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鄂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报告
发布单位 : |
鄂州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 |
2014年07月10日 |
主题分类: |
经济建设 |
为了正确评价鄂州市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根据鄂州市《鄂州市妇女发展规划》和《鄂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鄂州市统计局对鄂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相关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鄂州市妇女儿童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儿童教育得到重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一、妇女儿童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妇女儿童与经济。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2013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9791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021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8.3 %、12.5%。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全市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相应增加,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2013年,全市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为4.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8%,妇幼保健经费投入为659.89万元,比上年增长24.27%,有力地支持了各项妇女儿童工作的开展。二是女性从业队伍基本稳定,就业领域不断拓宽。2013年全市从业人员64.9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为30.5 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7.0 %。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1.8万人,增加1.8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女性8.2万人,增加0.7万人,增长9.3%;三是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保证妇女享有平等权利。到2013年底,鄂州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22.8万人、16.9万人、8.1万人和2.9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6.5%、1.2%、8.0%和16.0%。上述各类参保总人数中女性比重分别达到46.5%、38.5%、40%和37.9%。
(二)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妇女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女干部培养与选拔的注重,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决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3年鄂州市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中女同志分别为62 人和60人。分别占总数的21.7 %和 23.3 %。基层妇女群体参政意识增强。在领导层女性干部不断上升的同时,基层妇女参政议政的队伍也得到发展。2013年全市市直及区级政府工作部门共有女领导干部37人,占全部比重的44.6%,2013年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分别为26.3 %和81.36 %。
(三)妇女儿童与教育。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育方式已经从单一注重学生应试教育逐步转向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儿童入园率、小学、初中巩固率、毛入学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2013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生三年巩固率为95%,其中女生保留率为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5%,其中,女生毛入学率为9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6%,其中女生毛入学率为92.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妇女受教育年限得到大大提高,目前全市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10年。 2013年青壮年文盲率(15-50岁)为0.02%,基本扫除了青壮年女性文盲,已达到了《规划》妇女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的要求。
(四)妇女儿童与健康。继续加大卫生经费的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医疗卫生经费投入4.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8%;妇幼保健经费投入659.89万元,比上年增长24.27 %。医疗保健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事业迅速发展,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障基本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婴儿死亡率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妇幼卫生状况的两项核心指标。2013年,全市婴儿死亡率为3.68 ‰,比上年上升了0.9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66‰,比上年上升了0.66个千分点。虽然两个死亡率指标都比去年有所上升,但都分别控制在《新规划》目标的7‰和9‰以下。孕产妇分娩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13年全市住院分娩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均为100%。孕妇产前检查率为98.89%,比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8.64%,比上年提高2.44个百分点。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0.3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2013年全市儿童卡介苗、百白破、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免疫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9.78%、95.44%、98.53%、95.36%、96.22%、93.39%和96.41。除百白破和流脑疫苗接种率分别比上年下降0.19和1.72个百分点外,其它几种疫苗接种率均比上年有所上升。
(五)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大了对各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社会管理制度,使妇女儿童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维护。全市设立了妇女儿童救助(庇护)机构40个,2013年,受救助(庇护)的妇女儿童76人次,共破获强奸案件数8件。
(六)妇女儿童与环境。鄂州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2013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89%,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9.09%,比上年提高3.27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鄂州市妇女儿童事业虽然在不断进步,妇女儿童各方面的状况均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妇女儿童发展目标的全部实现和全面发展。
(一)艾滋病病毒感染明显增加。2013年鄂州市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40例,其中女性8例,分别比上年增长185.7%和60%。必须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二)妇女登记失业人数比重较高。近几年来,鄂州妇女就业人数比较稳定,但妇女就业比重仍然较低。2013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9万人,其中女性登记失业人员0.7万人,虽然在逐年减少,但下岗人数仍很多。
(三)基层妇女参政议政比例较低。2013年,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为26.3 %,其中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重仅占1.58%。与《新规划》中的村委会成员的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建议及对策
1、完善艾滋病和性病的防治工作机制。针对妇女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推广有效干预措施。普及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纳入妇幼保健日常工作,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
2、扩大妇女就业渠道。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妇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妇女就业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妇女在新兴产业和新型行业就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采取技能培训、税费减免、贷款贴息、跟踪指导等措施,支持和帮助妇女成功创业。
3、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力度。制定和实施培养选拔女干部规划,对各级党委、政府及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比例做出明确规定。加大女干部培养、挂职、交流力度,让一定比例的女干部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担任领导职务。注重从基层、工作一线培养选拔女干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