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438600-2010-00001 |
文 号: |
无 |
发布机构 : |
鄂州市政府 |
发布日期: |
2010年02月04日 |
信息分类 : |
年度计划 |
有效性: |
有效 |
关于鄂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0-02-04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13.6亿元,同比增长15.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增长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6亿元,增长47.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7亿元,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6.0亿元,增长23.9%;招商引资总额完成86.9亿元,增长35.8%;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514万美元,增长12.6%;外贸出口完成7400万美元,下降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08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18元,增长12.2%。除外贸出口受金融危机冲击外,本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措施
综合各方面因素,经过分析测算,建议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招商引资总额增长35%,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均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顺利实现,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一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二)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一是大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今年要确保续建和新开工亿元项目、前期推进和招商引资亿元项目、争取中央投资项目分别达到100个以上。重点加快武黄(石)黄(冈)城际铁路、鄂州火车站、三江港铁路物流中心、鄂城新区拓展等基础设施“十大工程”建设,确保电厂二期4号机组、球团厂二期等项目今年竣工投产。二是加大项目策划力度。围绕城乡一体化试点和“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精心策划项目,编制好项目库,争取电厂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计划笼子。三是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在做大做实市城投公司的同时,加快推进交通投资公司运作,强化政策引导,突破性激活民间投资。加快推进大通股份等一批优质企业上市,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实现规模快速扩张。
(三)坚持把城乡一体化试点作为重要平台,努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扩大农业精品板块基地规模,加快鄂州农产品加工园、华中农业大学创业园等园区建设,扶植壮大大丰牧业、振源生物、梁子岛水特产等龙头企业。二是加速推进城镇化。筹资6000万元推进十个特色镇的交通、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筹资1000万元推进20个中心村建设,逐步完善城镇体系。三是深入推进长港示范区建设。集中项目和资金,重点推进9个旅游示范村建设,加快实施百里长港生态修复工程,力争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等八个方面做好试点示范。
(四)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两型”社会示范区。一是合理保护开发水资源。抓紧编制《大梁子湖运动休闲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和《鄂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大梁子湖“两型”社会省级试验示范区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鄂州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配合武汉市申报“青阳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三是加强节能减排。抓好鄂钢高炉余热发电、电厂尾水余能发电、星丰金属回收等项目,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四是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支持,大力发展信息、环保机械等低碳产业;加快皇明太阳能、天普太阳能等项目引进和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五)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努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一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继续调整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和代建制管理办法,完善项目核准备案、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创新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提升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按照民主定点、科学规划、节约用地的原则,积极推进迁村腾地,引导农民建房向新社区集中;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农村新社区管理新机制。四是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明确我市“十二五”时期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高标准做好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六)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调整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加快实施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抓好武汉城市圈鄂州职教园建设。二是大力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中心医院、二医院、中医院、华容区医院等各级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三是大力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完成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电视、电话、互联网“三网融合”工程,完成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四是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继续加快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