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438600-2019-00022 文      号:
发布机构 : 市发改委 发布日期: 2019年01月18日
信息分类 : 年度计划 有效性: 有效

201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9-01-18
   2019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三城一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为主要抓手,打好三大攻坚战,落实“六稳”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各项工作,在落实“四个着力”“四个切实”重要要求上取得新成绩,在贯彻省委“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上取得新进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鄂州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2019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2.8%R&DGDP比重1.21%;银行不良贷款率控制在省平均水平以下;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空气优良天数占比76%以上,主要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动能转换,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去产能成果,坚决遏制过剩产能扩张、严防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力争再整治小散乱和处置僵尸企业10家。持续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全面落实国务院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加快推进增值税改革和个人所得税改革重点推进水、天然气、医疗服务、生态环保等价格改革按计划提前完成“四好农村公路”、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机遇,同步谋划布局科技含量高、产业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让新动能挑起大梁。深入推进“五链”融合,加大前沿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及转化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虹润新材料扩建、南都新能源12GW锂电池容百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全力争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打造湖北第一的新型能源电池基地推动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支柱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促进服务业提质增量。围绕载体、人才、企业、品牌、项目等服务业发展要素,加快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做大服务业发展规模,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做大做强葛店中部电商基地,继续实施服务业新动能培育工作,重点推动宝湾物流、易商电商运营中心、安博物流园竣工营运,打造华中第一的电商基地。推动“互联网+冷链”综合物流港发展,支持葛店华中万吨冷链港投入营运、达产达效,筹建汀祖冷链产业园,打造全国第一的冷链供应链中心。加快建设葛店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新技术服务区,争取铂华基因实验室、精准医疗中心一期项目早日竣工投入运营。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加快实施“三乡”工程,大力推动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整治乡村环境,全面完成农村集镇、农村村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建设任务,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着力深化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潜能和活力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的空间规划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动能体系、社会发展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等系统性工作措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二)聚焦稳增长稳投资,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大力谋划引进重点项目。围绕航空城、生态城、科学城定位,对接湖北“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编制完成全市产业布局规划,明确各区域发展主攻方向。按照政策可准入、资金可筹措、发展可持续的原则,抓紧谋划、引进和建设一批补短板、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围绕临空经济发展,谋划引进一批光电信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及新材料、人工智能技术及服务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空港服务产业项目。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谋划一批空港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大光谷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铁水公空联运节点设施建设项目。围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谋划一批山水田林河湖生态修复、传统工矿企业控排治污项目。围绕“四大补短板工程”建设,谋划一批道路提标改造、水利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围绕改善民生,谋划一批文化体育设施、城乡教育卫生资源整合、社区公共服务项目。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稳投资的重要基础,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全力抓好172个亿元以上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362.5亿元。全面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大规模建设,加快三江港物流基地一期工程、恒大童世界、铠尔康智能制造、逸飞激光、枫树产业园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三江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开港运营。 

  强化项目建设保障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拉练制度,实行季度拉练、综合排名、首位奖励、末位约谈等制度。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落地。推动重点项目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补短板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建设用地土地制度改革,抓住农村建设用地同等入市的政策机遇,稳妥开展村庄集并腾地工作。持续加大低效用地、长期批而未供项目、僵尸企业用地清理回收工作力度,多渠道争取扩大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总量,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切实保障重大项目用地。落实部门责任,保障重大项目砂石料供给。 

  (三)聚焦重点战役,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坚持对标对表,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提升使用效率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1.3万名贫困群众脱贫、5个省级贫困村出列。瞄准特困群体脱贫攻坚发挥政策保障兜底作用,减少和防止脱贫群众返贫。以产业就业扶贫为核心,把精准扶贫工作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贫困群众开辟更多致富途径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加强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着力控好“两量”,推动鄂州市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落地实施,安排2亿元偿债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将2019年度棚改购买服务支出、PPP财政支付责任纳入年度预算,确保不发生债务风险。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政策机遇谋划一批符合发债要求的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助力我市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各项工作强化金融风险防范,着力管好“三门”,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非法“校园贷”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流入实体经济的银行表外资金实施包容性监管。 

  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要求,进一步排查整改全市突出环境问题,坚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聚焦实施蓝天工程,加强臭氧污染防治秸秆禁烧汽车尾气、SO2、氮氧化物减排、工地扬尘和细颗粒物防控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湖泊生态修复、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推进重点水体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和工业废物处理处置。启动球团厂搬迁计划。投资22亿元实施鄂钢节能环保工程3年计划,2019年力争完成投资14.7亿元,按照铁路运输、短流程、超低排放的建设标准,打造宜居宜业、清洁、靓丽的城市绿色示范钢厂。 

  (四)聚焦品质提升,建设美丽田园城市 

  大力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推进马鞍山大道及地下综合管廊、孙权大道及地下综合管廊、航空都市区安置小区配套道路等项目建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推进新港高速、G316杜山至葛店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S203、机场高速、武阳高速鄂州段、燕矶航油码头等项目启动建设。推进G106鄂州城区至分水岭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加快葛店地铁、鄂咸高速、红莲湖新城大道等项目建设进度。加速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建设,完成湖北省第二届(荆州)园林博览会鄂州园展区建设,积极申办湖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 

  推动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集中力量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加快恢复长江沿线生态环境重点推进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洋澜湖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举措,推进湖北长江645”航道整治工程鄂州段建设,加快葛店开发区生物医药园区建设,推动相关企业搬迁入园,加快葛店开发区和鄂州开发区企业循环化改造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真实施鄂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全面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水平。加快创建梁子湖湖泊治理国家示范区,争取建立区域性协同保护机制继续实施曹家湖、垱网湖退田还湖还湿工程启动梁子湖-梧桐湖-红莲湖水系连通工程长港河系统治理等项目建设。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大力推动实施生态价值工程,完善生态资产计量和赋值制度,探索生态价值指标交易制度扩大生态资产质押、收益权转让等融资规模 

  (五)聚焦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一张网”建设,推动网办事项提标提速。以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在全市范围内推开证照分离改革,争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一批,实行告知承诺一批,将相关企业准营时间压减30%以上,提交办事申请材料压减70%以上。全面推行区域评价、先建后验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压缩至50个工作日。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充实做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建立营商环境企业评价、投诉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继续加快信用信息汇集和评价工作,加大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力度,以诚信政府带动诚信社会建设,逐步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体系。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推动鄂州海关、综合保税区建设,启动“一关三检”等设施选址建设工作,确保与机场同步建设、同步启用。加强与湖北自贸区对接,积极争取与武汉协同共享国家和省相关支持政策大力推动稳外资,广泛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积极推介和引进航空物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现代供应链中心、国际贸易服务平台等项目,提高项目引进质量和成功率。多措并举稳外贸,增强外贸综合服务效率,紧抓枫树线业、鄂信钻石等出口主体培育壮大,充分用好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国内知名展会平台,促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标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推进“三城一化建设”,加快武鄂协同和鄂黄黄联动发展,积极推进双枢纽一产业带规划建设大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六)聚焦群众需求,补齐民生事业短板 

  着力稳就业促创业。稳就业作为民生工作之首,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重点做好机场拆迁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全力满足近期就业岗位需求。扩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积极推进就业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着力增强兜底保障。坚持兜底线、织密网调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努力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强社保扩面稽核征收,实施社保共享计划,推进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建设,推进农村福利院建设,鼓励支持民营养老事业发展积极推进2019年棚改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普通高中攻坚计划完成西山小学葛店高中迁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二中主体工程城南学校花湖开发区小学、航空都市区安置点学校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幼儿园。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市群艺馆新馆、市规划馆、市美术馆、市非遗馆、鄂州大剧院改造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健康鄂州2030”行动推动市儿童医院等卫生项目建设 

  2019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我市谱写新时代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奋斗之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广泛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昂扬斗志,扎实工作,为推进鄂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