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438600-2022-00012 文      号:
发布机构 : 鄂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10日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有效性: 有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598号提案会办工作的意见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6-10

省文化和旅游厅: 

  现将省政协十二届次会议第20220598号提案提出的“打造梁子湖为武汉城市圈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几点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委员 

  一、关于“政府引导,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将梁子湖创建国家级旅游示范区纳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我市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编制《鄂州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发展规划》《梁子湖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梁子湖区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组织编制《梁子湖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积极开展梁子湖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的同时,正在协调梁子湖区参与武汉市牵头编制《梁子湖旅游发展规划》。协调开展梁子湖生态保护,武鄂两地共同推进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对标对表湖泊保护治理新要求、新理念,切实形成上下游合力,同保同治,打造湖北千湖之省旅游发展典范。抢抓一主引领、全域协同、规划同编、产业同兴的契机,以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为切入口,争取国家、省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支持,加强东湖高新区、江夏区、梁子湖区的旅游合作,充分挖掘和整合梁子湖水域环湖湿地水体湖岸线山体垂直地带田园村的优美湖岛风光和乡村田园肌理,重点培育梁子湖旅游度假品牌。 

  (二)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将梁子湖创建国家级旅游示范区纳入全市乡村振兴统筹发展重要工作内容。将梁子湖创建国家级旅游示范区纳入全市乡村振兴统筹发展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梁子湖打造为武汉城市圈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积极指导梁子湖区开展乡村振兴规划;二是支持梁子湖区东沟镇大桥村、余湾村、徐山村、茅圻村;梁子镇的磨刀矶村、沙湾村、刘斌村、长岭居委会;沼山镇的湖瓢村等9个村涉及面积36.56平方公里的东梁子湖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项目纳入全市乡村振兴项目库。三是支持包括涂家垴镇熊易村、东沟镇余湾村和大桥村、沼山镇楠竹村在内的10个特色旅游村的打造。3月初,邀请专家对10个特色旅游村进行实地调研指导。4月2日,召开全市特色旅游村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黄翔到会指导10个村前期旅游规划。下一步,将组织专家评审,并将给予每个村一定的资金支持。四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对梁子湖全域旅游发展支持。 

  (三)指导和支持梁子湖区策划一批旅游大项目十四五期间,梁子湖区正在策划一批全域旅游发展项目。 

  1.全域旅游项目。主要内容:(1)梁子岛景区复牌配套工程项目:梁子岛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工程;长岭码头综合停车场建设项目。(2)建设东沟镇余湾村、茅圻村、伯岩村、刘河村四个乡村旅游点旅游服务中心及旅游驿站。(3)建设涂家垴镇官田、野湖咀游客服务中心及旅游驿站。(4)建设泉天牡丹花谷、梁湖碧玉生态园两个农旅基地游客服务中心及旅游驿站。(5)沼山-太和户外徒步旅游道路(含太和镇谢培-陈太红色旅游道路)、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及旅游驿站建设。(6)建设太和镇陈太村游客服务中心及旅游驿站。 

  2.梁子湖区野湖咀文化综合体项目。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100亩,总建筑面积16534.57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艺术中心、接待中心、艺术工作坊、休闲渡口、生态湿地、主题村落、实景娱乐体验区及基础配套等。 

  3.前海湖渔猎主题农业公园项目。选址梁子湖区东沟镇、沼山镇的前海湖片区,规划范围18平方公里,总投资规模约15亿元。项目以自然景观为依托,生态保护为前提,与梁子湖(岛)全域旅游开发规划相衔接,开发集生态旅游、农业产品、商务休闲、文化体验一体的农旅融合国家级渔猎主题农业公园。 

  4.融创汇体育小镇项目。项目选址于梧桐湖新区,占地10000亩,投资100亿元,建设以文化旅游、体育运动、生态农业、养老养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小镇,十四五期间拟投资20亿元。 

  5.梁子湖南岸民宿项目。对梁子湖佘家湾、盛家咀、细屋熊村,华容陈竹林湾、茶旦湾进行招商引资,打造环梁子湖乡村旅游项目。 

  6.邱山生态民宿项目。选址太和镇邱山村,依托丘山村中草药基地资源,打造特色民宿,总投资10亿元 

  7.涂家垴千年古镇项目。项目位于梁子湖区涂家垴镇。规划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总投资2.6亿元,本项目是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点规划项目,项目将重现涂家垴千年古镇风姿,打造300米集旅游、购物、美食、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连接涂镇旅游码头和中心集镇,展现涂家垴镇独特的民俗文化。 

  (四)关于组建文化和旅游投资公司。组建文化和旅游投资公司程序复杂。成立国有控股公司涉及国有资产、国企编制、政府投入、市场回报等,需要市文旅局、市文资办(市委宣传部)、市城投集团、昌达集团共同研究,更重要的是鄂州地域较小,是否具有可行性需要作市场调研、前景分析等。另外,梁子湖区已与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正在合作运营之中。在充分调研论证情况下,如有可能,我市将积极协调推动。 

  二、关于“产业升级,产业赋能,培养专业人才”的建议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文旅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全面推进文旅项目落地建设。一是加大梁子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通过省级旅游度假区复核,争取梁子岛景区在年内4A级景区得牌;二是加大前海湖渔猎主题农业公园圻上渔村项目、北京泛华野湖咀生态民宿项目、东梁子湖余湾万亩花海项目积极协调推进;三是加大邱山生态民宿项目跟进洽谈,促成早日落地。通过一系列市场主体的参与掀起旅游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高潮,促进梁子湖区旅游产业升级。 

  (二)巩固特色文旅品牌创建成果、加强精品旅游线路规划。一是巩固旅游创建成果。近年来,梁子湖自驾游线路连续两年入选湖北省十佳自驾游精品线路之一,涂家垴镇入选省文旅厅、省气象局第二届湖北避暑旅游目的地;成功创建2个省级旅游名镇(梁子镇、涂家垴镇)、2个省级旅游名村(万秀村、梁子村)、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万秀村)、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九品香莲景区),梁子岛生态旅游区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4A复牌工作迈出坚实一步。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措施,加大投入,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二是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梁子湖区丰富的名镇名村和现代特色种养业,打造以涂家垴镇为重点的环梁子湖绿道南线、沼山至龙山段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轴线、梧桐湖新区至沼山森林公园村湾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轴线共五条乡村旅游发展轴线,形成区域乡村旅游新标杆。 

  (三)结合美丽村湾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乡村旅游村落和美丽村湾为契机,促进乡村旅游多点开花。打造大桥梅花坞、网红摇摆桥天空之境观景台、张远村莓果公社等一批爆款网红旅游体验产品,积极引进市场主体,打造沼山胡柚节、东沟荷花节、涂镇蓝莓节、环湖自行车赛、环湖休闲徒步大赛等一批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品牌。开发梁子湖螃蟹、武昌鱼、涂镇蓝莓、谢埠千张皮、沼山胡柚、泉天牡丹籽油、金丝皇菊系列农特产品及范文杰麦杆画工艺品等一批特色品牌旅游商品,延伸了全域旅游产业链。 

  (四)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助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是鼓励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推进乡村旅游与农、林、水、渔、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由观光经济到体验经济、访客经济的转型升级,使乡村旅游向多元多业态多层次延展。二是加大对梁子湖区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在全市乡村振兴总体布局中,加大梁子湖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力度,力争中央和省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55%以上,接续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今年计划实施产业项目12个,金额2032万元。开展督导检查,促进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推进产业振兴。三是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依托梁子湖沿湖,尤其是梁子湖南岸较好的乡村民宿基础,构建民宿群落。鼓励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宅基地整理、收储具有保留利用价值的传统民居和闲置农房等手段盘活乡村闲置土地和房屋,支持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四是丰富湖泊休闲旅游业态。重点支持梁子湖、梧桐湖等发展游船、垂钓、低空飞行、婚庆等新业态。谋划花马湖航空文旅康养、水上乐园项目。大力发展湖泊美食文化消费,对于有条件的湖泊,探索发展水下观景等亮点产品,培育鄂州梁子湖旅游品牌。 

  (五)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训。一是构建高端人才保障机制。完善文化旅游高端人才引入机制,拓宽引入渠道,落实高端人才引进的奖励和补助政策,吸纳经营型、专家型、科技型高端人才落地鄂州。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引入。支持鄂州境内高校培养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技能人才,支持相关单位引入知名教育与培训机构,增强本地化专业人才、一线从业人员培养能力。推行市场化的专业人员聘任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专业人才落户鄂州。三是制定人才储备培养计划。做好文化旅游人才政策设计,开设知名企业人才班、虚拟班,提升鄂州高校学生对鄂州当地的依恋感、认同感,减少人才流失。支持相关单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协调与武汉大学、梁子湖区联合成立鄂州市乡村振兴学院,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依托武汉大学师资力量,组织我市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农技骨干、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和三农党政干部等开展村振兴培训,培养乡村旅游经营人才。四是构建专家智库平台。聘请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专家学者,组建专家智库,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思路研讨和培训讲堂等活动,强化专业人才培训培养,组建支撑智库落地运行的事业机构,推进行业企业平台规划建设,为规划实施与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关于“交通联运、全域旅游、加大宣传力度”的建议

(一)打造梁子湖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梁子湖区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打造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共治,开展备用水源地建设。坚持规划引领,持续优化旅游发展格局,加大全域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伴随鄂州花湖机场即将通航,大力拓展国际航空旅游,突出秀美宜游,坚持乡村特色,完善接待功能。深入推进农旅融合,进一步挖掘武昌鱼、梁子湖螃蟹等品牌资源,推广农家乐+后备箱模式,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渔业。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建一批特色旅游村、旅游小镇。深化旅游线路包装,依托户外休闲带、环湖绿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打造精品旅游轴线。深化与旅游市场主体合作,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打造品牌节庆活动。积极与宣传媒体、线上栏目互动沟通,激活直播带货、网红打卡等新商业模式。联合武汉市申报梁子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统筹推进旅游交通一体化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武鄂轨道交通同城化。推动武汉地铁30号线向鄂州红莲湖、梧桐湖延伸。积极推进武阳高速公路鄂州段、武汉新港高速公路鄂州段建设,配合武汉推进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南端(江夏至鄂州)项目前期研究设计及沪渝高速武汉至鄂州段改扩建工程。二是全面提升鄂州旅游公路服务水平。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为网络,以乡村公路为补充,以各级旅游集散中心为节点,旅游板块内外有效衔接,等级结构合理,游客运输能力显著提高的公路交通架构,形成安全、便利、协调、绿色的旅游公路网络。三是大力提升景区通达性。实现4A级景区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一般景区达到三级公路标准;景区内部道路以四级公路或以人行步道的形式连通。按照进得来、出得去、走得通的原则,大力实施旅游畅通工程。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旅游厕所等积极配套和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旅游通道与鄂咸高速已实现全面对接;已建成梁子岛长岭码头游客服务中心、九品香莲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

(三)搭建宣传平台,实施旅游营销战略。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优势、突出线上和线下两个阵地,搞好宣传营销。制作并推出梁子湖旅游宣传视频和一部手机游梁子湖等智慧旅游平台。加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合作,在抖音号、微信号陆续推出陈太四十八蹬乡野公园、大桥梅花坞、九品香莲、环湖绿道驿站等系列乡村旅游产品,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乡村游爆款

(四)走“特色兴旅”之路,擦亮梁子湖旅游产业新名片。挖掘弘扬鄂楚文化、三国文化、张体书法文化、渔业文化,谋定旅游+战略,采取旅游+融合策略,在产业战略定位、融合发展、旅游项目融资投入等重点疑难问题方面,要创新更多的双赢合作模式,共建园外园,探路飞地经济,有效激发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和创建工作活力。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运营办法,为推动全域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五)走“共建共享”之路,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梁子湖。贯彻新发展理念,整合武鄂两地文旅资源,深挖旅游发展潜能,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造全域旅游新优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着力建设武汉城市圈后花园,让游客走进梁子湖,享山水养眼之福、享清爽养肺之福、享美食养胃之福、享运动养身之福、享文化养心之福。推动武鄂两地旅游景区景点一卡通等举措,实现两地共建、共享机制。

 

 

 

鄂州市人民政府

202261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