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 : | 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 | 2013年04月07日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一、2012年建筑业变化的主要特点:
(一)鄂州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鄂州市共有建筑企业190家,其中总承包企业71家,专业承包企业80家,劳务分包企业39家;在总承包专业承包中一级企业7家,二级企业60家。2012年全市建筑企业有工作量的达68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78亿元,同比增长21.8%,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签订合同额150.5亿元,增长20.7%,竣工工程产值完成60.4亿元,增长53.7%,房屋施工面积完成625万平方米,增长10.6%。目前,鄂州市建筑企业资质承包范围涉及到12类总承包资质中的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电力工程等5类总承包资质,涉及到60类专业承包资质中的地基与基础、装修装饰等34类专业承包资质。
(二)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2012年,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达27.1亿元,已占全市GDP总量的4.8%。建筑产业集聚优势,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帮助近4万多农民工就业,为鄂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来,鄂州市建筑业在房地产投资出现大幅下滑的形势下,仍创造出年增长20%以上的业绩,建筑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市建筑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以二级以上高等级资质企业为主体,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比例合理的企业结构体系;建筑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省重点培育的5家企业、市属15家重点企业发展较快,施工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50%以上:建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营造了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过亿元企业支撑拉动作用明显。全市过亿元产值企业达16家,比上年增加5家,过亿元建筑业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加大。全年过亿元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7.8亿元,同比增长38.8%,占建筑业完成总量的74.1%,2012年亿元以上建筑业从业人员数达到1.9万 人,同比增长8.6%;占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数的61.5%,过亿元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四)建筑业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职工绩效工资明显增加。2012年全市建筑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26.8 %;营业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 9.6%,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实现3.3亿元,增长32 %。1-12月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实现73.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8.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成本有所上升。全年建筑企业工资总额实现8.1亿元,同比增长10.8%。一是人数增加带动工资额增长。企业期末人数达到3.8万人,同比增长35.7%;二是物价的上升,全年CPI同比上涨2.9 %,直接带动人工费增加,劳动力价值攀升,导致建筑企业人员劳动报酬增幅高。
二、当前建筑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模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自2001年开始,所有建筑企业按新资质标准就位,要求所有企业要进行改制。鄂州市绝大部分企业根据有关政策文件要求进行改制就位,但不少企业只是形式上进行了改制,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制上受到一定的制约,经营模式没有彻底改变,企业原始积累不丰厚,受市场冲击较大。
2、企业资质等级偏低,产业结构单一。目前,鄂州市71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特级1个没有,一级企业只有7个,只占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的4.6%,比例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弱,小而专,小而精的小企业比例偏低,只能承建一些建设规模相对较小的施工项目,而对于一些大施工项目,许多企业又没有相应资质和资金能力参与竞标,甚至导致有些企业长期处于施工工作量不足的尴尬状况。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不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建筑企业资质标准》中总承包12类,鄂州市涉及7类,专业承包60类,鄂州市涉及26类。在目前国家拉动内需,大力投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政策环境下,房屋建筑施工的实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支撑建筑业发展的房地产开发面临政府宏观调控,尽管目前建筑业已经伸入其他领域,但仍有一个较长过程,单一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全市建筑业发展。
3、建筑业企业竞争实力不强。鄂州市建筑企业属外向型,业务范围拓展到全国10 多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全市无一家特级资质企业,一级企业不多,承接工程受限,竞争实力不强。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建筑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建筑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有利于建筑业发展的氛围不浓,建筑业仍然存在技术含量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资金短缺,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鄂州市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促进鄂州市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思考
为了做大做强鄂州市建筑业,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升级壮大,使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尚需继续努力。
l、要改善和加强对建筑业的管理。要开展对建筑业发展情况的经常性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周边地区建筑业发展新动向,分析市场行情,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为企业开拓市场、参与竞争提供服务。
2、要抓好扶优扶强工作。进一步研究和落实“扶优、扶强”政策,支持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带头拉动作用,带动全市建筑业加快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认真落实对纳入全省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扶持政策,继续扶持一批实力强、管理规范、市场信誉好的建筑业企业,壮大企业实力。
3、要深化企业改革改制。督促未改制企业改革改制,改制不彻底的企业进行第二轮改制,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体制,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建筑业企业整合资源,逐步介入工业、基础设施领域,扩展经营范围。扶持具备条件的建筑业企业申报交通、水利、电力、市政、通信等资质,形成综合施工能力和经营特色。鼓励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引导建筑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关联度较高的上下游产业延伸,积极拓展经营业务,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并举的经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