在加强预算工作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要求编制预算。一是实行零基预算,取消过去基数加增长的老办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政策要求及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部门职责工作要求,重新编制预算。二是取消政策已到期和已完工的预算项目。三是按现代公共财政要求,合并减少原有项目,科学合理设置项目。四是在预算安排顺序上,依据保基本、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顺序,重新安排项目支出。
(二)构建全口径预算。根据我国财政复合预算四大体系要求,2014年将在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预算编制工作一步到位。同时,积极做好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准备工作。通过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实现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严格实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规定。全面落实非税收入收支脱钩的各项规定,将市直部门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项目支出按政策规定和工作职责要求编制,项目资金的拨付参照收入进度按规定用途拨付。
(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民生及人民群众基本需要,调整好财政政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受。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整合涉农资金,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加大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投入,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质量和公平性。
(五)加大促进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为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撬动作用,预算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化建设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信用担保、股权投资、注入资本金等方式,按照择优扶持原则,积极培育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和企业。
(六)建立预算硬约束制度。牢固树立预算法定思想,确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观念,对无预算、超预算未经批准的支出报告,财政一律不安排支出。在安排顺序上,一是法律法规明确指定的支出;二是党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支出;三是市委、市政府文件、纪要安排的支出;四是完成部门工作职责所必需的经费支出。坚决克服"办一件事,要一笔钱"的陋习,坚决控制预算执行中的调整和追加,除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和政策性支出外,凡是没有编入部门预算的,当年一律不安排支出,待下年编入部门预算时再行安排,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七)稳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按照有关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强化各部门各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预算公开反馈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和相关解释工作,积极主动做好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市人民代表大会在批复部门预算后,市直各预算单位要按统一要求及时公开2014年部门预算。尤其是按要求积极做好"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的相关基础性工作,并及时公开预算。
(八)全面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国库集中支付作为预算执行的根本性制度,提高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有效控制。一是所有项目预算资金都必须通过政府采购并通过网上运行,资金直达商品和服务供应商。二是为减少现金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管理,加大公务卡发放量,大力推行公务卡结算和银行转账结算制度。三是按照"应编尽编,应采尽采"的原则,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加大政府采购力度,进行网上采购试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
(九)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一是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开展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将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二是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在2014年预算执行中,公用经费预算按总额下浮15%执行。三是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力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不断促进鄂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