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24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5位,实现良好开局。
一、建筑业运行特点
(一) 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2亿元,增长15.1%,增速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从承包工程完成情况来看:企业自行完成施工产值36.8亿元,增长16.9%;从建设单位外承揽工程完成产值0.4亿元,下降50.5%。从构成来看:完成建筑工程产值33.1亿元,增长13%;完成安装工程产值2.97亿元,增长33%;完成其他产值1.12亿元,增长44.3%。
(二) 新签订合同额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95.3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新签订合同额32.67亿元,增长28.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占签订合同额的34.3%。
(三)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此消彼长
一季度,全市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124.9万平方米,下降6.8%,降幅同比扩大4.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不足;全市竣工面积125.5万平方米,增长35.6%,增速同比提高51.1个百分点。
(四)外省完成产值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3.3个亿,同比增长35.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开拓外地市场成效明显。
(五)新进企业规模较小,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贡献减弱
一季度,新进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两家,完成产值0.09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0.2%,拉动效果不明显;全市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完成14.5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8.9%,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资质等级较低,行业结构单一
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81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6家,二级资质企业54家;三级资质企业21家,没有特级资质企业。二级及二级以下资质占比92.6%,资质等级普遍较低。同时,按《建筑业资质等级标准》:施工总承包共12个类别,全市只有4类;专业承包共60个类别,全市只有5类;仅建筑工程这一类就有57家,占比71.5%。全市建筑业企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建筑业全面发展。
(二)对大企业依懒性强,发展不均衡
一季度,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2亿元,其中:产值过亿企业8家,完成产值23.1亿元,占比62%;其他73家企业共完成产值14.1亿元,占比仅为38%。建筑业企业发展不均衡,少数几家企业建筑业总产值贡献大,经营情况对全市建筑业发展影响较大;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
(三)税费负担加重
2016年以来,建筑业全面推行“营改增”。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0.8亿元,下降21.2%;缴纳增值税0.5亿元。营业税及增值税共缴纳1.3亿元,增长31.9%。短期内,建筑业企业税负有所增加。
(四)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营业成本27亿元,增长13.8%,增幅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1亿元,增长28%,增幅同比回落66.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三、推动建筑业持续较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鼓励企业晋升资质
长期以来,鄂州建筑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行业素质偏低。应通过市场准入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按照市场变化调整企业资质的门槛设置,鼓励企业晋升资质,创造宽松环境,使企业上升到新的市场竞争层次;对有条件晋升资质的企业进行指导和扶持,重点扶持晋升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打造鄂州的龙头企业。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实施差别化发展,加快建筑业向市政、交通、通信、水利、电力、检测、智能化、消防、环保、园林古建筑等专业方向发展,拓宽专业覆盖面,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建筑业向高水平、专业化方向转型,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
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企业走出去,如设置专门的企业“走出去”扶持资金;为企业提供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等信息、提供必要的法律方面的支持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扶持企业开拓市外、省外及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