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438600-2022-00013 文      号:
发布机构 : 鄂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10日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有效性: 有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620号提案会办工作的意见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6-10

武汉市政府: 

  现将省政协十二届次会议第20220620号提案提出的“深入推进武黄协同,促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与引领发展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委员。 

  一、合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全面对接武汉“965”产业体系。按照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发展思路,培育打造157现代产业体系,借助武汉产业优势和科教优势,在“光芯屏端网”方面,利用毗邻武汉光谷优势,发挥国家存储器基地、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三安光电Mini/Micro显示芯片产业化、芯映光电、瑞华光电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在生物医药方面,推动葛店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加强与光谷生物城对接,加快承接光谷生物城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突破性发展基因药物、生物诊断试剂,形成涵盖产品研发、高端制造、医药流通、生物技术综合服务与人才培养等产业链。在数字经济方面,5G智慧机场、三江港5G智慧港口、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华怡科创物流大数据产业园、医药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批数字融合赋能项目开工建设,将为武鄂产业协同奠定良好基础,增强发展主动权,努力补齐产业链的短板和弱项,进一步夯实产业同链的基础。 

  (二)前瞻布局临空经济。委托AECOM(艾奕康)、BCG(波士顿咨询)进行了临空产业规划研究,确定了航空物流产业为临空经济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重点规划推进五大园区建设,其中,鄂州顺丰航空物流产业园总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现代物流、航空服务、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总投资5.5亿元的富春集团网营物联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备案已完成;智能制造与航空物流产业园(花马湖西侧产业园)总用地面积约6.86平方公里,主要围绕飞机制造、客改货等,发展航空复合材料、航材、零部件等产业。总投资35亿元的武汉花卉博览园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英佛曼纳米涂层生产线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已签订,目前正在推动正式合同签约。 

  二、共同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吾悦广场、华润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市城市展示馆、美术馆、群艺馆建成投用,鄂州大剧院维修改造、市非遗馆改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樊口公园大桥通车。新建“口袋公园”51座,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服务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获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入列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葛店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功获批。 

  三、创新产业协作发展模式 

  (一)加快产业链水平整体提升。做强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水平是实现武鄂产业同链的基础,坚持以产业链的思维推进武鄂产业协同,推动两地产业互促互补、共赢发展。推动《鄂州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稳步实施,市“四大家”领导分别担任各重点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全面理清产业链发展现状,精心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研究制定产业链技术结构图、应用领域图、产业布局图、发展路线图、招商地图,统筹负责产业链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等重大事项。实行一名链长负责、一个单位牵头、一个专班落实、一个方案推进、一个园区配套、一套政策支持,完善重大项目推进、重要问题解决、重点事项督办机制,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产业同链协商机制。在市级层面对接互动的基础上,积极和武汉市尤其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做好工作对接,成立以市领导为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武鄂产业同链协商小组,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在经济运行调度、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培育等核心业务工作互通有无,既大力打造“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的领航企业,又精心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拓展产业同链的范围。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链配套等方面重点事项及重点项目,协调解决产业转移、规划建设、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问题,构建武鄂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互联核心区一是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加强与武汉市交通规划对接,构建深度融合、区域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市政断头路以及武鄂市域铁路、武汉地铁向鄂州延伸等。二是共同打造长江中游航运高地。加快水运网系扩容提质,提升航道通航能力,构建以三江港区为中心,葛店港、燕矶港为两翼的现代化港口格局。三是共同打造数字城市。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政务、公安、交通、水利、堤防、社区、城管等平台与武汉市互通互联。

(二)加快建设产业同链核心区一是深度融入武汉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融入武汉“965”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打造“157”产业集群,在融链、补链、延链、技改提能中实现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现代化。二是依托花湖机场构建高端临空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飞机改装及零部件制造、互联网+智慧工厂智慧医疗、新型显示等产业。培育发展航空维修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临空产业平台,积极申请扩充航线航权,加强与主基地航空公司战略合作,提升航线辐射功能与运行品质。三是加快推进园区合作。推动东湖高新区、江夏区与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联合共建合作园区。

(三)加快建设创新协同核心区一是协同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打造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和鄂州机场临空组团布局“葛店—华容(三江港)—鄂城(滨江科技新区)—临空经济区(花湖机场)”横向沿江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带和“葛店—红莲湖—梧桐湖”纵向生态科技创新发展带。推动与武汉共建东湖科学城,将鄂州功能区打造成东湖科学城副中心二是联合共建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沼山科学观测设施、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与武汉地区高校院所合作,参与光谷实验室建设、长江实验室筹建支持企业与武汉高校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实施“新鄂州人”计划,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四)加快建设幸福共享核心区一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共享。加快教育、医疗、社保、医保、公积金、公共交通、文旅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互通二是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推动武鄂政务服务平台联通共建,统筹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公共管理、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空间地理等领域信息互联互通。三是创新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健全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应急处置与救援联动机制,共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五)加快建设同城合作机制创新示范区一是完善共商共建机制。健全工作对接机制,建立常态化武鄂和武汉城市圈市际联席会议、专题工作组会商会、各成员单位对口部门碰头会等定期共商共建机制,推动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协商有序推进。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机制。推动武鄂区域发展规划协调联动,加快编制《武鄂同城化发展规划》《武鄂同城化空间规划》《梁子湖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推动毗邻地区和跨界区域规划无缝衔接。

 

  

鄂州市人民政府

202261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