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鄂州居民收支形势分析
发布单位 : |
鄂州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 |
2014年08月15日 |
主题分类: |
经济建设 |
今年上半年,鄂州市继续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克服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统筹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同期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一、鄂州市宏观经济的主要情况
上半年工业生产呈现“生产运行平稳、增速温和上扬特征”,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67.7亿元,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放缓,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7.65亿元,同比增长21.1%,比上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2亿元,同比增长12.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个百分点,保持基本稳定;金融信贷平稳增长,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7.94亿元,同比增长14.45%。
二、鄂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城低农高、差距缩小
今年上半年鄂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8816元低579元;绝对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0.53%,增幅比全省低1.37个百分点。从总量来看,鄂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四位,与排名前三的武汉市、黄石市、宜昌市比,分别相差6901元、192.77元、20.17元。从与黄石市和宜昌市的收入差距来看,上半年比一季度收入差距分别减小263.4元、57元。从增速来看,鄂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十四位,比一季度下降一位,与排名前三的恩施州、潜江市、荆州市比,分别低1.64%、1.15%、0.93%。
分城乡居民看,今年上半年鄂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0.91元,比全省12634元低2293.1元,居全省第五位,增幅为9.5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十六位。上半年鄂州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30元,比全省4513元高517元,居全省第五位,比一季度的全省第九位提高了四个位次;增幅为13.1%,高出全省0.5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比一季度的全省第六位提高了一个位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13:1,缩小为2.06:1。
三、鄂州市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一)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上半年鄂州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398.95元,同比增长9.86%,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3.41%,拉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5.6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093.9元,同比增长9.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815.83元,同比增长13.79%。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得益于鄂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较多本地务工的机会,务工收入水平也随着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上调稳步上升。
(二)经营净收入增速较快
上半年鄂州全体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613.02元,同比增长10.89%,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9.5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460.14元,同比增长8.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846.01元,同比增长13.46%。受“营改增”进一步推进和小微企业税费减免、增加小微企业信贷等政策影响,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形势持续回暖,带动鄂州市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
(三)财产净收入平稳增长
上半年鄂州全体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519.3元,同比增长8.96%,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3%,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6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813.83元,同比增长8.6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70.42元,同比增长14.02%。租赁房租金收入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逐步成为居民财产收入增长的两大亮点。
(四)转移净收入增速最快
上半年鄂州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705.49元,同比增长12.46%,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0.71%,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1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973.05元,同比增长11.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297.74元,同比增长13.59%。全省以及各地低保标准继续提高等,带动转移收入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鄂州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上调10%、高龄津贴全部发放到位以及社会救济和补助标准的提高等力度较大的转移支付成为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速的有力支撑。
四、鄂州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优化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日益优化,八大类消费支出呈全面上涨态势。上半年鄂州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06.29元,同比增长10.2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6515.81元和4220.17元,同比增长8.96%和13.35%。
(一)食品价格上涨是主要因素
上半年,鄂州全体常住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价格上涨10.07%,拉动生活消费支出上涨3.62个百分点,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涨幅的35.35%,是全体常住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上涨的主要因素。
(二)结构性上涨明显
从增速看,上半年鄂州全体常住居民其他用品和服务和居住类支出上涨最快,分别上涨17.69%、10.68%;从影响程度看,食品烟酒和居住拉动生活消费支出上涨最多,分别拉动生活消费支出上涨3.62%、1.93%,占全部涨幅的54.21%。
(三)农村生活消费支出涨幅高于城镇
分城乡看,鄂州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上涨8.96%和13.35%,农村上涨幅度高于城镇4.39个百分点。其中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四类消费的增幅农村比城镇分别高1.96%、2.21%、1.82%、3.55%。
五、下半年鄂州城乡居民收支稳定增长的支撑点
上半年鄂州居民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对比湖北发展较快的城市,鄂州市下半年在居民收入维持持续较快增长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有力支撑。
(一)土地流转政策的贯彻落实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鄂州市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针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普遍的状况,鼓励部分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将这些土地租赁出来,进行规模化经营。一方面让有能力的种植大户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增加收入。
(二)对被征地农民的有序引导
对于被征地农民,鄂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序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工作,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同时,有序推进不同年龄段被征地农民变身“新市民”,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居乐业,让被征地农民享受改革红利,保证其失地后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确保其被征地后收入不减。
(三)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的高速发展
鄂州依托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广建设多样化现代农业体系,高起点规划农业布局、高品质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今年鄂州重点建设农业、养殖、蔬菜种植、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培训学员使用先进科技防治病虫害,使用机械化管理,全部进行“五个一”标准建设。目前,鄂州市已建成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86家,这些基地的建成,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价格,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